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认识这一现象的意义在于引导教师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并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从而激起教师更大的教育热情,并对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致使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情感教育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罗森塔尔效应”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文章将“罗森塔尔效应”的由来、认识、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由于“罗森塔尔效应”的特殊效果,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喜欢使用“期望效应”。然而仔细 分析各类教育案例,会发现这样的情形:对于不同类型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差异明显, 成绩优秀者多对老师的亲近、关注反映积极,“期望”产生的效应良好;成绩落后者“期望 ”的效应较差,有时甚至表现更为消极和失望。这些案例本身说明了“罗森塔尔效应”与任 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一样,是带有条件性的,必然有其产生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教师 的期望只有在“适当的心理条件”下才会起作用。因而在后进生转化中,唯有充分分析他们 的逆反心理、学习…  相似文献   

4.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望效应)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进行的一项心理试验。在小学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向教师谎称他们是学生中学习能力优秀者。8个月后,发现被教师期待的学生成绩都优于未被教师期待的学生。研究结果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得到了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5.
自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效果为人们所承认以来,“教师期望”的研究一直很活跃。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研究,有很大的实践价值。现将国外该项研究所集中的主要方面概述如下:一、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成绩。很多学者考察了“教师期望——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望效应)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进行的一项心理试验。在小学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向教师谎称他们是学生中学习能力优秀者。8个月后,发现被教师期待的学生成绩都优于未被教师期待的学生。研究结果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得到了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的普遍重视。然而,经过近几年的实地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使“罗森塔尔效应”走了样。1.教师的期望不等于所有学生都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教师期望每个学生都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没有错,也符合使每一个…  相似文献   

7.
教师期望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形成的一种期待与关注,通过自我实现预言的方式干预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期望的形式多样,期望值有高有低,多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期望教育,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吕新 《考试周刊》2007,(5):91-92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期望对学生产生的自我应验的预期效应。它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教师期望效应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实验表明,教师期望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事实上,教师期望所产生的效应是有正负之分的。本文详细分析了教师期望负效应的表现及相关原因,并提出一些避免教师期望负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著名心理学“罗森塔尔效应”,并阐释了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的可行性,从而使英语学习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ol)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对自己的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果然使这雕像“活”了起来,两人终于相聚一起。我们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引伸到教学活动中,则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对学生产生神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曾在世界上轰动一时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一种期待效应,爱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权威的诺言”,使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由衷地寄予期望,进而加倍关心爱护,  相似文献   

14.
杨英 《中学教育》2008,(3):62-64
罗森塔尔期望效应是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心理趋势。本文介绍了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研究的具体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该效应,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该效应等相关内容,以期对当前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柏生所做的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著名实验研究。他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洛马利翁效应”,后来学者们又把这种期望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可柏生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十八个班的学生作了“未来发展预测”的智力试验,尔后择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告知老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为老师所始料不及。罗森塔尔对他们的老师暗示并随机而神秘地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呢!”临走时他们又慎重地写了一份名单交给老师说:“根据测验的结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进行“发展预测”的心理实验中,在一个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对其教师说,这几位学生智力超群,今后将大有作为。一年后果然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原来,这是由于教师崇拜罗森塔尔的声望和地位,对经过他鉴定的学生发展前途笃信不疑,于是,就对这些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真诚的爱,因而使他们健康地向前发展。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家的“权威性谎言”唤起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爱,而使学生取得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与学生是…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证实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应该静心思考: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对孩子的赏识、激励抑或批评、惩罚究竟在孩子身上会产生多大地影响呢?  相似文献   

18.
“期望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期望效应作了系统研究,于196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里,许多教师对期望效应曾作过多次实验论证,证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的.如学生得到教师的热切期望,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智力发展;反之,如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就有可能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同理,社会、家庭及本人的期望也有这种作用.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是只要期望值越高,积极效应就会越大.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期望”与“效应”的关系,防止“期望效应”中的“高山反应”,即期望值大高,反而引起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刘坤明 《考试周刊》2011,(10):152-153
罗森塔尔效应给历史教师的启示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良好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予学生关心和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心理学中许多经过实验证实的效应对如何搞好幼儿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启示。这里针对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略举三例。一、“皮格马利翁效应”与“恨铁不成钢”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对大量的小学生进行心理实验后发现,即使是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很一般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关键在于“期望”。所谓期望,指的是在不直接言明的情况下,对别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如果家长和幼儿教师要想使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