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从许多社会公众的评价来看,教育变得越来越不公平了.在高等教育领域,起点公平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教育公平指标,经济政策对实现起点公平收效甚微.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种事实判断,也是一种社会比较.人们比较时所选择的参考群体的变化、比过去更加重视教育的观念、对教育公平期望的提高等因素,是导致社会公众认为教育越来越不公平的原因.经济政策实现教育公平的能力有限,实现教育公平是一项社会行动,需要媒体、学者和政府共同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起点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起点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目前我国教育起点不公平。文章在教育起点公平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之基础上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起点公平的途径给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特征,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关键,然而制度化教育的特性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羁绊.分析制度化教育过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和教学行为中所凸显的有违于教育公平的种种表现,寻找变革制度化教育的改良措施,力求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市场经济、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当代中国,教育机会均等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乃至社会各界最强烈的呼声.从学理上说清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起点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关系,是在教育实践中保障教育机会公平的必要条件.把教育公平做这样的划分,是从教育过程的角度来看的:教育机会提供某种可能,学校和学生的努力使可能转变为现实即结果.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实践教育公平既要遵循平等策略,即追求教育资源的平等配置;又要考虑差异策略,即尊重不同学生的客观素质结构差异及因此而产生的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要,尊重构建学校文化特色的客观规律,实现有差异地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实践教育公平既要遵循平等策略,即追求教育资源的平等配置;又要考虑差异策略,即尊重不同学生的客观素质结构差异及因此而产生的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要,尊重构建学校文化特色的客观规律,实现有差异地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7.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做到每个人的起点公平,所以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应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体现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则为课堂教育公平。课堂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基础的环节。然而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因种种原因导致课堂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学校还相当严重。排斥“后进生”、排斥贫困生、排斥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行为不协调的学生等不公平的教育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或妨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占有公共教育资源上,从学前的起点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西部农村尤为突出。产生教育不公平是在于教育因素的功能错位,即政府和百姓的功能错位、家长和学生负担的错位、学校和社会义务的错位等。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途径,首先是各级政府要把教育的硬件做硬,使全体受教育者的权益得到保证;其次,是要把教育的软件做细,强化学校和教师队伍管理,缩小区域和校际差别;再次,是要实行区域一体化,实现一定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乎到学校乃至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但仅靠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是不足以保证实现真正全面的教育公平的。它应该将权利下放到能够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中。而学校应试图从师生关系、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享用等方面着手,寻找最优化的教育公平对策,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还关乎到学校乃至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但仅靠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是不足以保证实现真正全面的教育公平的,它应该将权利下放到能够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中。而学校应试图从师生关系、学生个体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享用等方面着手,寻找最优化的教育公平对策,以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投入是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客观上要求同类学校教育设施一致,主观上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结果公平,指学生接受教育后都能达到基本标准,获得学业成功,得到全面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之我思--公平的教育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是我国当前教育公平评价的主体内容,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目前我国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不公平现象,应从加大教育投入、关注弱势群体、提高教师素质、提倡终身化学习、鼓励教育模式多元化等方面努力促进公平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政策取向的不平等、教育投入的不平等、学校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学生家庭社会地位及经济条件的不平等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最大化,必须逐步缩小乃至消除这些不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e-Learning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想在e-Learning大背景下探索出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能简便操作并适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使得低教育起点的广大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到和城市中心区学校学生一样的良好教育,同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在教育起点不公平条件下有可能达到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这一命题给出我们自己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是当今世界上教育发展高度公平的国家,古巴政府把实现教育公平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从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调整学校布局和改革学校教育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这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当下教育的顶层设计,也是教育伦理的本质规定.教育公平在不同的管理层级有不同的考量视野和管理内涵. 公平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最底层",[1]才能使理念公平成为现实公平.课堂是教育最微观和最底层的场所,是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的"最重要场所".[2]学生在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后,能否受到公平的教育,关键在学校,更关键在课堂.课堂是否公平,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能否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逻辑起点和实践起点,是教育公平的具体实施.体现着教育公平的过程公平.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是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人类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终存在着。学校是一个微型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公平的追求上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王敏 《辽宁教育》2005,(5):14-14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所谓的教育公平,是指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纵观目前教育现状,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校是在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认真剖析学校的现状之后,于“十五”初期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尝到了甜头——小班化教学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小班化教学使学校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小班化教学使我校学额在大多数学校呈下降的趋势下反而逐年上升。教育机会的公平是所有学生祈盼的。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20.
杨威 《教育导刊》2011,(6):43-46
日本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设施平衡配置、教学要求全国统一、教师资源定期轮换、学生就近入学和公平升学上,很好地解决了影响教育公平的教育地域差异、学校教育差异和教学质量差异,保障了教育机会的平等。日本教育体系中的行政架构、法律制度、教育财政和平等的教育理念,是日本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对于我国实现教育公平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