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妻子上班时,每月工资都比我多几百块钱,有时发一次奖金,顶我三个月的工资。要说这时代变化就是快,改革的洪流谁也挡不住。昨天好多人还羡慕不已的单位,今天就开不出工资来了。妻子的单位这些年不少人挖门盗洞往里钻,弄得人满为患,不得不大幅度裁员。妻子做梦也没想到五栽到了自己的头上,被打发到单位下属的一个风气沉沉的劳动服务公司。那是个连工资都开不出来的地方人早都设得差不多了,只剩一个空架子。说透了,就是妻子下岗回家了。妻子的情绪一落千丈,满心的不甘,但又无可奈何。见此情形,正该显示咱男子汉气魄了。我仰起头来…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个6岁半的儿子。大概在他三四岁时,就开始有了一种爱涂涂抹抹的倾向,画起画来神情专注。我的妻子爱子心切,认定这是孩子的天份,说要大力培养,一下子给孩子到幼儿美术班去报了两个名:一个是学国画,另一个是学蜡笔画。但一个学期结束了,孩子到底进步了多少,真让人怀疑。在我看来,孩子画画儿的兴趣反倒不如从前了,画出来的画,并不像没加入绘画班之前所画的那么稚嫩可爱,反倒像是在模仿老师的画,这真让我有点怅然了。孩子所在幼儿园的教育思想似乎跟那个幼儿美术班差不多。一  相似文献   

3.
与母亲约会     
结婚17年了,我妻子想让我陪另一个女人吃晚餐、看电影。她说:"我爱你,但我知道有一个女人也很爱你,并且希望和你再相聚。"我妻子说的这另一个女人是我的母亲。母亲独自生活了20年,但是由于工作和两个孩子的缘故,我很少有时间去看她。  相似文献   

4.
儿子已临近10岁,可我和妻子还常常叹羡道:“我们要是有个女儿多好!”萌生这种想法,是从小妹家“飞”来只人见人爱的“花蝴蝶”开始的。小妹很喜欢男孩,未出嫁时,就是一个深受侄子和外甥拥戴的“孩子王”。当她即将为人母时,毫不掩饰地说:“我想要个儿子。”谁知前来报到的是个女孩,小妹怎么也不愿意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妻子好言相劝:“都说女儿是妈妈的  相似文献   

5.
开心角     
有个从未管过自己孩子的统计学家,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时,勉强答应照看一下4个年幼好动的孩子.当妻子回家时,他交给妻子一张纸条,上写:“擦眼泪11次;系鞋带15次;给每个孩子吹玩具气球各5次,每个气球的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横穿马路26次;孩子坚持要穿过马路26次;我还想再过这样的星期六0次.”  相似文献   

6.
乐在乡间小路行全国“十杰”教师吉林省榆树市秀水镇二中李元昌(接上期)1985年,我那时的全部工资只50多元钱,当时有病弱的父母,两个读书的孩子,一家6口只靠自己的工资维持生活,还负有1600多元钱的外债。1988年有人送我一副对联“三间东倒西歪茅草房...  相似文献   

7.
接到送教下乡任务的第二天就要去上课,来不及多想便电话了解学情。一个班12个孩子!我有些诧异,但这是实情。尽管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走进教室看见12个孩子坐在教室中间只占了教室中五分之一的空间,我还是有些不习惯。"老师好!"一个孩子突然跑来和我打招呼。"老师,你给我们上什么课?"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现在想来仍有一种感慨。傍晚下班回家,妻子告诉我说:“刚才有个叫小万的大男孩找你,听上去好像有很急的事,只留下电话号码和名字。”因一时想不出人是谁,当即打电话过去。简短的介绍和声音让我想起了他。市六中高二年级的学生,一个好学聪明的孩子。我前不久采访这所中学的时候,他在一次全国性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一个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孩子四岁时迷上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整天嚷嚷着要买玩具。每次带孩子到商店里,面对那些标价不菲的玩具,我都因囊中羞涩而感到惭愧。我的工资不高,妻子也早下了岗,所以日常生活很拮据。给孩子买玩具,靠我们省吃俭用或我的一些数额不多的稿酬。但最令人头疼的是,我们省吃俭用给孩子买的小玩  相似文献   

10.
语录     
在我看来,一个没有孩子的妻子就是情妇,而一个有孩子的情妇就是妻子,不管她们的法律地位如何。  相似文献   

11.
我在18年前因为天灾造成残疾,失去了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完全靠妻子和父母照料。妻子是小学教师,学校的工作很忙,幸亏学校后来给妻子办理了退养,使她有时间料理家务,照料我。我们教育孩子还是有时间的,尤其我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孩子的长处短处,我看得比较清楚。因此,我比较能够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我知道,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青岛是一座艺术城,爱好器乐、声乐、美术的人才数不胜数。我们也没能免俗,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借钱给她买了钢琴。当时没想她成什么家,只是受大环境的影响,觉得孩…  相似文献   

12.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和我的妻子在喂养孩子的问题上经常发生分歧,但经过一段教养孩子的实际锻炼,我们毕竟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在辛苦之余也尝到了和孩子同乐的甜头。但是,客观环境和家庭条件不允许我们长期沉浸在这种与子同乐的情景中,我们必须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去。这也是许多年轻的父母必然要碰上的问题。我们虽有思想准备,但真到送儿子去托儿所的时候,却又有些舍不得,特别是我的妻子,忧心忡忡。儿子哭了,没人抱怎么办?尿布湿了,阿姨不马上给换怎么办?别的小孩抓他、挠他怎么办?吃不饱怎么办……好象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同一天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我劝妻子不要动摇,坚定地把孩子送托儿所。托儿所是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它有热心的老师,丰富的玩具,充分  相似文献   

14.
现实版塞翁失马的故事;回望孩子的成长路,教育的任务和位置是不是就更清晰了呢——我们大院里和我女儿同年的孩子总共有6个。不幸的是,就数我女儿最笨。每回期中、期末考试都是最差的一个,妻子捧着女儿的成绩单总要掉半天眼泪,埋怨我:你这个爹怎么当的,也不教教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中产阶层是我们好多人羡慕的一个阶层.我在网上看见一个国内的中产到本阶层的大本营美国旅行.回来后以又酸又甜的笔触描摹美国中产阶层的生活:"住在郊区.有一幢(分期付款)两间至四间卧室的房子.两三个孩子.一只狗.两部汽车(一部日本的.一部美国的.分期付款).门前是修剪整齐的草坪.丈夫每天辛勤工作.妻子在家带孩子做家务.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笑     
你最听话老王有四个孩子,都十分顽皮。有一天,老王请同事到自己家吃饭。刚到门口,就看到孩子们正吵闹不休。老王妻子一看到老王,高兴地说:"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孩子太皮了!"同事们以为老王的妻子要让老王"教训"一下孩子,刚想阻拦,就听到老王妻子接着说:"家里没盐了,你快去买。家里只有你最听我的话了,他们四个我一个也叫不动!"听错了建筑工地的监工:"对不起,太太,是您在唱歌吗?"  相似文献   

17.
<正>犹太人敬畏生命,并把人性升华到神性。一天,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个班组10个人出营劳动,只回来7个人。少3人,就得杀3个。第3个人有一个妻子和5个孩子。杀他一个等于杀死7个。他跪在犹太神甫脚下求生,纳粹不允。神甫说,我替他死行吗?纳粹说,那你就替他死吧。纳粹枪杀了犹太神甫。战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音乐迷,尤其喜欢肖邦的钢琴曲,因此结婚之前我就和妻子商量,等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争取让孩子在音乐方面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大夫,也是一个十岁孩子的父亲。我儿子在北京一所重点小学上四年级。很遗憾的是这几年因工作忙,我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关心得很不够。我妻子是儿子学校的老师,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当然由她照顾。每次开完家长会,妻子总跟我发牢骚,说你应该管管孩子,老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做小动作,有时候打瞌睡,有时候无精打采,总爱磨蹭。孩子的成绩虽然不算差,但也只是中等。由于孩子精神不好,学习效率不高,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再给孩子加压又怕适得其反。起初我们以为孩子有什么病,但体检时一切正常。这学期开始的一天晚上,我发现孩子洗脚…  相似文献   

20.
这天傍晚,我和妻子在楼下散步,一个四十多岁的乞讨男子走过来,向我和妻子诉说着他们家的不幸:他来自西北的一个穷山沟,家里有位卧床不起的老母亲,妻子也常年有病,孩子都10岁了,没钱上学,他本人心脏也不好……说着,这位可怜的男子已经声泪俱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