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毅 《甘肃教育》2014,(14):57-57
正所谓的"故事新编",就是在准确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名著、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反映社会生活,进而揭示文章主旨的一种创新作文方式。中学生如何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进行"故事新编",才能使作文出彩得高分呢?  相似文献   

2.
“故事新编”是一种形式比较新颖、内容比较有趣的写作方法。近几年来,这种写作方法已成为中学生考场作文的“新宠”,年年的中考作文中都有不少这样的文章被评为满分。所谓“故事新编”,是指对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进行合理的改编,融进改编者自己的观点、情感,使故事具有新的内容和含义。一“故事新编”的构思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1.立意翻新。所谓“立意翻新”就是抛开对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已有的评价,以全新的视角对他们进行重新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在评价时,要考虑可行性、科学性和大众的接受心理。2.人物重…  相似文献   

3.
【名师指津】 故事新编,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某一部文学名著或某一则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作为底子,重新编写出一个故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最常见的构思方法,一是根据某个人物生平片段,加以想象补充,演绎成生动的故事;二是设想历史人物复活来到今天,时空的反差及现实的变化,陡然产生悬念、故事。  相似文献   

4.
历史小说是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芥川取材于历史的同时又对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造。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小说,鲁迅的《故事新编》也受到芥川作品的影响。虽然二人都是取材于历史,但无论是在取材、思想内容还是创作技巧上都是同中有异。笔者试将芥)ll的《素戋呜尊》、《老年素戋呜尊》和鲁迅的《故事新编》进行比较,从微观处发现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写作样式。所谓。故事新编”是指将原有“故事”在赋予新意后重组情节,写成新的故事。新老两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应是同一的,人物性格和活动场景也有某种承继关系。但是两个。故事”的主旨却必须是不同的,人物活动、人物性格也必须有重大发展或重要变化。。新编”不同于“改编”。“改编”保留原有故事的基本情节,而新编故事是以原有故事为起点的合乎逻辑发展的新的故事写作。  相似文献   

6.
历史小说是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之一,芥川取材于历史的同时又对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造。芥川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小说,鲁迅的《故事新编》也受到芥川作品的影响。虽然二人都是取材于历史,但无论是在取材、思想内容还是创作技巧上都是同中有异。笔者试将芥川的《素戋呜尊》、《老年素戋呜尊》和鲁迅的《故事新编》进行比较,从微观处发现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故事新编是近年来逐渐升温的考场小说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话题作中根据名家名中的情节或人物,重新演绎故事,反映社会生活。新编的故事可借古说今,可歌颂社会进步,批判丑恶现实等等,选材独到,方式灵活,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师生们的青睐。但故事新编是一种很难写好的体,同学们在写作前应通读原,熟悉原的情节或人物.保持新编的故事中人物性格、言行和语言风格与原一致,才能让人信服。其次,还要联系现实,暗扣主旨。故事新编其实就是用旧瓶装新酒,表面上写古人,实际上是折射现实,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明确这两点之后.同学们才可运用故事新编法写作。下面.笔介绍故事新编法的四种形式,供同学们写作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程鸣 《初中生》2007,(4):14-17
所谓故事新编就是以文学名著、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为蓝本,重新编造一个故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它是小小说的一种特殊形式。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是这种文学体裁的发轫之作。近年来兴起的话题作文。因其开放性的命题特点,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为故事新编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新编的写法日趋流行。它的特点是:以原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利用时间、空间的变化,环境的转换,对故事进行再创作,以收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故事新编,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某一部文学名著或某一则历史传说、寓言故事作为底子,重新编述出一个故事,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高中生在作文训练中,不妨练一练故事新编。根据有二:  相似文献   

10.
新历史小说文本中流淌着鲁迅的血脉,骨子里仍有《故事新编》的遗传基因,新历史小说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历史的解构和意义的消解。诸如人物的世俗化、故事的虚构摹写和文本的戏仿艺术等。而这些方面,鲁迅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故事新编》时就有意尝试过。可见新历史小说里流淌着鲁迅的历史小说观基因。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小说文本中流淌着鲁迅的血脉,骨子里仍有《故事新编》的遗传基因,新历史小说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在于历史的解构和意义的消解。诸如人物的世俗化、故事的虚构摹写和文本的戏仿艺术等。而这些方面,鲁迅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故事新编》时就有意尝试过。可见新历史小说里流淌着鲁迅的历史小说观基因。  相似文献   

12.
故事新编法就是借用历史故事、成语故事、文学名著、历史传说等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以全新的视角,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组合加工、演绎和包装,通过嫁接、夸张、补白、梦幻和添加等联想与想像手段对原作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求异,从而形象地表达现实生活的内容和主题的一种手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取材便利,方便构思,易于出新,而且可以增强文化底蕴,起到借古喻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碰撞和大融合时期,是现代小说的黄金期。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为我们掀开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新的一页。他的历史小说创作以现代视野审视历史、融贯古今,解构人物,艺术手法别具一格,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历史厚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思索,独成一体,成为20世纪现代历史小说创作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故事,一般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历史文献或 者典籍。它可分为史实性故事、传说性故事、虚拟性故事几种 类型,还可被分为人物故事和事件故事两种类型。本文将针对 历史故事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科学穿 插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15.
超越时空的契合——《故事新编》与新历史主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所创造的跨越时空.杂陈古今的独特的历史叙事模式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古今杂糅杂陈、寓庄于谐的历史叙事之间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契合。或说,《故事新编》确实内在的影响了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的整体思维流向,无论新历史主义本人承认与否,在他们的血管中。流淌着鲁迅的血脉,他们的小说本中。骨子里仍有《故事新编》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16.
世俗化是鲁迅《故事新编》对历史文本重写的独特处理方式,也是他透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鲁迅将那些具有文化原点意义、被历代典籍不断复写而神圣化了的神话、历史人物,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中剥离出来,放逐到世俗的语境中进行勾勒;在这一过程中,世俗意识形态中的"物质"成为神圣们"降落人间"的重要"着陆点",世俗场景中的"围观"成为他们"降落"后时时面临的尴尬处境,这些都顺理成章地成为鲁迅重写历史的着力点,并由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精英及历史原典的层层阻击,从而还原被遮蔽的历史本相。  相似文献   

17.
技法点拨:把学名或历史上的旧故事改编成一个新的故事,使其产生新意,折射现实生活,就叫故事新编。它或以今人的目光重现历史,或对原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作了更新、改造或延续,使其联系现实,表现新的主题或深化原有的主题。由于它新鲜、活泼、有趣,所以很受读青睐,在近几年的考场作中形成“新编热”,一些考生就是以这种体获得满分、高分。  相似文献   

18.
想象作文,就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合理想象,创造出新的事物和形象,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想象作文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童话故事,运用拟人手法,把各种动植物或其他物品想象成人;二是故事新编,根据已有的故事,不改变故事人物,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7,(1):77-83
《故事新编》以"油滑"的笔调游离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鲁迅杂糅进的现代意识使小说文本呈现出主题上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小说建构了英雄人物/普通民众以及古代先贤/传统文化立场两种话语表达模式,其营造的历史向度和空间维度纠结于鲁迅发掘的人的思想意识存在的历时困境。《故事新编》依旧承载着鲁迅惯有的话语启蒙,并且也映射出作者自身思想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故事新编》与"故事新编体"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但“故事新编体”小说却是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存在。它在《故事新编》问世前后都一直存在。从《故事新编》的文体特点来看,它实际上是与“故事新编体”小说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