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悉尼奥运会点评我国男子体操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观察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回顾了我国体操男队在悉尼奥运会三种比赛 4大战役的战况。点评了我男队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团体预赛 ,我队发挥不正常 ,团体决赛充分显示了我队的实力和优势 ,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有喜有忧。应发扬我队的优势 ,克服存在的问题 ,在下一届奥运会上卫冕团体冠军 ,在全能和单项上力争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女子团体、全能、和各单项决赛的成绩和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队团体实力差距逐渐拉大,俄罗斯、罗马尼亚队整体实力有所提升,美国和俄罗斯全能选手优势明显,中国女队全能选手的实力急待提高。在单项决赛中,中国队在传统优势项目平衡木上夺冠,但跳马这一软肋却还是无法改变。展望未来,中国女子体操队应处理好团体与全能及单项的关系;在弱项上要创新高难动作,并要加强动作稳定性及心理、体能等方面的训练,尽量避免或减少动作失误。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全能、单项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就当今世界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状况及中国女子竞技体操面临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俄罗斯、中国、罗马尼亚位居团体第一集团,英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位居第二集团。中国在平衡木项目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全能项目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高低杠项目上优势被缩小;跳马项目仍然较弱;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体操队在平衡木、自由体操、全能等项目上具备获取奖牌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7届世锦赛团体、全能和单项决赛运动员为对象,从D组以上技巧动作的难度、类型和连接,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对当代男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另对我国男队与世界各国的差距也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况及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中国女子体操团体决赛、全能及单项决赛中的难度价值与完成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女子团体中国队水平的有所下滑;全能决赛有望在敦奥运会有新的突破;跳马仍然是中国女子体操的软肋;高低杠必须创新编排,符合国际潮流的趋势;平衡木继续必须创新编排,提高稳定性,自由操单项虽强,整体实力有待提高。2012年伦敦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子体操队将有实力在团体、全能、平衡木、高低杠、自由体操等较多单项上夺得金牌和奖牌。  相似文献   

6.
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比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比赛的团体、全能及单项决赛前8名的比赛成绩、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并与第35届、36届世锦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稳定性是团体决赛制胜的首要因素;突出强项,保证各单项均衡发展是争夺全能奖牌的基础;单项的个性化和特长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落地的稳定性是当前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第27届奥运会、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男队与世界强队之间团队比赛成绩、个人全能成绩、各单项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对比与研究,分析了中国男子体操队的成绩与差距.结果表明日本和美国团体实力强,中国队团体实力下降,强项的优势减弱,弱项差距拉大,失误率增高,致使中国体操男队实力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
2001年根特世界体操锦标赛综述(男子部分)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由于规程、规则的改变,导致团体格局发生了变化,白俄罗斯队首次在2001年根特世界体操锦标赛夺得团体桂冠,体操强国俄罗斯队则下滑至第七,主要原因是起评分较低和发挥不稳定.全能、单项决赛的七块金牌被五个国家的运动员瓜分.准确把握各单项技术发展趋向,并付诸实践是今后训练的重点.新规程、新规则引发了对传统的训练指导思想的思考,为了对团体全能单项全面发起冲击,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全能选手的前提下,须着力培养能兼项的"特长"型选手,正确掌握各项目的前沿技术,严格把好每一个动作的规格质量关,精心培养、合理配置及使用人才,以保持我国体操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39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和单项决赛的成绩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男子体操队准确理解和把握了新评分规则,在团体、个人全能、鞍马、吊环和双杠等多个项目上实力突出,并凭借动作难度大(A分高)、发挥稳定、成功率高而一举夺取5枚金牌,为中国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打下了良好基础.继续钻研规则、狠抓训练、巩固优势项目、提高弱项成绩是中国男队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41届伦敦体操世锦赛体操女子团体决赛前8名队伍,全能决赛和各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全能选手超强,日本队员崭露头角;单项竞争激烈,奖牌呈现三足鼎立.旨在分析对比,为中国女队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提出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战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前六名成绩展开纵横、总分、内外层系的论析,归纳出同类国际高水平男子体操团体决赛的综合竞技表现上所映现出的竞赛战术制胜特征,包括:选手年龄分布特征、项数参与布局特征、单项排名布局特征、单项得分因子特征。以期为我男团全面积极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参赛球队和运动员技战术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中国男篮与欧美高水平男篮的差距和不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亚洲处于霸主地位,但是在技战术水平发挥、心理素质和比赛经验等方面与欧美强队还有很大差距;要迅速提高中国男篮水平,必须提高CBA的水平,增强比赛的激烈性、对抗性和实用性,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提供到国外高水平篮球联赛特别是NBA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第14届亚运会男子体操单项比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访问、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14届亚运会男子体操比赛单项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单项实力仍将会在亚洲保持领先地位,但单项比赛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起评分逐渐接近10分,竞争主要表现在难度、动作的编排创新及稳定性上;单项呈特长化发展趋势,规程和规则的变化要求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编排上不断创新,准确把握各单项技术发展趋向,大力培养“特长”型选手。旨在为我国男子体操的教学训练与竞赛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的技术统计数据比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在第28届奥运会的7场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处于风格转换期的中国男篮内线优势尚未建立起来,却又失去了小快灵的传统特点;由守转攻节奏缓慢,缺乏快攻意识,进攻点单一,外线实力不足,内外脱节;防守的伸缩性、及时性不够,内线防守体系全面失控;缺少大赛经验,不能适应高强度的攻守对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男足自2006年8月至今一直徘徊在世界第100名左右的位置,处于落后地位,排名如此落后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因此,以国际足联积分排名规则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9年以来中国男足比赛情况及国际排名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审视了中国男足国际排名落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及提高国际排名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和对比分析研究法,对中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在连续3次世界大赛中的多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队各项指标并没有得到提高,无论个人技术能力,还是整体战术意识都不能和欧美球队抗衡,中国队以前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队确立自己的技术特点和战术打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亚男篮的崛起加剧了亚洲篮坛的竞争、中国篮球体系自身的弊端和竞技能力上的缺陷是导致中国男篮失利的直接原因。为中国男篮提供理论上的帮助,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男排雅典奥运会资格赛成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2004年雅典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同其它7支球队比赛录像的全程观看和技术统计、比较与分析,找出中国男排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男排今后的训练、比赛及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男子体操队在2006年亚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总决赛三大赛事上的表现及成绩进行研究,针对中国男子体操队的实力状况,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国男子竞技体操保持优势地位、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前四名队技术统计数据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研究法,对我国男篮与取得本届奥运会前4名的阿根廷、意大利、美国、立陶宛男篮在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在队伍大型化、年轻化的同时,暴露出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与世界强队相比呈现整体性差距;攻防转换节奏缓慢,已不符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外线实力欠佳,内线缺乏呼应,内外脱节,限制了内线实力的发挥;在个人防守的攻击性、破坏性,战术阵势的综合多变,整体防守的协同性与世界强队仍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