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就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解读三字经”时“召公、尚书、论语”等词的错误读音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2.
若干人名地名读音辨正补拾魏积涛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8期上发表的《若干人名地名读音辨正》一文,读后颇有同感。不过,中国古代史上还有许多易读错的人名地名,尚未被列举出来加以辨正,本文试作补充,请指正。下面所列的历史人名地名均以正确读音出...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离骚》中一些语段的划分、字词的释义、文意的理解存在分歧,有必要加以辨正。一、女嬃墨、灵氛两语段划分的辨正。首先,女嬃“申申”、“詈予”之言只有“鲧婞直以亡身”等四句,其下六句应为诗人由女嬃“詈予”而欲“就重华而陈词”之心理变化过程;其次,灵氛述卜四句、释卜四句,以下十句则为诗人因灵氛占卜而萌生“远逝”之念但犹豫、矛盾之心理。二、“民”字释义的辨正。《离骚》六处“民”皆为“人”之意,不能释为“人民”、“百姓”。三、第二部分“追求美政理想”的辨正。《离骚》第二部分乃通过幻想形式写诗人欲向楚王陈词辩白而不得,根本不是向美人求婚,即不是追求美政理想。四、第三部分“远逝”释义的辨正。诗人“远逝”准备离开的并非楚国,而是郢都。  相似文献   

4.
若干人名地名读音辨正一次上历史课,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谁围困在平城白登?”然后指名让一位学生回答。“冒顿单于”。立即引起轰堂大笑。同学们为什么要笑呢?因为他把这四个字中的三个音就发错了。应该是:“mòdùchá...  相似文献   

5.
<正> 《怀化师专学报》1992年第一期发表了“新编《黔阳县志》史料辨正”一文(以下简称“史料辨正”),指出新编《黔阳县志》(以下简称“黔志”)15则史实失误,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是对我们的鞭策,在此表示感谢。作为史志工作者,我们遵循“尊重史实,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疑点共同商榷”的原则,就“史料辨正”中涉及的史实辨正如后,以与该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6.
王湘华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4):30-32,55
周邦彦《黄鹂绕碧树》、《解语花·元宵》二词,在不同词籍中,其词语、句法略有差异,譬如前者称“酒”有“榴花”、“流霞”之别,后者首三句为“四四五”或“四四六”句式。行文试对此辨正,认为当以“流霞”和“四四六”句式为是。  相似文献   

7.
从地图上看,湖北地处全国中心,有“九省通衢”之称,受北方话、川话、赣语、吴语、湘语的影响,方言特别复杂。一县之内,甚至一乡之隔会出现多种差别很大的方音。这就给我们的日常交际和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方音误读是有一定规律的。下面,我想就一些具体的方音现象作简单的比较辨正。  相似文献   

8.
常用字辨正     
常用字辨正李乐毅爪在古汉语既指鸟兽的脚趾或趾甲,也指人的指甲或趾甲。《说文》:“覆手曰爪,象形。”徐灏(hào)注笺:“戴氏侗曰:‘爪,鸟爪也,象形。人之指叉或亦通作爪。’按戴说是也。”金文的字形显然是在藤蔓之中长出一个椭圆形的瓜的样子。《诗经·豳(...  相似文献   

9.
据福州晚报载,中央电视台与《咬文嚼字》编辑部关于“阿房宫”之读音引发争议,笔者经研究探索认为,“阿房宫”应读为“ē páng gōng”。  相似文献   

10.
“讲中外之故”注释辨正唐遇春“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讲中外之故,力主受法。”(梁启超《谭嗣同》)“讲中外之故”,中学课本注:“讲求(研究)中国和外国的国情。”先看“讲”。《说文》:“讲,和解也。”王筠注:“顾春秋时书,但有讲学义;战国时书,始...  相似文献   

11.
诗句“归燕略无三月事”(初语五册《诗话二则·诗词改字》)中的“略”字,课本注释曰:“略,大体上。”察诗句句意,将“略”诠释为“大体上”,明显失宜,很有辨正之必要。何谓“大体上”?“就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说”是也。可见“大体上”并非指全部情形或一切方面。“归燕略无三月事”,按课本注释,难  相似文献   

12.
常用字辨正     
常用字辨正李乐毅原是“竹”字。《说文》:“竹”,冬生(草)也。象形。……”甲骨文未见;金文见于“中山王圆壶”等铜器铭文。“竹”字用作偏旁,被称为“竹字头”。注意,无论是“竹”字还是“竹字头”,楷书的第二、五笔都是横画而不是点。含有“竹字头”的汉字...  相似文献   

13.
从“词”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等方面对“零冠词”进行剖析,对“零冠词”的提法提出“批判”和辨正。  相似文献   

14.
~~“晚来风急”辨正$江苏大学中文系@李金坤  相似文献   

15.
陈谦是个悲剧人物。他不沾道学的边,却因“庆元党禁”而罢官;他在“开禧北伐”中立有大功,又因此而坐废,并被《宋史》讥为“晚节不终”,“诬谀之徒”。因此不为后世所重。他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重要学者,著述颇多,遂因此而全部失传。几百年来,他的为人仍未得到公正的评价,本文拟以客观史实为之辨正。  相似文献   

16.
象,《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像,《说文》:“像,象电。从人,从象,象亦声。”相,《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象”与“像”读音相同,都读为 xiàng,“相”有两个读音——xiāng和 xiàng。因  相似文献   

17.
常用字辨正     
常用字辨正李乐毅厂厅厉压厕厦厨广疒这个字是“古已有之”的,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山崖。本义是“山崖”,音hǎn(一说“厂”是“岸”的本字);又同“庵”,音ān。后来才用作“厂”字的简化字,音chǎng。作为偏旁,常被称为“厂字旁”(chǎngzìp...  相似文献   

18.
洛阳方言虽然与普通话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但其自身又具有较强的稳固性,文章调查洛阳方言的语音,重在描写洛阳方言韵母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并按四呼分类加以辨正,希冀对洛阳地区的群众进行普通话教学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期刊登了杨明鲜先生题为《“借书满架”辨正》的文章,认为归有光《项脊轩志》“文中‘借书满架’一句,长期以来,虽有多种解释,但都不尽如人意。”文章列举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河南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备课资料》,诸家对“借”字的解释,逐一进行辨误排除,然后进行辨正分析,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借书满架’的‘借’应解释为‘凭借、借助’”,“才合乎情理,才符合作者的原意。”笔者认为,杨先生的以上做法和观点,值得商榷的地方颇多。具体考辨于下。一、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20.
洛阳方言虽然与普通话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但其自身又具有较强的稳固性,文章调查洛阳方言的语音,重在描写洛阳方言韵母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并按四呼分类加以辨正,希冀对洛阳地区的群众进行普通话教学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