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新课改更倾向于启发式、讨论式、诱导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而,老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却"遭遇"了新的麻烦——"插嘴"。如何看待和处理"插嘴"现象成为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曾经,我挺恼恨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因为,有时你正讲得起劲,被学生一插嘴就打乱了思路,可往往当我严令禁止学生插嘴后,课堂又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而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并不会倾听。他们会在教师和同学讲话的时候沉浸在自己"思维"的小天地里,或者不等别人讲完就插嘴。更有甚者,会讲一些和教学无关的话,干扰课堂。凡此种种,都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从"激发兴趣、调动情绪、能动理解、营造氛围"四方面着手,论述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艾红 《考试周刊》2012,(62):92-92
学生上课"插嘴",是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传统教育下是老师们极力反对的,认为其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但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生上课"插嘴",是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学习的具体体现。作者认为插嘴有其的魅力所在:"插嘴"是教学民主的体现;"插嘴"能发展创新求异思维。我们应该为学生的"插嘴"营造一定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周晓玲 《学子》2012,(8):62-62
我班转进一个来自新疆的孩子,名叫车驰中原(大家都叫他车驰)。因为走南闯北,所以,他见识比较广,再加上性格十分开朗,在课堂上表现十分活跃,他尤其爱"插嘴"。如果他只是提前说出答案,我还认为无关紧要,我是比较喜欢这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的学生。但是,他插嘴的内容大多与课堂无关,只是为了搞笑,吸引同学的注意,却破坏了班级的听课状...  相似文献   

6.
曾经,我挺恼恨在课堂上“插嘴”的学生,因为,有时你正讲得兴起,学生一插嘴就会打乱思路。可往往当我严令禁止学生插嘴后,课堂又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困境。于是。我慢慢地明白了,学生在课堂上插嘴是一种主体意识的体现,它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尽管这种现象有时会扰乱课堂。但禁止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给予其合理、宽容的对待,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就能巧妙地使之成为一个教学契机,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曾经,我挺恼恨在课堂上“插嘴”的学生,因为,有时你正讲得兴起,学生一插嘴就会打乱思路。可往往当我严令禁止学生插嘴后,课堂又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困境。于是。我慢慢地明白了,学生在课堂上插嘴是一种主体意识的体现,它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尽管这种现象有时会扰乱课堂。但禁止不是好的解决办法。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给予其合理、宽容的对待,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就能巧妙地使之成为一个教学契机,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教学具有教育性,育人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置于三维教学目标之首。学生的生活是教育的背景,学生课堂上的插嘴、发言、行为、情绪等是我们捕捉教育的着眼点。"育"不是教,而是学,是体验,是内化,是生成。一、从学生的插嘴中捕捉教学片断一:苏人版九年级"感受社会变化"。师:在社会发展、文明...  相似文献   

9.
张安明 《考试周刊》2009,(39):172-172
学生的插嘴现象是当前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围绕这一现象,阐述了生物教师如何把学生的插嘴作为一种资源来为课堂服务,让生物课堂因学生的插嘴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插嘴生",就是在老师上课讲解过程中自觉"插嘴"的学生。"插嘴生"历来不大为老师所容,无非因有"扰乱课堂秩序""哗众取宠""为难老师""装怪想出风头"之嫌。其实,课堂里有这样的学生,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等都是有益无害的。  相似文献   

11.
"插嘴"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随着个人的独特思考而产生的内在的学习需求,是学生学习内驱的一种外在表现。课堂"插嘴"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因为它能促进学生生发数学思考,引领课堂教学由机械、单调走向灵动和充实。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是常有的事情。面对插嘴,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反应。许多教师比较反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他们认为这样会打乱课堂教学秩序,扰乱师生的思维。笔者认为,插嘴可以使课堂更加灵动、更加精彩。学生的插嘴中,蕴含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学生的插嘴是一个普遍现象,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真正获得所学知识。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插嘴是课堂生成的有利资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说下去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改变这种随意的习惯,明白课堂的秩序,从而借助学生的插嘴演绎精彩纷呈的动态课堂。  相似文献   

15.
钱玉珠 《海南教育》2014,(20):33-33
对于学生的插嘴,有人认为是对教师的一种不尊敬,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一种表现;有的则认为是他们情感的真诚流露,说明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对问题的领悟。本文并不是从"允不允许"、"能不能"的观点来剖析插嘴现象,而是对"学生为什么要插嘴"、"插嘴对教师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教师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进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善待学生"插嘴"课堂上"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新景向,"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学生在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中产生的"插嘴",是学生个性的张扬,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它是由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差异,善待学生的"插嘴",让每一位学生都  相似文献   

18.
<正>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常出现"老师,不是不是,我还有……""这样做太麻烦了,我有更简单的……""得数错了,是……"等"插嘴"现象。这种"插嘴"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课堂"插嘴"这一现象,有着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一是课堂插嘴,证明学生思维的灵动。插嘴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是积极参  相似文献   

19.
怎样看待学生在课堂上的"插嘴"呢?学生插嘴常常是灵感的突然显现,是智慧火花的迸发.教师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插嘴,善于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得到人格的尊重,情感的释放,就能使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许雪梅 《辽宁教育》2014,(12):82-83
"你怎么又插嘴了?先听同学讲,把同学说的听懂,你有什么想说的再举手发言。""哎,这个班的学生太爱插嘴了,我的教学内容还没有上完呢!而且一插嘴还不知跑到哪儿了?我好不容易给拉回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爱插嘴的学生,被学生一插嘴很可能教学时间就来不及了,如经常这样,将会赶不上教学进度,在我们的心里始终装着"教学任务"这四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