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材料作文在立意上一改过去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增大了约束力度,不少考生犯了经验主义,还按照话题作文来立意,这样就会导致中心旁落。为此,写作前审清材料内容及写作要求至关重要。第一,要明确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话题作文等开放式题型的普及,"立意自定"成为一种潮流.这么做,旨在鼓励考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文章时,天津、黑龙江、大连、昆明、福州等考区要求一类文必须做到"中心突出",重庆、江西、陕西、南宁、哈尔滨等考区要求一类文"立意深刻"或"立意新颖、深刻",绝大多数考区强调二类文必须做到"中心明确".至于列为最差等级的文章,肯定是"没有中心"、"思想不健康"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生面对材料作文题,依然采用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方法,从材料中抠出一个关键词作为话题,或者给材料强行扣上一个话题进行立意,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整体上理解材料,强化读材料的整体意识。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给考生的写作任务只有两类,一类为"是非取舍型",一类为"对症下药型"。  相似文献   

4.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5.
近观这些年来,高考作文形式的演变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由"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进而"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相似文献   

6.
<正>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进而导致了写作的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学生了。但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抓住这个"意",动不动就跑题,不知害  相似文献   

8.
<正>一、何谓"新材料作文"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考,许多地区出现了新型的给材料作文,这个"新"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而言的。传统的给材料作文一般要求按照"引——议——联——结"的模式写议论文,而现在出现的材料作文相当于话题作文,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江苏省升学考试倾向于考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对于材料作文,学生首先得读懂材料,然后提炼观点,最后才能进行写作。显然材料作文比往年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有难度得多,而目  相似文献   

11.
谢敏 《新高考》2011,(3):10-12
新材料作文又称题意作文,它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题型。2010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中,有11套是新材料作文,其他的也多是提供了材料的命题或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即"材料+要求",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深刻,是评判材料作文高下的标准。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五点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加以说明。一、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的"立意",就是指根据"话题"这个引子进行思考联想,确立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观点认识、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等等。它需要借助材料和话题的联系,透过现象,  相似文献   

13.
陈晓彦 《教师》2014,(30):21-22
正一、新材料作文概述新材料作文也称后话题作文或者题意作文,是一种命题人给出材料但不给话题,学生在材料范围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类型的作文命题形式。就其形式而言,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可分为叙述类材料作文、评论性材料作文、语言或名言型材料作文、寓言故事以及漫画材料作文等几大类型。但无论哪种形式,审题立意是关键。"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与灵魂,是作文的生命所在,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分析与推敲,能够准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以来,新材料作文正逐渐受到各地高考作文命题者的亲睐。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中提到"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它不再强调在中心角度立意,主张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对在中心角度立意与在非中心角度立意一视同仁,都视为符合题意,这样便降低了审题的难度,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可是,在现实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正>新材料作文一般没有明确的话题或题目,而是引导学生从材料出发,在材料的限定范围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主创作。可以看出,新材料作文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首先学生需要在材料的背景下确定立意,选择切入点;同时材料并没有十分明显的主题或题目,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所以"新材料作文"相比较"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更能够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更符合新课标中提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的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近几年来倍为全国卷和部分省市的命题专家所偏爱。之所以说"新",就在于它与旧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求有着明显区别,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在中心角度立意或从非中心角度立意,都被视为符合题意,而旧材料作文却强调只能在中心角度立意。因此,新材料新在立意的宽而有度上,这也就使得作文有更多的写作角度,能体现更丰富的写作个性,也彰显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改的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考点解读] 近年来,随着开放式题型的普及,"立意自定"成为一种潮流.在评价文章时,天津、黑龙江、大连、昆明、福州等考区要求一类文必须做到"中心突出",重庆、江西、陕西、南宁、黄冈、哈尔滨等考区要求一类文"立意深刻"或"立意新颖、深刻",绝大多数考区强调二类文必须做到"中心明确".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的审题,是写作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本之木,绝不可能长出奇花异草。想要做到构思的独特和立意的深刻,必须进行认真、细心的审题。话题作文的写作,关键就在于审题。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根据一定的材料或提示语,为考生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并要求考生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常常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便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话题作文命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给出话  相似文献   

19.
<正>新材料作文是指提供材料或图画,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理解、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一种作文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新材料作文材料来源:寓言故事、历史事实、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等。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08,(Z9)
【考点解读】近年来,随着开放式题型的普及,"立意自定"成为一种潮流。在评价文章时,天津、黑龙江、大连、昆明、福州等考区要求一类文必须做到"中心突出",重庆、江西、陕西、南宁、黄冈、哈尔滨等考区要求一类文"立意深刻"或"立意新颖、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