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玉波 《华夏文化》2002,(3):64-64,F003
2002年6月15至16日,《中国思想学术史》定稿会暨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党校、肇庆学院以及西北大学的学者。  相似文献   

2.
方肖 《华夏文化》2007,(3):14-16
《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本是一部由思想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主持撰写的学术著作。中国思想学术史的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但现代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建立,则以侯外庐先生等的《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册,260余万字)为主要标志。《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本力图在总结五十年来、特别是二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思想发展历史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中国思想史学科体系。本书由总主编提出整体设想和编撰大纲,聘请各分卷主编,由分卷主编提出关于各卷的具体编撰思路。六卷本的具体分工是:先秦卷,由刘宝才、方光华教授主编;秦汉卷,由黄留珠…  相似文献   

3.
<正>地处我国西南的四川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四川历史既与全国历史有着相同的轨迹,又以其突出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勤劳勇敢的四川各族人民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思想学说史》的撰述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整整六年。在我写序的时候,全部稿件已整理、修改完毕。朋友们曾建议我写一篇长序,叙述本书对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理解以及研究方法。也有朋友不赞成这样做,因为在一部书里的思路、方法是不能脱离具体内容的,没有必要单独提出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曹顺庆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1〕是近年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出版的一部非常有特色的、重要的理论著作。这不仅表现在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具体论点,而且还表现在它所提出的事关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未来走向的方法论问题上——中国文论的“文化探源”。众所周知,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仅大部头的批评史就出版了好几部,专著和论文更是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复旦大学八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出版更是标志着迄今为止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广度上、在资料上所达到的最高成就。然而,这种表面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中国宗教思想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著共63万字,2010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文库",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侯外庐无疑是硕果累累的开创者。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通过吸收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做了明确回答,形成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亚民,一首《中国龙》的亮相,以震撼人心的气势、激情饱满的演唱,吸引了观众的瞩目,成为近年来人们熟知和喜爱的歌手。伴着《中国龙》的传唱,亚民开始其艺术人生新的一页,随后推出的《老前辈》,也以深厚执的情感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传开。这个耕耘多年的歌手,得到观众的认可和热烈的掌声,犹如沙里黄金,风吹日晒,终于光亮夺目。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00,(4):63-63
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网络化迅猛发展,为沟通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中外化交流中心近日开通《看中国》(域名:www.seechina.com.cn)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是连续的,中国的思想文化也是连续的.这是我读了黄开国先生等撰写的<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再次产生的深刻感受.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近日翻译出版了新书《中国来信》,该书是18世纪捷克最早的汉学家、耶稣会士严嘉乐1716年到中国后,潜心研究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所留下的大量信函。严嘉乐以那个特定历史年代中一位亲历者的身份,客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的社会内容。《中国来信》一书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严嘉乐的信函均是从中国寄回其祖国的信件,以及他与欧洲一些天文学家的通信。这些珍贵的信件基本上是通过欧洲一些来东方经商和探险的船只传递的。严嘉乐说:他从欧洲到中国还是比较顺利的,从里斯本航…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思想学说史》6卷本是一套由著名思想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主持、由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学术著作。该书在总结50年来、特别是20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思想发展历史提出了新认识。该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从学术史角度深化思想史研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一个故事可能有很多种讲法。在 众多人讲述的中国故事里,赵辉的叙 述是独特的。 这是一组用镜头讲述的故事—— 《中国故事》。在这部组歌式的作品里, 人们看到了大气磅礴、真气充沛、元 气淋漓的文化中国,感受到了一种新 的表达方式乃至摄影的新概念,“超以 像外”的艺术语言,历史的精神密码 和天人合一的生命符号。这一切,基 于“镜头后面的思想者”——摄影家 的人生经历——一个独特的生命形式, 为中国造像 赵辉和他的中国故事 一个生活在历史文化中的人与历史文 …  相似文献   

14.
王振良 《中国文化》2008,(2):156-158
萧山来裕恂撰于清末的《中国文学史》手稿,历经百年风雨,即将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可以预期,这部文学史着的间世,对中国文学史学史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贵妃》成了近日戏迷的热门话题。这部号称为“中国大歌剧”的梅派大戏.将戏曲界对“继承与创新,的探索.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
《坛经》与般若思想姚卫群在中国佛教的名宗派里,禅宗是影响较大的一宗,而且相对于其它主要佛教宗派来说,中国特色又更突出一些。这一点在学界已有共识,讨论得也较充分。然而在肯定这一点时,还要看到事情的另一方面,即禅宗虽为中国佛教宗派,中国特色较鲜明,但它仍...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近年来世界名音乐剧首次原装来到北京,从而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在不久前举办的有关《巴黎圣母院》研讨会上,众多音乐剧专家、学的目光,不仅对准了这部在国际上影响广泛的原装音乐剧,更把目光对准了国内音乐剧的制作与市场。通过《巴黎圣母院》的演出,如何促进中国音乐剧艺术的发展,成为研讨会上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从利玛窦携天主和圣母的画像到达华夏大地时算起,西方油画传入中国已400多年了,如果从最早中国画家所做的绢底屏风油画《桐荫仕妇女图》算起,也200多年了,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艺术家创造性的努力,特别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油画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数代油画家的不懈探索与革新,继承与创造,逐渐从幼稚到成熟,油画作为异质化进入中国化母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5-95
《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日前在歌华艺术馆和墙美术馆分主题分场次展出,该展汇集国内当代300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包括装置、行为、影像、版画、油画、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基本反映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主流倾向。该展以突出发布新锐作者为主,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从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平 《华夏文化》2000,(2):11-12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和部署下,我国一些高校的教师编著《中国历史》教材的工作,从1995年7月启动,至今(2000年4月)全书六卷已全部定稿,年内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