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媒介     
路透社在审稿、发稿等方面有什么规定?路透社对于其报道中所犯的错误有什么样的更正处理流程?杨晓白编译的《路透社新闻手册之编辑职责》,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近来,维基解密事件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媒体的喧嚣中,不少学者对维基解密  相似文献   

2.
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国内媒体的大部分新闻都贴上了“据CNN”、“据路透社”等“据”字标签。《21世纪经济报道》是国内少数被受众“点赞”的媒体之一,本文选取今年3月11日至4月21日期间该报刊登的117篇报道,探究其从“新闻搬运工”到“新闻钻探工”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3.
自3月20日上午伊拉克战争打响以后,新华社先于路透社10秒钟,成为世界第一个报道美英联军已向伊拉克开战的新闻媒体。接着,中国媒体乘势而上,无论在传播的规模、声势上,还是在业务的手段、方法上,一改以往几乎几十年不变的报道思维方式,真正做到了报道及时、客观,而且是全方位、全天候,令亿万中国受众叫好,令世界各国同行称奇。笔者认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一次历史性变革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一、滚动式传播:中国新闻从业人员思想大解放的一次凸现从新闻传播的规律看,大凡涉及题材重大的新闻事件,媒体都会集中人力、物力,最大程度地调动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4.
容堃 《新闻实践》2010,(3):39-40
路透社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之一,与美联社、法新社一起占据着一流通讯社的位置。由于法新社注重法国媒体并对原法国殖民地地区更为关注,因此在对英语国家的关注方面,美联社和路透社更显现了其语言报道方面的优势。笔者认为,相对于美联社通过不断加大对国际事件的关注以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努力而言,路透社的发展却是其将自身定位于企业、多次利用“差异优势”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5.
参加IPTC北京年会的路透社资深技术经理、高级技术专家Dave Compton先生4月3日在新华社的技术研讨会上,首先介绍了世界最大的新闻集团汤姆森路透集团目前的新闻业务,成立于150年前的路透社目前在遍布131个国家以及196个子地区拥有2400名记者,路透社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和图表等多种媒体形式供稿,  相似文献   

6.
伦敦“7.7”连环爆炸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大传媒在报道爆炸事件的同时,路透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同时开始传播该爆炸事件的一个衍生新闻——“博客迅速反应:伦敦爆炸目击纷纷在日志上发表自己的所见和照片。”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05,(10):59-59
9月9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副社长梁相斌(右)与路透社北亚地区媒体业务总监何洁珠正式签署了代理路透社新闻图片协议。这是路透社154年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国法律的框架下签署的对外合作协议。新华社将按照有关规定对签约的外国通讯社的新闻图片进行剪辑和翻译。  相似文献   

8.
在最近的20多年中.世界舆论格局呈现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强我弱”的态势。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中.96%的新闻由西方5大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发布,而其中仅有10%至30%的新闻用来报道发展中国家。美国、欧盟和日本控制了全球90%的信息资源.美国还控制了世界电视节目流通量中的75%。可以说,西方主要跨国媒体集团决定着国际舆论的报道议程和议题设置.控制着国际新闻的解释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媒体本处在西方媒体战的火力下面,为什么却不知不觉地受到对手立场的控制?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举利比亚战争的例子,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基本上都是拷贝CNN的。最典型的,当那天攻占的黎波里的时候,马上CNN就报道来自路透社的消息说卡扎菲被抓住了,卡扎菲的儿子被抓住了、被打死了。这很明显是媒体战,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两会”是在中国作为“全球金融风暴中一个崛起大国的角色担当”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由此受到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报道,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云集“两会”,其中海外媒体记者就有800多人。报道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关系等各个方面。与中外记者直接联系的“两会”发言人及“两会”上的新闻发布无疑是传媒竞争焦点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报道,我第一次领略到“抢”新闻的感觉。博鳌亚洲论坛筹委会和成立大会虽然为期只有两天,新华社参与报道的字记只有6个人,但发了近百篇不同类别的稿件,这些稿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快,大部分抢在海内外媒体之前。新华网因新闻既多又快,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国内外媒体都盯着“新华网”下载稿件编发新闻。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的工作报道,在我们的媒体中具有突出地位。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指导性,难点是相似性。新闻追求的是一个“新”字,媒体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季节性工作中报道出“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闻来,犹如要把一首传统的《四季歌》  相似文献   

13.
贾宸琰  姚源  钟旺 《青年记者》2017,(21):40-42
自动化新闻可读性的研究意义 继2014年7月美联社引进“机器人同事”后,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纷纷引入自动化新闻.《纽约时报》、路透社等西方媒体都在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上走在了前列.2015年9月,腾讯也发布了中国首篇自动生成的新闻.尽管媒体引进自动化新闻技术的初衷是帮助记者从繁琐细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和人类记者撰写的报道相比,自动化新闻的可读性较低,这也可能成为自动化新闻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9,(1):8-8
梁晓涛在2008年第11期《电视研究》撰文说“主流新闻”的核心内涵应为:深刻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把握住“主流新闻”,就是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脉动,就能够让一个不了解中国的人,通过媒体的报道迅速并相对准确的了解一个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韩怀军  黄璜 《视听界》2013,(2):74-75
一、国内重大突发事件跨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西方媒体的偏见 在中国重大突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中,国外媒体是重要的传播者。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主要通讯社以及英国的BBC、美国的CNN等知名广播电视机构,以其雄厚的传播实力,在全球拥有便捷、完善的信息传播网络。“有研究专家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目前国际新闻尤其是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首发和后续报道,大约90%来自于西方媒体。”面对我国的重大突发事件,西方媒体总是快速反应,抢夺报道的首发权,并加强后续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国外受众了解我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6.
印度亚洲通讯社(Indo-AsianNewsService)【2005年1月18日报道】英国最主要的新闻媒体路透社准备在印度和中国开办电视频道。路透社认为,这两个国家是理想的地方,可以与当地传媒集团组建合资企业,也许仍在路透社的旗下。由于在英国和美国开办电视新闻频道的竞争过于激烈,所以印度和中国就成为合适的选择,在不远的将来,路透会增加在那里的记者人数。在中国,路透社将与关系密切的新华社成立一个合资企业。路透社还准备利用新的媒体技术扩展新闻业务。在英国,路透社与沃达丰合作,在3G手机上提供路透社消息。《商业周刊》(businessweek)【2005…  相似文献   

17.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10,(13):93-97
三、远离偏见 如果不能远离偏见,那么路透社就不成为路透社了。我们是“无国别”的新闻机构,我们的编辑室欢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是我们要求所有的员工把他们的国别和政治放在路透社门外。这种中立是我们新闻品牌的特点,使得我们能够从事件、冲突、争论的各个方面进行报道,除了准确、公正的报道之外,没有任何议程。我们的客户和我们的新闻源因为这种品质而珍视路透社,这也是我们所有路透人为了保持它而工作的一种品质。  相似文献   

18.
国际媒介     
路透社在应对投诉、需重点关注的报道和避免骗局方面有哪些做法?请看大众报业集团编辑杨晓白编译的《路透社新闻手册之如何应对投诉等》。英国有一份品质不俗的新闻综合杂志,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旨在消除街头无家可归现象,  相似文献   

19.
会议报道一直为媒体老总、新闻专家和记者所关注。因为会议报道陷入了忽明忽暗的误区:或是会议“鲜鱼”溜掉,报道毫无新意;或是会议报道铺天盖地,传递的新闻质量却低得可怜。看来如何改进会议报道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20.
蒋玉鼐 《青年记者》2020,(13):84-85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体的勃兴、受众偏好的变化促使媒体不断调整、创新发展战略与报道策略。对于展示自采新闻最可控、最直接的平台——新闻网站(均指英文版,下同),许多媒体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受众意识。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上述表现尤为明显。笔者观察对比了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今日俄罗斯四个西方主要媒体新闻网站的相关页面,梳理其设计特色和亮点,以期为我国媒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