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训练重点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文章的详写和略写,侧重于写的训练。讲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怎样详写和略写,为什么要详写和略写,获得读写的新知  相似文献   

2.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一个悲壮而真实的故事。根据教材的单元训练项目和课文特点,笔者认为教学重点应紧紧抓住描写五壮士的思想、语言和行动等有关语句,至始至终注重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五壮士的崇高精神。因此,教师紧扣文眼“壮”字去组织教学。这样,不但能突出重点,且能使教学收到牵一字而动全篇的效果。一、课题切入课解“壮士”“一九四一年秋,日军收集大量兵力进犯我狼牙山区……”教师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引出课题。问:“课题中为什么用”壮士”。“壮”字为什么不换成“战”,“烈”或“勇”字呢?什么样的人称作“壮士”呢?(学生查字典。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人的什么精神?(“壮”字体现勇敢不怕死的精神)。五壮士是哪五位?为什么成了“壮士”?这样,一连串有关“壮”字的设疑造成的悬念迭起,直奔课文主旨。  相似文献   

3.
一、从课题切入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灵魂,也是文章文眼所在,分析这类课文就可从课题切入。如《飞夺沪定桥》这篇课文,“飞夺”二字是全文的文眼所在,教学时就可以从解题入手,围绕“飞夺”这样设计教学思路:①沪定桥在哪儿?②为什么要“飞夺”?③怎样“飞夺”?④“飞夺”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再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也可紧扣文眼“壮”字这样设计:①课题为什么用  相似文献   

4.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在完成掩护任务后英勇跳下悬崖的故事。这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与略写”,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还要了解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地方写得比较简单。从而认识到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等问题,并与现实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5.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重点应紧紧抓住描写五位壮士的思想、语言和行动等有关语句,自始至终注重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五壮士的崇高精神。因此,必须紧扣题眼“壮”字组织教学。这样,不但能突出重点,而且能使教学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导析“壮士”课始,教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引出课题,提问:课题中为什么用“壮士”?“壮”字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6.
一篇课文讲完了要讲新课.讲新课怎么做到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兴趣?我作了如下尝试:1.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讲八册《狼牙山五壮士》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翻阅革命的史册,哪一页不是烈士的鲜血染成?今天我们能有幸福的童年,怎么能忘记战争年代?《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注意文章的详略安排——十册第七单元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黄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围绕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中,除《狼牙山五壮士》是原重点训练项目的首课外,《丰碑》...  相似文献   

8.
我任民师十几年来,一直教高年级语文课。《狼牙山五壮士》这篇传统教材,我已教过好多遍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由于课本里《详写和略写》(读写例话)一文已明确为“歌颂了五壮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甘愿牺牲的崇高精神”,统编教参的说法大体与此相同。因此,多年来每次教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时,我都是按教材和教参的上述说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不知何时,颠覆文本成为"潮流",否定经典成为"时尚"。好像一时之间,我们教学的许多课文,成了"蒙蔽"学生的渊薮。就以这篇曾经激励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来说吧,竟被抨击得千疮百孔,被质疑得满目疮痍。有人这样抨击:"《狼牙山五壮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篇造作的文字。它有戏说的成分,如文章为了表达人物形象,总是先突出班长马宝玉,难道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把班长突出  相似文献   

10.
《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从课题看“壮”字不仅是课题的核心,而且是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课文处处扣紧一个“壮”字,着意描写五位战士为掩护群众和连队安全转移,与日寇浴血备战,最后英勇跳崖,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讴歌了他们为革命利益和群众利益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时,可抓住这根红线,按课文详略,有重点地进行导读分析,把课文的思想内容、人物的精神品质串连起来,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高大,课文中心更为突出鲜明。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共四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军神》是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金色的鱼钩》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后面安排了“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将“预习”和“思考·练习”合并为“阅读提示”,可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依据。本组“思考·练习”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一、重视朗读、默读训练。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课文,都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要求。另外,根据本组阅读训练重点,还提出了默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二、避开了容易导致烦琐内容分析的题目,更加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体验。如《狼牙…  相似文献   

12.
抓重点讲词析句重联系以情促读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宫爱萍《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评述哈尔滨市继红小学青年教师宫爱萍,在省小学语文第二届“最佳教师”评选会上讲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一举摘取了“最佳教师”的桂冠。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3课《狼牙山五壮士》。...  相似文献   

13.
《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和思路,抓住对重点词句的学习、推敲,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在完成任务之后英勇跳崖的故事。教学时,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掌握下列学习方法: 1.写文章,要围绕文章中心确定重点。课文突出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的部分是重点。  相似文献   

15.
"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刻录着革命英雄主义激昂旋律的“狼牙山五壮士”故事,不仅早已家喻户晓,而且也影响了几代人。但来自3月24日的《新京报》报道说,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同样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我认为,让“五壮士”淡出语文教材,实际上彰显了一种“生命理性”。  相似文献   

16.
最近语文教科书中若干课文的取舍引起强烈反响,争议相当剧烈。引起争议的课文取舍,主要是:上海第二期课程改革语文教材中删去了《狼牙山五壮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九册曾收入《狼牙山五壮士》,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这篇课文改为与语文课本配套的四年级下学期同步阅读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的高级中学语文读本把王度庐《卧虎藏龙》与金庸《天龙八部》中的章节作为课文,合并为“神奇武侠”单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适用)新增《跨越新记录》一文(印有刘翔照片的新闻特写)。因此不能不从取舍这些课文的理由谈起。  相似文献   

17.
1.抓“题眼”进行突破。“题眼”,是指题目中具有丰富内涵的字眼。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字眼进行质疑,必然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心理。如教学人教版(以下同)第十一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可抓住“壮”字切入:看到这个“壮”字,你有什么疑问?霎时,教室里沸腾了。将其理顺后,按难易可概括为五个问题:(1)“壮”是什么意思?(2)什么样的人可称作“壮士”?(3)文中这五个人怎么会成为“五壮士”?(4)“五壮士”有何壮心、壮言和壮行?(5)你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由于学生在主动质疑中达成的目标,接下来的探究释疑也就水到渠成了。2.抓词语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刻录着革命英雄主义激昂旋律的“狼牙山五壮士”故事,不仅早已家喻户晓,而且也影响了几代人。但来自3月24日的《新京报》报道说,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同样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我认为,让“五壮士”淡出语文教材,实际上彰显了一种“生命理性”。首先,让“五壮士”之凄美故事淡出语文课本,是完善生命教育的需要。在我国,生命教育长期缺席,使得许多未成年人没能树立起尊重和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甚至使许多中小学生养成了脆弱的生命观。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珍爱生…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一类课文两篇,二、三类课文各一篇,“读写例话”一篇。训练重点项目“详写和略写”,侧重于写的训练。《狼牙山五壮士》训练“详写人物的言行来突出中心”;《抢险》则增加了“详细记叙事情的经过”的训练;《半夜鸡叫》要求对上述基本功以巩固和运用,然后通过“读写例话”的教学,上升为理性认识。其后的《基础训练4》,则进一步训练运用“详写和略写”这一基本功的技能技巧。 本单元训练,是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项目之一。训练得好,学生写出的文章有中心,内容具体。同时,它与前后单元的训练重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本册教材中,它紧接“中心要明确,段落要分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不断揭示教材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形成问题的情境,使他们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有许多矛盾必须解决,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五壮士是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