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何嘉瑜 《教师》2012,(21):84-85
语文教学的实践常以课堂为载体,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教学过程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既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也不能成为课堂的附属。  相似文献   

2.
1 建立有序和谐的课堂,坚守一个"严"字 1.1 立足课堂,民主立规要严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应该对体育课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期初,教师应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对课堂常规进行分析讨论,达成如下共识:提前2分钟到达上课指定位置,小组长检查组员的出勤、服装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在预备铃响后,体育委员准时集合整队,教师随时准备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东台中学选择一个"勤"字作为校训,围绕"勤"字建设学校文化,创建了具有丰富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校园环境,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方面,有力推进勤学、勤业和勤政,进而有进取地学习、有思想地教学和有水平地管理,全校师生在多视角、多层面参与"勤"文化建设、弘扬"勤"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的发展和成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学实践者的视角,阐述了“懒之有道,勤之得法”的教学观点。“懒之有道”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两点起码的教学原则:“零经验的不讲”、“充盈经验的也无须再讲”。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放手,要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懒”教师。“勤之得法”是指在需要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就必须勤奋,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语文新课改背景下,"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不仅要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法和多样化的教学语言来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刘松青 《教师》2012,(13):65-65
一、模式的提出 在应试教育这无形的指挥棒之下,教师为一个"考"字"鞠躬尽瘁",担心考到自己没讲到的知识而"误人子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串讲串问,对课文进行烦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必然要求学生课堂上"坐如钟",回答问题要跟教参一模一样。这必然严重束缚学生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周斌 《现代教学》2009,(12):58-58
上海二期课改提倡教师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然而,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己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在学习中仍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引导。教师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要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一个"引"字。  相似文献   

8.
快速成文法(之二) 一、快速成文法训练指要快速成文可分五步完成。不论在课堂上作文,还是独自课下练笔,要想快速成文,首先应有高度的时间观念,要有分秒必争的心态,即在60分钟内写出800字的文章来(1分钟写13-14字),争取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或练写10篇作文后,达到40分钟800字、50分钟千字文的水平(每分钟写20字),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其次是严格控制详略。该详写时,要恰到好处;该略写处,不多着一字,不多加一个标点符号。须知,找准目标,直奔中心(主题),不走弯路,方可径直、迅速达到目的地快速成文。具体训练方法是: 1.计时: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布置了文题或命意作文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切教育理念都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所有教学任务也只能在课堂完成。新课标要求以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改变过去应试教育下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那么,怎样上语文课,才算是体现了新理念,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要体现出一个"新"字1.教学的理念要新。(1)角色要换位。过去教师是课堂的主演,而学生只是观看者;现在教师要当导演,学生应是主演。  相似文献   

10.
魏淑红 《考试周刊》2011,(91):40-41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这是我们的共识。教育工作者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可真是不遗余力,充分向45分钟要质量,成为他们的不懈追求。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设计上真是煞费苦心,从导语的设计到问题的设置到多媒体的使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似乎走向了一个误区,瞄准了"新"、  相似文献   

11.
章如军 《海南教育》2014,(12):41-42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在导的方法上,他说:"一要问,二要指点。"问,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那么,怎样用课堂提问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一、课堂提问要有导向性,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问题的导向性就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的意图和目的,通过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往哪方面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学生增长知识、培养情感、提升能力的主阵地。在大力提倡"减负增效"、"向45分钟要效率"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课前做精心准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构建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观看了一位教师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课时精心设计的"体验一分钟"的活动环节,并记下了这位教师在课堂中对体验活动的指导情况(见下表)。通过课堂教学观察,我发现这个环节的预期目标达成度并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对"一分钟"的体验不够深,对"时间的宝贵"的感悟也不够深。  相似文献   

14.
教师实施实训监控,是为了学生今后在独立操作时提高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实习期间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教师讲解时要符合加工逻辑,遇到重点和难点时要引起学生注意,讲解内容时力求"精"、"明"、"新",教师巡回指导时必须做到"六勤",即"眼勤"、"脑勤"、"口勤"、"耳勤"、"手勤"、"腿勤",课后总结时指出学生问题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5.
刘鹏  周小燕 《成才之路》2013,(22):23-2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课程也被教育部列入必修课范畴。据了解,信息技术的课时普遍较少,基本都是每周一节。那么,如何在这每周45分钟的课堂上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学生有所收获?"高效课堂"打造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高效课堂",笔者理解,  相似文献   

16.
"给"的知识永远是死的,而"导"却能激发活的源泉。教师很渴望在课堂上更多的精彩回答是出自学生之口,很可能有些时候你引导了半天,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有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哪怕只有一分钟,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际上是自学而不是教学了,教师在教学中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许广成 《林区教学》2010,(11):41-42
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学生真情流露。教师要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尊重、爱护学生的表现。真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石,只有这个基石牢固了,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建设好。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最大的安慰就是得到学生的支持;最大的满足是学生学业有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要取得成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必须严要求、勤管理,才能稳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课堂学习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效果。所以我努力培  相似文献   

20.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着重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