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家乡有一个风俗,每到端午节,小孩子们都要戴香包。去年我戴的香包是我亲手做的,怎么样,想学吗?我来教你吧。  相似文献   

2.
小静老师,端午节你吃了粽子吗?粽子在古代称为“角桼”,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这些都是我老爸告诉我的,哈哈!  相似文献   

3.
正鸟老师指点江山:端午节我们吃粽子、挂香包、涂雄黄、赛龙舟……本次的微任务是做端午小挂包,小挂包从端午节挂香包演化而来。过去每到端午节前夕,妈妈们会用绸子头和丝线缝制小香包,装着雄黄、丁香、艾草等草药磨成的香料。这些草药虫子们很讨厌,挂香包可以驱赶蚊虫。我们的小挂包比香包容易,孩子们自己就能做。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想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五”或“重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扎五丝、戴香包、插艾等风俗习惯。借此佳节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了解健康的民风民俗,树立民族自立自强意识,萌发爱国情感,在看看、说说、想想、做做、唱唱等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一、常识活动:话端午目的: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有关活动的知识。2发展幼儿观察。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准备:挂历、三个不同类型的粽子、赛龙舟挂图、五丝、香包(此活动安排在节B后进…  相似文献   

5.
依依深情     
今天是集中见习的最后一天。下午,我们依恋不尽地告别了孩子们。晚上,洗完澡回宿舍,忽然,传来一声稚嫩的童音:“戴老师,快点上来呀!”我刚一抬头,一个孩子从楼上飞也似地扑到我怀里。“黄正华,是你?”“老师,你明天不去幼儿园了吗?”“是啊!不过,我们下星期四还要去半天的。”“不嘛,不嘛!我要你明天就去幼儿园。”这时、黄正华的妈妈也笑盈盈地走过来,说:“你就是戴老师呀!正华整天缠着我和他爸来看你,这香蕉、桔子是正华带来给你的……”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文化节日,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很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戴香包等逐渐成了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这次来我们擂台赛上“打擂”的两篇习作,就都与端午节有关。  相似文献   

7.
端午节到了,又该吃粽子了。其实在端午节还要配戴香包呢!“香包”在古代称“香囊”,也叫“佩帏”、“容臭”。它的种类很多,但是以甘肃、陕西的香包最有名。  相似文献   

8.
(教例:浙教版第10册第18课) 设计理念: 以“思屈原”为线索了解端午节的习俗。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课外资料,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和人们对屈原的思念。操作目标:学会合理利用资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浓情端午     
宋梓瑄 《作文》2023,(5):28-29
<正>我最喜欢的是粽叶飘香的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粽子和做香包了。粽子的品种有许多,红枣馅儿的、菠萝馅儿的、肉馅儿的……而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儿的。剥掉粽叶的粽子,就像一个白白胖胖、长着两颗红眼睛的小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尝了尝,甜而不腻,  相似文献   

11.
从世利 《学语文》2012,(1):38-38
从端午节吃棕子的习俗里我听说过他.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中,我进一步认识了他——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12.
端午节快要到了,你是不是已经闻到粽子那香喷喷的味道了?高兴的时候,你是不是还会唱起儿歌:“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来呢?那么,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知道端午节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在走进端午,共享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不能忘了这些啊!在古代,端午节其实是一个驱邪防病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但是后来这个节日的意义却慢慢地被屈原的故事取代了。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忠心为国,却不被君主信任。后来投汨罗江自尽。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屈原临死前的独白吧!  相似文献   

13.
黄伊 《新读写》2012,(6):50-50
我国有很多节日,但我最喜欢端午节。你知道屈原吗?他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人们庆祝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人们举行龙舟赛,我观看比赛,还喜欢拍照。人们不仅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每年电视上还会有此类的比赛和娱乐节目。肉粽是我的最爱,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会了包粽子。  相似文献   

14.
许诺     
早操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活动室。萱萱直着嗓子对我说:“老师,你怎么又没拿头饰来?”顷刻间,孩子们议论开了:“是呀,老师怎么又忘了。”“老师真没记性。”“老师是不是骗我们呀?”议论声虽小,却清晰地钻进了我的耳朵里。望着孩子们天真、渴求的眼神,我红着脸说:“对不起,老师现在就去拿头饰。”两天前,我发现孩子们在学唱歌曲《妈妈,妈妈》时总是兴趣不高,提不起精神,我就抓住孩子爱表演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说:“如果谁唱得好,学得快,我就请他戴上头饰(小喜鹊、小黄牛、小花猫)上台表演。”其实,我并未准备好头饰。等他们学会了歌曲,结束时间已…  相似文献   

15.
我的追求     
小时候,我的追求像一张五彩的树叶,随风飘荡;长大了,我的追求像天边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懂事了,我的追求是爸爸的希望、妈妈的叮嘱;如今我的追求是什么呢?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妈妈对我说:“你是孩子们的妈妈。”爸爸对我说:“你是孩子们的爸爸。”姐姐对我说:“你是孩子们的姐姐。”我是妈妈?我是爸爸?我是姐姐?我不由地陷入了沉思。有一天,一个小朋友把裤子尿湿了。望着她怯怯的小脸,我不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五新选入的屈原的《渔父》,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一番备课之后.笔者在课堂上信心十足地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愉快地进行到教学的最后环节——形象探究.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屈原的选择?”由于屈原“爱国、高洁、坚贞”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原本预设学生会说出“执着、守节”之类的看法。但此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屈原是个傻子,他的选择有点愚蠢。”  相似文献   

17.
妈妈包粽子     
今年端午节又快到了,“妈妈,今年我要买大肉粽吃。”我早早地给妈妈提醒道。妈妈深有感触地说:“你生在这个时代真幸运,现在市场活跃了,物产丰富,商店里是应有尽有,什么东西都能买到现成的,而且价廉物美,所以现在的人也懒了,妈妈也是如此,可今年的端午节,妈妈准备自己动手包粽子,怎么样?”“你行吗?”“包粽子,妈妈可是一把好手,不信?今年就让我露一手。”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妈妈去菜场买来了绿油油的箬竹叶、新鲜的猪肉和清香的糯米。回到家后妈妈先把箬竹叶一片一片地洗净,晾在菜篮子里,然后将猪肉用温水洗净后剁成块状,加入少许酱油、盐…  相似文献   

18.
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我照例吃到了粽子。但是这次我却吃出了与往年不同的味道。照惯例,粽子总是外婆裹。妈妈虽会做,但水平不够,更重要的是没时间。但是,在临近端午节时,外婆因糖尿病加重住进了医院。这下,端午节的粽子只好从超市买了。但十分可惜,爸妈竟忙得把这事忘了,到端午节前一天晚上9点多钟,我作业都做好了,他们才发现粽子没买。这下,妈妈开始唠叨了:“你看你,让你准备个《备忘录》,你死要面子不准备。这下好了,端午节早上连粽子都没有,像什么端午节呀!”爸爸也说开了:“还说呢,不是让你下班后买的吗?”“忙了一天谁记得?”……我见他们争…  相似文献   

19.
小黄狗的爸爸给小黄狗买了一顶小礼帽,小花猫的妈妈给小花猫买了一只红皮球。这天,小黄狗戴着小礼帽,小花猫抱着红皮球在草地上玩。小花猫说:“小黄狗,你的小礼帽真美,让我戴一戴,好吗?”小黄狗说:“不行,不行,这是我爸爸买给我的,不给你戴。”小花描在草地上一个人玩起了皮球。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地过来了,看见小黄狗戴着的礼帽很美,就说:“小黄狗,能把礼帽让我戴一戴吗?”“不行,不行,这是我爸爸买给我的,不给你戴。”小黄狗嘴翘得老高。“小白兔,来玩皮球。”小花猫热情地把皮球抛给了小白兔。一只大白鹅摇摇摆摆地走来了,“哟,小黄狗,这么漂亮的礼帽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要考察研究的,是每年基本上在端午节前后召开的屈原或楚辞学术讨论会。在80年代初,“屈原学术讨论会”还是中国楚辞学史上一个全新的话题,而如今已是学界共知,海外与闻!这是因为:“端午节”诱发了“屈原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屈原学术讨论会”的连续召开,促进了“中国屈原学会”的成立与湖北、湖南、辽宁、天津四省市专门组织的建立;反过来,“中国屈原学会”又基本上在端午节召开年会。这样,节日、组织、会议,三者互相促进,不断强化,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