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数列求和的方法很多,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消法、裂项相消法等等.对于公式法、错位相消法、裂项相消法,每个老师都能信手举出若干例题,甚至多种变换、归纳成若干类,然而用倒序相加法求和的举例就有些困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其他的求和方法对应条件的特征明显,而倒序相加法求和问题的规律比较隐蔽,只要揭开其神秘面纱,使其显现出来,一切都会变得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2.
数列这部分内容是重要的高考考点之一,而数列求和又是重中之重.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结合几道例题谈一谈高考中数列求和的几种重要方法和技巧,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数列求和是数列知识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教材中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涉及到的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一错位相减.在学习中我们往往只重视求和公式的掌握及应用,而忽略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涉及的错位相减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遇到此类数列求和时无法解决,结果半途而废.2009年全国高考许多省的试卷都涉及考查用错位相减方法解决数列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列求和问题以它复杂多变、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等特征而成为历界高考中的中档题与压轴题的多选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类常见面特殊的数列.教材中已经给出了求和公式.而一些数列,则要由它们的通项公式的结构形式,找出它们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联系,采用特殊的方法求和.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数列求和是数列中的一种重要题型,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下面介绍几种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一、直接法如果给定的数列是一个特殊数列,可直接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或自然数的平方和及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求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现行人教版教材是以“高斯求和”问题作为引例,而苏教版则以“求钢管垛堆总数”问题作为引例.两者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都采用了等差数列首尾项结合的办法.由于学生对“高斯求和”问题较为熟悉,“钢管垛堆”问题借助图形比较直观,因此,这两个引例的安排是比较适当的.  相似文献   

7.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对象.数列求和的基本思路是,抓通项,找规律,用方法.下面介绍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一、直接(或转化)由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相似文献   

8.
韩浩唐 《考试周刊》2013,(53):68-69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可直接用对应的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本文介绍求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的几种方法: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并项法等.  相似文献   

9.
蔺研 《考试周刊》2011,(26):77-77
数列求和和数列综合及实际问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题目都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就来谈谈几个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数列这部分内容是重要的高考考点之一,而数列求和又是重中之重.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结合几道例题谈一谈高考中数列求和的几种重要方法和技巧,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一、裂项相消法这种方法是将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和,即a=f(n)+1-f()n,然后累加抵消掉中间的许多项,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故事作为一种应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目前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本文试图从国外自闭症谱系社会故事干预的研究文献中梳理现有的社会故事干预有效性研究的开展情况,试图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社会故事干预的有效性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可逆算子的系统研究,引入了Drazin可逆算子的相关性质.利用算子分块的方法,讨论了幂零算子与Drazin可逆的算子以及两个Drazin可逆的算子的和是否Drazin可逆的相关问题,并分别给出了其Drazin逆的具体刻画.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递归方法引入等幂和多项式,运用组合数学相关知识,以函数的泰勒级数为工具,用等幂和多项式解决了等差数列及自然数等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化归思想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解题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最好先想一想,提出一个等价命题,或者退一步讲,把原问题转化、归结为一个更容易、更明显的命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 the conventional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DQ) method the functional values along a mesh line are used toapproximate derivatives and its application is limited to regular regions. In this paper, a local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LDQ)method was developed by using irregular distributed nodes, where any spatial derivative at a nodal point is approximatedby a linear weighted sum of the functional values of nodes in the local physical domain. The weighting coefficients in thenew approach are determined by the quadrature rule with the aid of nodal interpolation. Since the proposed method directlyapproximates the derivative, it can be consistently well applied to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blems and the mesh-free feature isstill kept.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validate the LDQ method.  相似文献   

16.
胡亚红 《丽水学院学报》2009,31(2):28-30,103
求和式的极限是常见的极限问题之一,通过对和式极限的研究,给出了求这类极限的多种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We use the methed of seperating term,and easily obtain the following sum of two kinds of infinite series.write them here  相似文献   

18.
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校情境下的问题大部分是良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大多是非良构问题。解决良构问题的程序是激活图式表征问题,搜寻解决方案和执行解决方案。结构性知识与具体领域的知识是解决良构问题的主要成分。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过程包括了解问题的陈述,确定问题是否存在,确定问题的本质,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识别与澄清不同的看法,生成与选择可能的解决方案,评估与实施解决方案。认知的调节、认知观和情感态度等非认知因素均是解决非良构问题的关键因素。总之,在问题本质、问题解决过程和问题解决成分三个方面,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存在看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矩阵象(MI)技术,给出正交表的混杂度概念,并证明了混杂定理,对于饱和正交表,所有混杂度之和等于交互作用的自由度,最后给出混合水平情形下的交互作用分布例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矩阵象(MI)技术,给出正交表的混杂度概念,并证明了混杂定理,对于饱和正交表,所有混杂度之和等于交互作用的自由度,最后给出混合水平情形下的交互作用分布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