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健辉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1):104-106,128
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既有相近的文化亲缘关系,又有本质上的功能区别,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谈体育与体育竞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双轨制的确立 ,体育与竞技之区别 ,逐渐引起人们的醒悟 .本文通过对体育与竞技各自本质属性与体系的分析和论述 ,以期让人们对学校体育、体育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中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竞技体育问题,对竞技体育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出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文化功能和价值,提出竞技体育也是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形式,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要正确处理好竞技体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打破竞技体育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方案为前提,建立一个以学校体育为中心,以培养合格体育师资为目标的,适用于体育教育专业需要的必修田径课程设计方案,推动田径运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并配以教学方法的改革,落实必修田径课的课程目标和具体任务。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的道路。根据以上原则本文提出了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德国体育课程强调“参与和体验” 德国是现代体育的发源地之一,无论是体育理论还是体育实践,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学校体育,都为世界贡献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目前德国各州的体育课程发展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课程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的特征,如黑森州、巴符州和萨克森州;另一种以综合性教育目标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