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翻阅《凤庆县志》得知,从凤庆县城出发,茶马古道分为北道和"迤方道"。北道即顺(顺宁)下(下关)线,红塘村就在北道上,609户人家,像星星般诗意的洒落在5600亩茶园中,成为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南来北往的马帮,沿着红塘村的红木村、塘报营、马力坡,经鲁史古镇,过黑惠江,然后经蒙化(今巍山)抵下关,再转运于丽江茶马市场,销往康藏……一路喧嚣,一路繁盛,一路驼铃,一路马蹄,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20年代初,云南省凤庆县以北的鲁史古镇,已是一个商人云集的茶马闹市。据《鲁史镇志》记载,古镇有700多年历史,明朝开通的集商道与官道为一身的"顺下线"(顺宁至下关),必须经过鲁史,方圆百十里地方,唯有鲁史能吃能喝,过了这个镇,往北是黑慧江,往西是澜沧江,真所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些南来北往的马帮就都选择鲁史作为歇息之地,马帮一歇下来,马要吃料,人要吃饭,于是就形成自然的集市。  相似文献   

3.
茶马古道既是商道,又是政道,还是旧时传播先进文化的主要通道。就临沧地区而言,凤庆是受茶马古道影响最大的县。可以说,凤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茶马古道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凤庆(旧称顺宁)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其相关茶事在明代的《滇略》、《徐霞客游记》,清代的《滇行日录》、《滇海虞衡志》上都有记载。虽然大量的茶叶交易兴起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凤庆至下关的古驿道却早已有之,可以说茶马古道应该是古驿道的内涵延伸。  相似文献   

4.
<正>茶马古道上的神秘小镇洱源牛街是个物产丰饶的地方,在这里,吃食是一种文化,生皮、乳饼、八大碗,很多异乎寻常的饮食成了一种地域的标志;音乐在这里同样是一种文化,一个小镇三个紧挨着的村庄就那么四五千人,却遗留下七八座古戏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的几条重要商路中,茶马古道因其路途的艰险,民情风俗的多样,对国计民生的影响,以及千百年来茶马古道上形成的特殊文化,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茶马古道陇南段是连接西南茶叶产区、西北茶叶消费区和进入中原,乃至进入欧洲的重要通道,在茶马经济和茶马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被命名的茶马古道,最初还只是作为田野考察和文化研究的对象,只在少数学术期刊上争鸣讨论.伴随最近二十年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大众媒介技术广泛普及、人民生活消费形态变迁,茶马古道已经成为一种既富含大有可为的经济利益又蕴含着人文精神传播价值的“文化符号”,关于它的种种神迹魅力在各种媒介中以文字、图片、影像等等方式传播,呈现的角度和形态不一而足.①此文以2004年的纪录电影《德拉姆》和2008年日本NHK和韩国KBS联合制作发行的电视纪录片《茶马古道》为例,综合分析电影和电视两种媒介在茶马古道的呈现形态、传播特征上的差异,从而为茶马古道的影像传播提供一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四川档案》2006,(2):F0004-F0004
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的上里古镇,位于川南名雨城雅安市区北26公里处,距成都约136公里。这里曾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古时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8.
张涛 《视听纵横》2010,(3):108-109
《茶马古道》是KBS(韩国广播公司)与NHK合作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与多部NHK独立拍摄的栏目化纪录片相比,《茶马古道》一片并没有风格的关键差异,可以作为NHK栏目化纪录片的研究范本。  相似文献   

9.
藉由茶马古道的开启,滇藏线沿途成为西藏地区最早与外界接触与交流之处。千百年来,这个茶马古道旁的藏族村落,倚隘而兴,因盐而盛,藏传佛教、天主教、东巴教也在此地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0.
龚惠君 《档案时空》2011,(10):13-16
苍山翠林云蒸霞蔚,土寨苗乡斜阳古道。这里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就是——湘西自治州。湘西山水如画,勤劳朴实的湘西兰台人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耕耘,在这里吹响了一声声奋进的号角、谱写出一篇篇丰收的乐章、奏响了一串串创新的音符、描绘出一幅幅和谐的画卷。  相似文献   

11.
古道静好     
田壮壮的数字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5月20日起在全国院线上映,这部记录从云南丙中洛沿着怒江到西藏察瓦龙这段路马帮和原住民生活的影片,首映当日票房就近万元,给制片方和发行方一个不小的惊喜。 影片占了好几个第一:大型纪录片“茶马古道”系列的序幕曲;田壮壮执导的第一部纪录片;中国首部高清晰数字  相似文献   

12.
被定义为川藏茶马古道的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行进最艰难的高原古道,自唐以来有一千多年历史,它在汉藏民族团结交往和祖国的统一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我国悠久的古文明通道之一,虽然现代交通取代了古道,它已经成为历史,也渐渐被现代人所遗忘,但它的意义和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3.
消逝的古镇     
1.洋渡古镇 拾阶进入古镇,临街两排老房子飞檐翘角,好似炫耀着小镇昔日的繁华;石板古道蜿蜒逶迤,古的犹存。  相似文献   

14.
景庆凤 《兰台世界》2005,(10):67-69
在青海省档案馆馆藏中珍藏有一幅明朝万历十九年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王关于"拒虏纳马"事给青海地区藏族的申明告示.此幅短短625个字的告示,记载了茶马互市的历史痕迹,反映了当时历史时期下推行的茶马贸易制度--"差发马"即"金牌差马"制度的历史概况.由此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明朝时期汉藏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互通有无,互为依赖,互为支援,共同发展的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15.
<正>被彝语誉为"盛满鱼虾的池塘"的云南省丘北县普者黑,54个湖泊相连贯通,2万亩水面清澈透明。这里既有桂林山水孤峰、清流、幽洞、奇石的灵秀,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神韵,还有杭州西湖波光潋滟的明丽,更有比荷花淀还要浩荡的万亩荷花。景区内265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13公里大峡谷雄险壮观,3公里茶马古道神秘古朴,4万亩高原喀斯特湿地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6.
数年前,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题为《乔迁之喜》,画上有文字:“科技干部迁入新居”。画面上一个孩子捧着一叠书向新楼走去,后面是他的父母(科技干部)扛着一个书架,满头大汗。有人说这是一幅歌颂漫画,表示对知识分子生活的关心;也有人说这是一幅讽刺漫画,是讽刺新楼盖得不好,书架搬不进门,因而急得科技干部满头大汗。朋友认为这幅画是歌颂性漫画,我也赞同。只是,因为作者没有注意书架与楼门的比例,才造成了读者的误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作者和编者只注意了这张画意义好的一面,而忽视了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千年银器之乡“石寨子”位于大理州鹤庆县,距丽江古城仅40公里,自古以来便是茶马古道通往西藏途中的一个驿站。汉藏、纳西、白族等多种民族文化千百年来在此交融,造就了独特的白族风情。早在南诏时期,石寨子的先辈们就从事手工制作五金工艺品,其中以银器最为有名。石寨子的手工制作开始以家传为主,一户一品世代相传,沿茶马古道将自己的产品和手艺向周边地区传播。如今,石寨子及周边村落的民族工艺品仍沿袭家庭作坊、口传心授、手工制作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家家有手艺、户户有作坊的生产格局,其工艺品远销欧美、印度和西藏等地。2000年被文化部和中国  相似文献   

18.
滇红茶之乡凤庆县政府以一纸文件,将"云南省凤庆茶厂"从滇红集团收回,无偿划转给云南白药,引发一起诉讼。这不是一场纯粹的商战,涉及的不仅是两个各有千秋的企业,还动了政府的蛋糕滇红茶之乡云南省凤庆县,铆足了劲儿,想要打造"中国红茶之都"。作为滇红茶创制企业,"云南省凤庆茶厂"这个拥有70多年制茶历史的招牌,正微妙地牵动着当地茶业格局。由云南省凤庆茶厂改制而来的滇红集团,是当地的龙头企业。现在,他们将要迎来全新的竞争对手——云南白药。这家销售额上百亿的药业巨头,手握凤庆县政府的红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家有一名帖,可冠为收藏家.江西省南昌市的民间收藏家詹福寿,二十多年来收集了三百余幅古代碑帖,其中仅"书圣"王羲之的碑帖精品就有六十多幅,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20.
<正>忠生所在的机车乘务员办公小楼离铁路仅几米,从这里望去,眼前是一幅展现铁路工业厚重美感的速写画:行驶的内燃调车机车、高耸的蒸汽机吊臂、连排的厂房、成串的货车、交错的道岔、伸展的钢轨,每一根轮廓线都充满坚实的力度和铿锵的节奏。忠生说:"这儿算得上一个有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