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总结规律,写好生字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看老师板书课题:"瓣"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两边都是辛苦的"辛",注意左边的"辛"最后一笔的竖要变成竖撇。(生书空)一齐读课题!生:(齐)花瓣飘香。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习了一些生字新词。看屏幕,这里有两个句子,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试着把括号里所缺的词语默写出来。(出示)  相似文献   

2.
一总结规律,写好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瓣飘香》.看老师板书课题:"瓣"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两边都是辛苦的"辛",注意左边的"辛"最后一笔的竖要变成竖撇.(生书空)一齐读课题! 生:(齐)花瓣飘香.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学习了一些生字新词.看屏幕,这里有两个句子,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试着把括号里所缺的词语默写出来. (出示)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地望着我.  相似文献   

3.
一听写词语,回顾内容,打开快乐学习之门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现在进行听写练习,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书写,其他同学拿出练习本。老师每次报两个词,你们先认真倾听,然后工整书写,注意写字姿势。(生书写词语:蝴蝶、草帽、韭菜、谷穗、铲地、瞎闹)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在黑板上的书写是否正确。(师生评价,特别强调"帽"字的写法)师:大家对照大屏幕检查,写对了给自己画个五角  相似文献   

4.
一 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第22课《云房子》.举起小手,和老师一同来写课题."房"是这一课的生字,先写一个户字头,再写一个"方",注意,把横拉长,写完横折钩再写撇. (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还学写了生字,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出示生字卡片)这都是本课中难写的字,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记清楚,一会儿我们就来默一默.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生齐读课题《黄山奇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生齐说:天下第一奇山。)以"四绝"闻名于世,有——(生齐说:奇松、  相似文献   

6.
师: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陶罐和铁罐。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陶罐容易破碎,铁罐却很——  相似文献   

7.
师:这节课咱们来学习两首古诗。我们先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在读第一遍的时候,要注意借助字典和书上的注释把字音读准确,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把诗句读通顺。(生自读)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生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8.
1.案例: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乘法"。大家高不高兴?生(齐):高兴。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由小朋友自己来学习,看哪些小朋友不用老师教,自己就能掌握有关  相似文献   

9.
学棋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3课. 一、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学棋》(生跟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请同学拿出练习纸听写,默写的词语就藏在下面一段话中,是老师读两遍的词语.认真听,把字写端正. 师读:"秋是一位下围棋的(能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有两个学生拜秋为师,跟他学下棋,一个学生(专心致志),成为了出色的棋手;(另一个)学生学习时经常走神,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默写的词语,读两遍.) 3.对照大屏幕,错的学生下课订正. (点评:让学生听句子,默写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生字,又帮助学生感知了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词语为线,整体感知,挑战教材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师:请大家拿出你们的积累卡,我们听写几个词语。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写?(请三位同学)师:(听写词语)卓尔不群、艰苦危险、锲而不舍、准确感人。(师评价:写得很漂亮,请同学们注意写字姿势。)师:写完之后请同桌互相检查,到黑板上书写的同学写得很漂亮,我们谢谢她们。好,  相似文献   

11.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2.
(注:课文为人教版第5册第31课)【围绕课题渗透学法】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们班里谁最勇敢,来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师:你是第一个举手的,请你读一读课题!生:给予树。师:读得真好!正确、清楚、响亮!这里的给是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念什么——生:gěi。  相似文献   

13.
(课前组织男女生赛诗)师 :从刚才同学们的赛诗可看出 ,大家的积累相当丰富。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请同学们伸出手在桌面上与教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课题)师 :自己把课题读一次 ,看看哪个字的意思不明白?生 :“题”是什么意思?生 :“西林”指什么?师 :真会思考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中的注释。生齐 :“题”是书写。“西林”指西林寺。师 :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 ,自己说一次。(生练说)谁来说给大家听?生 :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诗。生 :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师 :学古诗一定要看书中的注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  相似文献   

14.
一 设问导入,了解学情,揭示"岩石书"◆◆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 生:(齐)《最大的"书"》. 师:小手伸出来跟我写课题—— (生边书空边说笔顺) 师:请一位小朋友读课题. 生:最大的书. 师:预习时,读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生:最大的书有多大呢? 生:最大的书是什么? 生:"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师: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板书问号)课文预习了,说说读了几遍.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狼牙山五壮士》写字课。学习目标:我能把12个生字写正确、规范并且有一定的速度。预设导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4课写字大本营,你们高兴吗?齐读课题。我们写字大本营的121号是——(生齐:书写规范汉字,争做金笔少年。)师:写字课我们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呢?(生确立目标)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梳理出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生齐读)  相似文献   

16.
(师板书并屏显课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精当描写人物》的写作课.学习本课的目标是学会精当地描写一个人物.首先,“精当”是什么意思呢? 生:精确恰当. 师:很准确.描写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那人物写谁呢?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作为这节课的写作对象好不好? 生(齐):温馨. 师:好,温馨同学请起立!你最好面向这方,让观课老师也认识一下你.你姓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课前谈话师:同学们,陆老师要向大家展示一个新本领,你们想不想看?生:想。师:我不仅会上语文课,还会画画。请睁大眼睛仔细瞧。(师画简笔画大象)师:看出来了吗,陆老师画的是什么?生:大象。一、读课题,引入小古文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请大家伸出手,跟陆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曹”字真有趣,不是横就是竖,间隔要匀称一些。  相似文献   

18.
师:(课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题目是《掌声》。 生:(齐读)《掌声》。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声"字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评:教师通过自己基本功的展示,提示学生写字要认真,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渗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断再现:(苏教版第九册《艾滋病小斗士》) 师:谁有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生1:"轩然大波"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个词语呢? 生2: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 师:那请大家查字典,谁找到了告诉大家.(片刻后) 生3:老师,我找到了,就是"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师: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吧,请大家将这个词语的意思写在书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相似文献   

20.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请你们再读一遍,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试着带感情来读。(生再读) 师: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仇恨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惋惜的感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痛惜的感情来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