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媒》2020,(10):8-8
1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伴随该法的颁布和实施而生的电视调解节目,以其贴近生活、能为普通百姓排忧解难而迅速崛起,成为电视屏幕上的主要节目类型之一。涌现出《有话好好说》《小区大事》《小郭跑腿》《非常帮助》《第三调解室》等一批广受欢迎的栏目,有的栏目年解决各类纠纷2000多件,为法律知识普及、民间纠纷调解、基层社会治理、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电视调解节目的使命和价值。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全面冲击,电视调解节目也在此冲击下遭遇到了发展瓶颈,如何破解瓶颈,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成为电视调解节目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3.
谈话类节目是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诞生到现在,各种类型的谈话节目层出不穷。根据节目风格,电视谈话节目主要分为:时政类(如中央台《国际观察》、《新闻会客厅》)、情感类(如中央台《艺术人生》)、娱乐类(如上海台《东方夜谈》、重庆台《龙门阵》、四川台《星随我动》等)。  相似文献   

4.
张轶琳 《声屏世界》2012,(10):141-142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达,要求增办道德栏目、减少娱乐节目、增播新闻节目,各大卫视掀起了新一轮的节目大洗牌。真正为观众服务的节目破茧而出,情感调解类节目自然而然搬上荧屏舞台。看准当前社会时机,众多电视台把目光投向了电视调解节目,《金牌调解》率先全国应用而生,成为了电视荧屏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5.
刘瑾鸿 《新闻记者》2004,(10):30-32
以散户为目标受众 和中国股市十多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证券节目还比较年轻。从1999年开始,中央台和省市台纷纷开办了以股市的相关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证券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中国证券》、《证券之夜》,北京台的《证券无限》、《证券无限周刊》等,还有福建东南台的《东南胜券》、山东台的《新财经》、贵州台的《博股通金》  相似文献   

6.
电视读书节目处境艰难, 一是电视读书节目收视率低,二是经营问题一直难以突破。由于电视读书节目收视率较低,近年来频频发生夭折事件。1998年以来,上海台《阅读长廊》、中国教育台的《书苑漫步》、北京台《华夏书苑》、湖南台的《爱晚书亭》、青岛台的《一味书屋》先后停办。2004年9月,开国内电视读书节目先河的央视《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排名  相似文献   

7.
打造电视旅游节目联合舰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已成为举国关注的产业,伴随而来的电视旅游节目也已成为广大电视受众的收视“亮点”。出现了电视旅游节目、旅游栏目、旅游频道,如中央4套《旅行家》,北京台《好山、好水、好心情》,浙江台的周末旅游版,深圳台《山水相约》,广州台的《周末导游》,武汉台的《天涯伴君行》,江苏扬州台的旅游频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8.
电视调解节目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议程设置由来已久,曾经遍地开花,创造过可谓之辉煌的收视表现。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调解类节目观众黏度日益下滑,收视表现承受重压。如何不落入琐碎、低俗的收视陷阱,让电视调解节目在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成为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又兼具社会管理功能的媒体重器,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地域性、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用真诚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建构媒体参与的社群管理形式创新,即通过掌握的司法调解资源以增强地面频道的地方服务性功能。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社会民生类节目《调解有一套》为例,通过分析其作为电视媒体的内容导向与功能担当,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地面电视频道民生节目体系提供新的思考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贾丽凤 《青年记者》2016,(32):36-37
自2生01大3年山西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国首档电视信访节目《民接访》并引发轰动以来,电视信访节目在全国各地电视台不断涌现,如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信访调解进行时》,天津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心连心 面对面》,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了《百姓信访》等等.电视信访节目的涌现与热播,创新了电视节目的样式,提供了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新闻节目改革的新范式,同时开辟了信访工作新渠道,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旭 《今传媒》2012,(7):83-84
国内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兴起与其切合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社会调解和社会援助功能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本文结合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节目,从符合传统习惯和时代背景、满足受众新的精神需求等方面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出现的原因,探讨调解类节目面临的取材和保证真实性等问题的现状,并阐明电视调解节目在心绪转换、减轻压力和提供社会调解与援助的独特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郭鸿雁 《传媒》2020,(10):25-28
在电视节目的分类表中“电视调解节目”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仅以山西广播电视台的《小郭跑腿》为例,作为山西首档以记者名字命名的电视调解节目,从2006年9月上线至今,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在百度词条上搜“电视调解”,瞬间就会搜出各式各样的电视调解类节目:有上星卫视的,有省级地面频道、城市台的;有高大上的演播室版的,有走家入户、田间地头现场版的;有曾经夺人眼球,如今早已停播的,也有刚刚推出一两年,时间还不长的。总之是不一而足。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现象是,这些电视调解类节目同质化严重,被诟病指摘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最重要的是,随着整个媒体生态环境的改变,尤其是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短视频铺天盖地的冲击下,电视调解节目“收视爆表”的辉煌期早已不复存在,甚至难以“昨日重现”。  相似文献   

12.
李立景 《新闻界》2012,(12):28-34
当下的电视调解节目既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司法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电视调解存在诸多合法性困境,如电视台作为调解的主体违背其法律角色定位,赋予电视调解协议以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是违反调解法的;电视调解是一种戏剧化范式架构下的泛道德主义媒介强制,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当事人的自愿原则;调解节目中权利告知程序的缺失以及因追逐收视率而导致的调解人中立性的丧失等,电视调解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正一把斩肉刀,从敦实的小伙子手中猛地挥了下来,一刀、两刀、三刀……这是《小菜场》片头的开场镜头,仰拍使画面更显冲击力。这是1987年6月15日20:15。片头过后,《小菜场》——中国电视第一个以吃为内容的日播电视节目,出现在220万户上海人家电视机的廿(20)频道。那年,随着上海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上海的电视实行分台制,建立了电视二台。二台以经济节目为主要特色,体现"信息、指导、服务"办台宗旨,《小菜场》就是新亮相的一档节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年"。浙江卫视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好口碑的优秀节目模式,如《中国星跳跃》、《中国好声音》等,经过本土化制作,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新高。本文以引进综艺节目为中心,分析我国引进节目所经过的阶段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在地方台办电视有个杀手锏——节目本土化。本土化节目"皇帝女儿不愁嫁"——保证有收视率,有卖点。在本土化节目中,尤以方言节目最为红火,因为方言节目最直接、最便捷、最鲜明地实现了本土化。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我和你说》,钱江频道《大家》中的一部分,重庆台的《雾都夜话》,绍兴台的  相似文献   

16.
向永心 《东南传播》2016,(5):101-102
开播于2011年3月21日的调解类电视节目《金牌调解》在近5年的发展历程中从节目的创新到形成节目的典范,其意义不仅是对电视节目类型的探索,更在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随着网络电视综艺节目的推陈出新,受众注意力被不断分散,《金牌调解》节目进入生命周期的"拐点",其节目模式趋于固定化,节目影响度受限。近5年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迁使其受众定位出现中老年化、网络化、感性化困局。该节目必须实现受众定位的转型,从节目制作、选材、语言叙述方式、新媒体营销等方面实现年轻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朱虹 《声屏世界》2011,(10):5-7
江西省司法厅与江西电视台联合打造《金牌调解》栏目,节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倡导的文明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得到了江西省领导的肯定和重视。8月31日,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在考察《金牌调解》栏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部门与电视媒体的联合优势,进一步促进案件调解与电视手段相结合.打造人民调解的优良品牌和精品栏目。作为一档全新的栏目,《金牌调解》取得成功的原因何在?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节目又该如何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拓 《东南传播》2016,(11):29-31
电视调解节目是以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为出发点的媒介电视与司法调解两个行当的结合,从2003年国内第一档调解类节目《心灵花园》开播至今,其大致发展成两种形态,一是用演播厅融合谈话节目和真人秀,二是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记者和调解员上门提供帮助。本文拟通过对第二种方式调解节目的制作理念进行分析,探讨该类电视节目如何获取受众认可,进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9.
打开电视,如今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江苏卫视的《人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民生新闻和娱乐选秀节目之后,情感类节目成为又一个荧屏宠儿。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初现荧屏,经历了从关注名人到关注普通百姓,从单纯倾诉型向寻求帮助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王冬梅 《新闻世界》2013,(10):201-202
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调解类节目的现状及不足,提出增强节目真实性、扩大选材范围、提高调解员素质、加强人文关怀意识、适度运用电视表现手段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