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文化负载词是体现一种文化所包含独特信息的词语,是翻译中的难点,而武侠小说由于多重文化负载的缘故,导致翻译工作更难展开。该文从归化与异化理论视角,采用量化分析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译者郝玉青在翻译过程中更多采用了归化的策略,这是因为中国武侠文化传播得并不广泛,异化策略尚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语境研究理论为基础,以《射雕英雄传》中出现的四个“君子一言.驷马难遍”的翻译为例,探讨语境对于成语翻译的重要作用及汉语成语英译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译者应对汉语成语的英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在英语国家的翻译和出版发行,掀起了英语世界国家普通读者对中国武侠小说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种具有传统的民族文化象征的文学作品英译的研究与讨论。本文剖析了这本小说的英译本在西方国家成功出版发行的原因,总结归纳了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以作为我国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翻译实践中,人们必须注意文化要素的处理。以《促织》的四个英译本为例,从政治文化要素、科举制度名词、宗教文化词语、古代礼教因素四个方面,探讨汉语典籍英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通过多个译本的比较,归纳典籍英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笔下新式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金庸以恢宏的气度和丰富的想象力书写出这部浪漫多情而荡气回肠的武林之章,堪称新式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从《射雕英雄传》的内容广度、表现力、思想深度等方面对其经典性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补偿是翻译过程中的无奈之举,但其对原语文化的再现功能是无庸置疑的,文章以《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中的补偿现象为例,探索汉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补偿策略及准则,提出功能补偿概念。对于补偿准则,我们认为应遵循三个准则:量与质的准则、关联准则及方式准则来对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补偿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7.
汉语歇后语是典型的国俗词语,其结构独特,又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翻译时需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这无疑成了歇后语翻译的一大难题。在《红楼梦》英译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英译本,虽然对于歇后语的翻译有所差别,但他们皆能根据翻译目的,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法,达到各自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
浅谈《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文化词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作对比,举例评析制度习俗文化词、比喻性词语、物质文化词、双关词和习语的翻译,探究两位译者在处理上的得失,并总结出译者在翻译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词语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基于关联理论对《儒林外史》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进行分析,借以探讨汉语习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射雕英雄传》堪称武侠小说的典范,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被多次拍摄成影视作品,其文本也被深入进行分析,但是涉及女性主义这个研究视角的较少,本文主要从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分析了《射雕英雄传》中闪烁的女性主义光辉,为把握《射雕英雄传》的精髓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者及武侠爱好者对金庸小说的探讨和研究从未间断,金学已然成为一门显学。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研究角度有历史学、社会学、风俗学等。本文立足于文本,以微观的方法,梳理出《射雕英雄传》的主要人物谱,并与古代五行学说和有关神话传说做出比对。寻找二者之间的关联和继承关系,探寻《射雕英雄传》主要人物的脱胎原型和创造脉络,提取出《射雕英雄传》中典型的古典文学元素。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从文化翻译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红楼梦》原著及其英译本进行英汉语对比研究,着重探讨了在文学翻译中的原语文化信息传递,以期对文学翻译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郝玉青的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分拆对齐了原文和译文,制作了包含7 371条句段的双语平行语料。经过对原文和译文双语平行语料分析,笔者发现删减约为原文总字数的17%,删减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场景细节和人物主观感受三类。三类删减均满足针对西方大众读者的翻译"合规性"要求:(1)语言地道规范;(2)文化密度控制适度;(3)叙事节奏紧凑有力。郝玉青的英译为中国武侠经典外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样本,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介工作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汉语四字词语作为一种特有的经典文化形式,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汉语的博大精深,而带数字的四字词语更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介绍了带数字的汉语四字词语英译时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及翻译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8年2月,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发行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卷《英雄诞生》(Hero Born)在全球发售,这是金庸的英译版作品首次由欧美国家的出版社发行。作品发表之后,深受海外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射雕英雄传》作为一部中国优秀的古典武侠小说,能够在海外深受欢迎,与译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本文拟从语用翻译的角度,分析和探究这部作品能够在海外走红的原因以及对我国文学走出海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也充满着佛教和道教文化意识及其有关的语汇。对这些宗教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处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互文性视角就《红楼梦》两译本宗教文化翻译策略及其宗教渊源进行阐释与解读,可看出,《红楼梦》英译本对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在其所属元文本影响下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取向和翻译观,从而使其译作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语义文化诠释即词语文化内涵的微观解读,是文化典籍外译的中心,但相关翻译研究并不多见。从语义文化诠释角度审视典籍翻译,并从文化历史关照、文本内证与文本外证、互文观照和人文互证四个维度探讨许渊冲《琵琶行》英译本的翻译技巧,有助于丰富此领域的研究视角,促进译者对文化典籍英译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顶峰。《红楼梦》中众多的诗词曲赋是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以其中的诗篇《桃花行》的两种英译本的对比评析为切入点,讨论两种译本对其中含有的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进而探讨有关文化词语翻译方法的选择问题。而且,无论采用哪一种翻译方法,都要尽力使译文保持源文的语言风格,事事处处都要重视源文中的文化因素,才能达到翻译的文化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世界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曲浓缩了作者博大的思想内涵和精湛无比的文学创作才华,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语言精练,文化信息丰富,故而在翻译上尤为困难.笔者将对比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的英译本和霍克斯和闵福德的英译本,并对《红楼梦》曲中汉语文化词汇的英文表达方式进行搜集,最终探讨文化词汇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以《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中的补偿现象为例,探索汉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补偿限定因素与准则。补偿是翻译中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现象,但并不是可以随意补偿,补偿泛滥会对原文造成损害,因此要在充分考虑译者翻译目的、读者群体以及文本类型等限定因素的前提下应用补偿准则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补偿加以限定,以确保补偿实施的有效性、准确性。文化词语英译补偿应该遵循三个准则,即质与量的准则、关联准则及方式准则,以此对补偿进行限定。翻译过程中补偿手段的选择受到翻译目的及目标语读者等因素的制约,对这些手段的选择及使用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译者一方面要准确理解并传达原文内容及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采取恰当的补偿手段对文化缺失进行弥补,以达到异域语言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