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传统的阅读教学因过于关注文本解读,忽视对学生阅读效果的关注而饱受诟病,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割裂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忽视对学生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应该回归理性,追求效度:课内往课外拓展、课外向课内聚合、以写作促成阅读、让评价引领阅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学生阅读迁移能力的四种途径,能够起到“勾连”“聚合”课内外阅读的作用,真正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贯通.  相似文献   

2.
赵小华 《天津教育》2023,(35):140-142
<正>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课内外阅读顺利衔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不够紧密,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本文对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进行研究,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以来致力于阅读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独撑阅读课堂的局面,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注入更多的实用阅读策略,学生除了课内要研读文本,更需要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实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能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知识和已形成的阅读能力来读懂课本外的文章。要达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除了感受和理解所读作品之外,还要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注重阅读迁移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迁移。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之间的联系,辐射开去,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缺陷,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统编版教材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完成一定的单篇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让学生掌握阅读之法.而课外阅读则强调整本书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拓展,是课堂教学、语文学习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是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用内容有限的课内阅读打开广阔的课外阅读空间,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提高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技术意识及能力的提高和多维发展。教师就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达到课内外阅读同步化的目标进行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94):51-52
1+X阅读教学方式是借由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密切建立课内和课外联系,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促进课内和课外阅读教学双重改革。将1+X阅读教学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实现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文章以1+X阅读教学方式的内涵为切入点,详细介绍1+X阅读教学的类型及其实施途径,借此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借鉴,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时丽萍 《家教世界》2013,(4):261-262
"课内外阅读衔接",是在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量和阅读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质。本文从依托教材,挖掘阅读资源,渗透阅读方法,引导主题性阅读三方面加以阐述,实现课内与课外衔接,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77):1-3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内的阅读,而是要以课内阅读教学为抓手,选择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以教材为桥梁,寻找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在拓宽小学高段孩子阅读量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阅读教学需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经过课内阅读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接着向课外延展,强化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要求下,笔者在语文阅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要增强效率、讲求效果,努力完成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完成按要求阅读向自主阅读的有效转换,由"阅读"向"悦读"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2.
课内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内阅读的指导得法决定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相辅相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现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群文阅读作为课内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有效衔接了课内外阅读教学,有力推动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发展。“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旨在借助单篇教学的“1”,拓展到同一主题下多篇阅读的“X”,以精读课文的有效延伸及单元主题的有效拓展作为群文阅读的方式,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令人担忧,要想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改变落后的阅读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课内阅读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学生从根本上走出阅读困境,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因此,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语文主题阅读活动,在大量的群文阅读中实现"扎根课内,拓展课外,大量阅读"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并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结合实际写读书心得,使读写共进,实现交流共享,以真正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同样重要,皆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衔接桥梁;基于课内疑难问题,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准确寻找迁移点,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自然有效;让学生将课内所学阅读方法,灵活应用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教材"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为了改变阅读教学中对精读和略读教学两种课型模式的混淆,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精略两种课型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多种教学方法。并且新教材更加重视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针对教材的变化,教师所应当作出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为了实现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本文将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衔接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体化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人文素养,塑造良好品质。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把握三个着力点,引导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养成好习惯,让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家庭延伸。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令人担忧,要想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改变落后的阅读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课内阅读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使学生从根本上走出阅读困境,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20.
"1+X"主题阅读是把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引入课内,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好主题阅读的议题,精心选择与加工优质的"X"文本,抓住"+"的时机,巧用"+"的方式,实现最大的主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