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对 2 0 0 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分析 ,并与既往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 :2 0 0 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均以近视为主 ,其它眼病很少 ,远视更少 ;2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均表现出随学习年限增加而急剧上升 ;2少数民族学生近视率均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2民族学生间的视力不良患病率和近视率的差距正日趋缩小  相似文献   

2.
谁应为学生健康水平下降买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营养上去了,体质却下降了。山东省教育厅2006年11月20日公布了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报告。相关数据显示,我省学生营养状况不断改善,而肺活量、爆发力、速度耐力、体重、近视率等体质指标的总体状况却不容乐观。调研显示,我省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多项指标的增长幅度大于全国的平均增长幅度。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和乡村  相似文献   

3.
<正>一、面向未来,体育的地位不断凸显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与1985年相比,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已连续25年下降。一方面学生体质下降,另一方面中国青少年儿童肥胖率、近视率却持续攀升,学生肥胖率十年增长近50%。笔者所在市本次学生体质监测表明,7岁男生体重超重率46.7%、肥胖率23.3%,一半学生身体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高校持续扩招,造成大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严重缺乏,人多地少,高密度的大学校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体质的改善。学生肺活量数值、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初中学生1998-2001年三年时间里,使用《全国体育实验教材》后,在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变化,发现三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肺活量、克托莱指数等有显著提高,营养不良率明显下降,男生的超重与肥胖率有所上升,近视率明显提高。今后应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指导学生科学用餐,平衡膳食,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等。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4月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暨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会议,推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责任书,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和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学生近视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地区学生1991~2000年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青海省 1991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青藏高原地区土、撒、汉族学生的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营养状况作 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 ,为高原地区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 :9年间 ,土、汉族男生视力不良患病率和近视患病率均出现下降 ,女生出现上升 ,撒拉族学生出现下降 ,其中 ,土、汉族小学、高中生出现上升 ,初中生出现下降 ;9年间 ,土、撒族学生龋患率出现下降 ,汉族学生出现上升 ,土、撒、汉族学生龋均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处于很低水平 ;9年间 ,土、撒、汉族学生低 Hb检出率除土族男生外均出现上升 ,蛔虫卵检出率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撒拉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出现下降 ,土族男生出现上升 ,女生出现下降 ,汉族学生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城乡男生2005-2010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维吾尔族男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体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2005年和2010年7-18岁维吾尔族男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与2005年相比,2010年男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除城乡男生速度素质,城区男生爆发力和柔韧性素质均有所提高外,其他素质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耐力和力量方面下降较明显,且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城市男生2010年爆发力和柔韧性素质好于乡村男生外,其他指标乡村男生好于城市男生。结论 2010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男生部分身体素质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体育活动与近视研究的相关进展和热点。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词频分析法、共现分析法等,运用CitespaceⅤ可视化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集的2010-2023年与体力活动与近视关系研究相关的408篇文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近年来体力活动与近视关系研究前沿与热点。结果:体力活动与近视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澳达利亚为发文量前3的国家,发文最多的机构是我国的首都医科大学,研究进展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对近视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学校”“发病率”“近视的发展”“预防”“活动时间”的关注度上升。结论:体力活动与近视的研究逐年增加,研究范围逐渐加大,学科交叉融合成为研究趋势,对学生的近视的预防、发病率、近视的发展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据近几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l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快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分析(一)师资短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教师是关键。现实情况是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中考体育加试,作为一项可以计算入学生中考总成绩的项目,在初中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据一定的比重,而这一点也被学校和广大家长所认同。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交大附中作为调查地点,以该学校里的2016级初三年级体育课堂中学生的课堂练习和体育教师的授课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体育中考前提下,对该年级体育教师、学生体育课程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初三年级体育课程优化提高和正在进行的体育中考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西安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西安高校2004年本科生体质与健康达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西安高校2004年本科生身体形态健康达标良好,但随年龄增加,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比例增加;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健康达标良好,随年龄的增加,男、女生的评价等级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男生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身体形态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可比性原则,将2000年与1995年的福建省汉族学生的近视检出率进行纵向对比,结果发现,福建省学生的近视发生率显著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习任务繁重导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班生数太多、课桌椅高差与学生坐高不符及每周体育锻炼不足。对此,学校、家长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307名少年运动员问卷调查发现,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存在结构差异,目前学业可能自我比未来学业可能自我分值高;少年运动员在目前学业可能自我这一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运动员的得分高于男运动员,男女运动员在未来学业可能自我维度上没有差别;从少年运动员学业可能自我发展趋势来看,从初一到初二分值急剧下降,初二、初三基本稳定在中等的水平;与普通初中生相比,少年运动员的学业可能自我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动用可比性原则,将2000年福建师大学生与同期的福建省大学生就身体素质进行横向对比,并与1995年的福建省大学生及全国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结果发现福建师大学生总体的身体素质水平呈显著下降状态,对此,学校应该重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及健康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郭凌云 《体育科技》2014,(1):134-13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高考体育加试成绩进行分析,探讨加试成绩分布的一般规律,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高中毕业学校训练等状况等进行调研,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为安徽省大运会训练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abs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E) from the South African school curriculum before its reint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contributed to health concerns regarding the low physical activity (PA) leve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South Africa.

Purpos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a once-a-week enhanced quality PE programme on the PA levels of South African Grade 7 learners.

Methods: Using a pre-test and post-test control-group design, 110 Grade 7 learners aged 12–13 years (experimental school, n?=?40; control schools, n?=?70) from two primary schools in Potchefstroom, South Africa, were studied. They participated in a 12-week PE interven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of the South African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Policy Statement, which allocates one hour per week to PE teaching. The intervention included five quality-enhancing components, namely well-trained teachers, homework activities, a reward system, hand-made apparatus and the monitoring of activity intensity. In the experimental school, 40 learne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from the total Grade 7 class (n?=?124)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two control groups (n?=?37 and n?=?33) were used, one from the same school as the experimental school and the other from a different school. Additionally, to control for PE teacher interaction effec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divided into 4 experimental sub-groups of 10 learners each, which were taught by 4 different PE teachers, and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data of these experimental sub-groups were also analysed. Children's PA level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using a validated Children's Leisure Activities Study Survey questionnaire. The Kruskal–Wallis and Wilcoxon signed-rank tes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me.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with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tween the 4 experimental sub-groups and between the 2 control groups at pre- and post-test measurements (p?>?.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s a whole, as results of the total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moderate PA (ES?=?0.47; p?=?.014), vigorous PA (ES?=?0.48; p?=?.012) and total PA (ES?=?0.51; p?=?.008) as well as decreases in sedentary behaviours (ES?=?0.39; p?=?.041) after the 12-week intervention programme, wherea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were also found in all 4 experimental sub-groups between pre- and post-tests for the time spent in moderate PA (p?=?.028–.05; ES?=?0.23–0.64), vigorous PA (p?=?.018–.036; ES?=?0.23–0.63), total PA (p?=?.017–.05; ES?=?0.30–0.68) and sedentary time (p?=?.014–.049; ES?=?0.26–0.66), whereas no marked change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two control groups, indicating no PE teacher interaction effect on the results.

Conclusions: The enhanced quality PE programme can be used as a valuable framework for PE implementation targeted at promoting learners’ PA levels,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restricted time allocation, and limi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等方法。对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参与课外体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校内课间活动有97.78%参与、班级组织体育活动有81.98%参与;有68.3%的民工子弟初中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民工子弟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主要是学校组织和班级组织;参与活动项目以趣味游戏、表演和运动队训练为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明确、积极性较高;男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率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中国甲A足球联赛与意大利甲级足球联赛、德国甲级足球联赛、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阿根廷秋季足球联赛4大联赛在取胜率和进球数上的状况表明:中国甲A足球联赛的取胜率和进球数明显不及4大联赛,其差异显。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球员的进攻意识与技巧欠佳。  相似文献   

20.
对参加全国女排甲A联赛的二传手的传球方式进行现场观察与技术统计 ,分析当前我国女排甲级队二传手传球方式的表现与特征。结果表明 :甲级女排二传手传球方式以站立传球为主 ,跳传球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