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快与新媒体融合正逐渐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因此,本文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49交通广播为例,对广播与媒体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包括研究包括新媒体发展、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特点以及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齐雯 《中国传媒科技》2014,(8):58-58,68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正以迅来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并以其快速、便捷、直观等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传统媒体真的会完全被新媒体取代吗?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求存创新?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背景,分析两种媒体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博弈"中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3.
孟越  刘嘉 《传媒》2019,(14):44-45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广播电台的传播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同时也带来了广播收听市场的巨大变革。面对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媒体的挑战,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也在不断谋求自身改革以适应受众的需求。当前,网络音频技术以其灵活、稳定、便捷等优势被大量应用到电台音频节目制作与传输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广播媒体的信号优化,提升了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台的行业竞争力,其应用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融媒时代广播媒体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广播电台自诞生之日起,就是音频技术不断发展的成果展示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赵君  付蓉 《今传媒》2016,(8):140-141
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在新媒体的浪潮中需要不断的变革以适应媒体的发展,其优势为成本低、接收方便、传播速度快。面临新媒体的资讯多样化,广播媒体传播的信息量比较单一,结合新媒体优势,增强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实现更多功能是广播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例讲述微信平台在广播节目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等传播新渠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得到建构并逐步被大众接受,而传统媒体的传播环境却因此遭到挤压。地方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成为其探索新型发展之路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做好精准化传播、做强本地化视角、做多传播"接触点"和做宽传播互动渠道四方面论述了当前"区域广播传播"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广播电台在内的传统媒体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其生产方式、传播形式、受众群体、市场开发等都产生了诸多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交流模式,使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形式逐步转变为新媒体多点对多点立体式传播形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北京电台)始终重视新媒体传播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积极探索"台网共做、台网互动",将互联网作为传统广播的新平台,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广播影响力,扩展广播业务的深度与广度,搭建用户与广播实时互动的多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发展速度与日俱增,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随之而来的新媒体广告创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市场需要的作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兼容是大势所趋。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之一,在创收方面要首当其冲地寻求与新媒体的互动,从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广告产品,在广播电台广告经营方式策略的转变中不停探索新方式,不断寻找新增收点,才能实现广播电视广告的新突破,因此,所有广播人都要做好突围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鲁敏  王玉杰 《青年记者》2006,(24):57-58
电视的普及,曾经给广播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听众数量不断减少,节目质量粗制滥造,作用不断消弱。但是,在与电视、报纸等新媒体竞争中,广播没有退却,作为传统媒体仍占有一席之地,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目前,广播节目日趋窄播化,广播电台日趋小型化、专业化。为特定的受众群体提供服务的专业性广播电台迅速增加,广播事业开始逐渐复兴。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多元化发展也带动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不断转型升级,从过去单一单向的传播方式到现在交互性、分众化,广播电台传播碎片化的传播特征越来越突出.本文以新媒体电台为例,对碎片式的传播在新媒体电台中的应用的探究,以及传统电台对此如何应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郑旸 《新闻前哨》2015,(2):69-71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兴起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强烈冲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不断改变、重塑"自我",新媒体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本文从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的冲击入手,分析了新媒体给传统广播带了的机遇,并结合个体案例探析传统广播如何与新媒体相融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来自以互联网、数字娱乐和移动通讯为标志的"新媒体"的挑战和威胁."如何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可避免的艰巨任务之一.有人预言:中国传媒业的"融媒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2.
李荣  韩秋雯 《今传媒》2008,(1):58-60
近年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来自以互联网、数字娱乐和移动通信为标志的"新媒体"的挑战和威胁."如何应对新媒体的竞争?"已经成为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可避免的艰巨任务之一.有人预言:中国传媒业的"融媒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节目之间的互动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广播新闻为例,微博微信以免费、方便、快捷、即时性等优势,正在改变传统广播节目以热线电话和短信参与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台应用到节目互动中。下面就以具体节目为例,浅谈社交媒体、自媒体在广播电台节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平台日趋多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应运而生,而一些广播APP的诞生,无疑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部分新媒体结合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为用户打造全新的体验即"私人订制"的广播模式。本文试以阿基米德FM为例,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的"私人订制"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对广播电台这个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十分巨大。采编是广播媒体的核心技术环节,采编工作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广播电台能否在与新媒体的竞争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当前,广播电台采编工作集中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时效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集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向正鹏 《新闻前哨》2013,(11):101-102
广播媒体进入我国已经有90年历史。与报纸、电视等主要传统媒体相比,广播电台更加方便快捷,传播范围也更广,因此受到广大听众喜爱。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广播媒体也跟其他媒体一样,面临巨大挑战。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无可比拟的即时性、交互性特点受到听众追捧,给广播媒体提出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广播媒体与微博融合、互动的可能性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一如当年的报纸、广播和电视,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迄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越来越表现出其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于传统媒体的广播,更是在不断探索、寻求与新媒体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使其为广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广播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传媒市场风云变化的今天,传统报业及广播电视媒体面对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如何进行融合和互补,是摆在传统媒体的新课题。本文结合郑州报业集团与郑州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强强联合,在全国两会期间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除利用传统媒体形式的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之外,还利用各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形式多种途径、创新模式、全方位报道"全国两会",探索出了一条地方传统媒体全媒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宋淑霞 《采.写.编》2023,(11):110-112
县级广播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收听率的方法。实际上,要想提高县级广播电台的收听率,并不困难。随着传媒的不断变化,广播电台也在不断发展。或许,新媒体的发展会带来一些媒体形式的消亡,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电台的消亡,就如同纸媒会被电子媒体所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字传播就会消失。新技术的变革,对传统媒体有所冲击。只要人们仍需要发声,广播就会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