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从"宣传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显示了其艺术传播地位的独立,也体现了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的本体的自觉;而"传-受"关系的确立则是基于传播文化的本性,并且构成了广播电视艺术传播过程的核心环节.进而,也正是基于"传-受"关系而建构起一个广播电视艺术传播场;它一方面能够促进并制约着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反馈,另一方面,更能够有效营造生动活泼的广播电视艺术传播的"审美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电台、电视台的蒙古语广播电视是蒙古国受众、世界各地蒙古语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自1997年上星以来,蒙古语广播电视的跨境传播取得很大成效,起到了积极的对外传播作用。今后,内蒙台的蒙古语广播电视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应在增强传播效果、提高节目影响力方面下功夫。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与动漫强国相比,我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仍处在弱势地位,在竞争白热化的国际市场还需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霍尔模式",文化产品的意义是由受众解码的,故而在动漫产业的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前必须了解海外受众需求,明确目标市场定位,确保产品创作与营销适应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和兴趣,以获得文化传播与市场效益的双重胜利。时至今日,如何对我国动漫产业的海外受众进行培育以实现国产动漫大繁荣、大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一、我国动漫的海外受众培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无论是从传播理论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中国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传播的传播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适度的陌生化"。传播中意义的构建更多的依赖于受众,完全陌生的价值体系会导致受众接受困难,在跨文化的传播中,陌生化、异化的文化对象不可避免,然而成功的传播行为,其陌生化必然是适度的,两种文化必然是有契合点的。本文以电影为例,对此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新的启示和方向。视频传播作为一种较为容易被受众所接受的传播形式,在与"互联网+"进行融合的过程当中,呈现出了多种的优势性。本文就针对"互联网+"视频传播与广播电视融合的启示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分析,希望可以为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得更好、更优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新  李韡 《新闻前哨》2003,(8):44-45
网络的出现、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的联系更为紧密,中国加入WTO,不仅在经济上与国际接轨,也意味着中国的文化与国际的全面融合。广播电视传媒具有突破国界这一优势,面对新变化,如何在传播中保持自己的文化追求,正确引导受众的文化消费,是一个急需解答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基础,新闻节目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节目系统能否健康运行.受众是传播主体之一,是传播活动两极中的重要一极,对于受众来说,听看新闻并不只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看还是不看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受众手里.其积极主动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还表现在接受新闻报道后的议论或评价过程中.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受众心理及其心理规律和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研究受众的心理,对受众心理进行分析,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程敏 《声屏世界》2016,(12):60-61
从某种意义来说,广播电视传播是以服务受众需求为第一目的,受众甚至掌握着广播电视节目的生杀大权.研究受众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分析受众在收听收视过程中有哪些思维定势效应,对于有的放矢进行广播电视品牌建设与节目研发,对于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具有直接的应用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姜波 《东南传播》2016,(7):31-33
电影作为较易被跨文化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之一,在中国对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效果一直不理想。文章从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出发,提出转变传统对外传播观念、开创中国电影教育新路径、引入市场机制、发挥新媒体优势、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以提高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相比本土偶像剧,来自欧美、日韩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外来偶像剧,在我国内地有更大的受众影响力,其以互联网络为主的传播渠道要素,在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同于众多对非本土偶像剧流行原因的传媒体制、社会文化等宏观考量角度,本文将从渠道角度,分析受众对网络的选择原因及其对偶像剧传播效果的影响;对当下年轻人的偶像剧文化流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媒体受众的特征,更对中国文化的网络跨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舆论战是遵循国际传播规律的新闻战、信息战、传媒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提供信息""用事实说话"具体落实为国际水准的媒体产品;议程设置的关键在于"以我为主",目的在于通过传媒手段"说服"受众接受我方的立场与观点;表达看法、强化言论、以攻为守,是舆论战中主观性最鲜明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国际竞争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领域,文化逐渐成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大运河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起到积极作用。搞好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能为中国大运河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因此,要优化传播主体、创新传播内容、转变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挖掘传播内涵,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接受习惯,对外讲好中国运河故事。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国际信息传播还是国内信息传播,传播主体无一不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面对传播客体,增强传播效果的途径很多,其中,传播客体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处于何种情绪状态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从传播客体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环境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传播内容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以及传播主体形象与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在理论上为信息传播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商光锋 《新闻窗》2009,(6):53-54
广播电视节目必须要有人听、有人看才会有价值,有了听众、观众,广告商才会把钱投给广播电视媒体,媒体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在传播行为中,是接受的一方而不是传播的一方决定着节目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是受众决定着媒体的命脉。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研究受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播音主持艺术是广播电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关键一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精神需求度的提高,播音员主持人应在继承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基础上,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以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短视频为代表的中国网络文娱产业在世界文化贸易中迅速发展壮大,这对中外文化交流具有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双重意义。网络文娱在“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跨文化传播的理解友好性、文化交流的强互动性、传播对象的大众广泛性等特点。在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程中,以文娱产业带动文化输出、锚定普通大众为主要受众、秉持文化融合思维、增强受众黏性、从“乐趣需求”和“游戏范式”的新视角理解国际传播等,都对国际传播实践探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尚毅 《新闻爱好者》2022,(4):102-104
以海外华文教育课堂教学为分析样本,从中考察海外学生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形态,提出中国国际传播多元化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教育四方面的补充赋能作用及其场景传播效应提升方式,助力中国主流媒体营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赋能国际传播"五力".  相似文献   

18.
王飘岩 《采.写.编》2021,(11):131-132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新要务,如何提升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是当下中国媒体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我们的非洲朋友》为例,分析其迅速走红的原因,说明在新媒体时代框架理论及其应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转向——国际传播的关键已从传统媒体时代只关注媒介框架转向对受众框架以及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互动.这对我国今后"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语译制部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向本地区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职责,更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递和传承的使命。本文以云南迪庆康巴语译制中心为考察对象,聚焦译制中心工作人员所拥有的职业新闻人和藏族文化者的双重身份。缘于这种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人的传播实践呈现出多样性的聚合与重叠,并在此过程中构筑起一个充满象征符号、地方情感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空间。对这个文化空间考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我们看到作为地方性存在的公共媒体平台运作如何被卷入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中,并发挥着塑造地方共同体、凝聚社会共识和传播区域形象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信息传播全球化国际局势的新变化、国际广播受众的新趋势,争夺极为稀缺的国际广播听众资源,世界主要国际电台也采取新措施,在稳定受众"量"的同时,加强"质"的效果实现,纷纷采取本土化战略,在文化、语言、节目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实现与对象国听众的最大化贴近,国际广播进入受众本位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