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话,顾名思义是专门为儿童写作的一种特殊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是占了很大比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一至十册课本中,童话就多达三十几篇。编入语文教材的童话是多种多样的。从来源分,有根据民间传说加以整理的民间童话,如《神笔马良》;有根据各民族流传的故事加以整理的民族童话,如《一幅壮锦》;也有完全由个人创作的文学童话,如彭文席同志写的《小马过河》。从童话的角色区别,有超人体(描写一些超自然的人或物),如《森林爷爷》,《神笔马良》;拟人体(描写一些人格化的有生物或无生物),如《美丽的公鸡》、《小青石》;常人体(只描写一些普通人的活动),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从童话的内容和形式区别,无论是文学童话或者是科学童话,又都有童话故事、童话诗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本组四篇课文都是童话。单元特点鲜明。童话从来源上讲,一般分为作家创作和民间流传两类;从表现方法上讲,一般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从题材上讲,一般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对我说:“现行小学语文课本,编选了很多童话故事。童话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武器,也是有力的教育手段。但是在教学时,有的教师从这个角度分类,有的教师又从那个角度分类。请问童话作品到底有哪几种分类方法呢?”根据这位教师的要求,现解答如下: 童话作品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三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其一,从童话的表现形式来分类童话的袭现形式有下列三种: (一)超人体童话。什么是超人体童话呢?所谓超人体童语就是超自然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这些童话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有的是描写神魔仙妖,有的则描写巨人侏儒。主人公大都有变幻莫测的魔法和奇异超常的本领。例如小语课本中的《渔夫和  相似文献   

4.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20世纪中国创作童话中的民间童话以两种质态存在:其一,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文本提供素材和故事原型;其二,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提供创作技巧经验。民间童话在创作童话中以隐蔽的方式和全新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来,而创作童话源于民间童话又跳出了民间童话的窠臼,通过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童话是很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的比重较大。童话来源于民间,它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所以也可以称为“民间童话”(包括作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上加工改写的“民间童话”)。逐渐地,作家吸取民间童话的优点,创作了新的“文学童话”。到近代,作家为了给儿童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儿童攻下科学堡垒的兴趣,又创作了  相似文献   

6.
相信许多小读者都读过童话,它那丰富夸张的想象,神奇曲折的情节,生动浅显的文字,一定曾深深地吸引着你们。你对童话了解多少呢?这期我们就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让大家学一些有关童话的知识。 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表现题材看,可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两类;从表现方法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超人体童话——在这类童话中,我们看到的是超自然的人物及其活动,主人公常常为神仙妖魔、巨人侏儒之类,他们掌握着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不平凡的技艺,在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中,这种表现手法用得最多。拟人体童话——这类童话的主人公一般是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作者把它们人格化,赋予它们跟人类一样的思想和行为。常人体童话——这类童话中的人物跟我们常人没什么不同,但他们的性格、行为和遭遇都特别离奇和夸张,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性和讽刺性。 好啦,我说了这么多,你都记住了吗?下面就一起来欣赏几篇童话,并请你想想,从表现方法看,它们各属于哪种类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英国民间童话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和无穷的艺术魅力,人物形象大致分为四类,一是英国民间童话年轻女主人公的故事,二是年轻男主人公的故事,三是父亲母亲的故事,四是魔法化人物的故事,英国民间童话是俗文学,反映的是下层人民的心境和愿望。  相似文献   

8.
写法评点: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童话。童话是以少年儿童认识、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形象,表明道理的一种文学体裁。要銮作者用充满智慧的幻想去虚构饶有趣味的故事,把幻想和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明晓生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相信许多小读者都读过童话,它那丰富夸张的想象,神奇曲折的情节,生动浅显的文字,一定曾深深地吸引着你们。你对童话了解多少呢?这期我们就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让大家学一些有关童话的知识。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表现题材看,可分为科学童话和文学童话两类;从表现方法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超人体童话———在这类童话中,我们看到的是超自然的人物及其活动,主人公常常为神仙妖魔、巨人侏儒之类,他们掌握着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不平凡的技艺,在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中,这种表现手法用得最多。拟人体童话———这类童话的主人公一般是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作者把它们人格化,赋予它们跟人类一样的思想和行为。常人体童话———这类童话中的人物跟我们常人没什么不同,但他们的性格、行为和遭遇都特别离奇和夸张,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性和讽刺性。好啦,我说了这么多,你都记住了吗?下面就一起来欣赏几篇童话,并请你想想,从表现方法看,它们各属于哪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艺术童话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民间童话的特殊文学体裁。与民间童话相比,艺术童话的叙述风格更加文学化、复杂化,角色的刻画也更加着重心理学的层面。本文将有关艺术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理论知识和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对德国浪漫派作家路德维希·蒂克在浪漫主义早期所创作的艺术童话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与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相应,童话体裁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从作品的形成分可以分为民间童话与艺术童话两类。 1.民间童话在儿童文学诸体裁中,童话是一个较古老的文学  相似文献   

12.
童话有很多种类,按其表现形式分,可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描写的是超自然的人物及它们的活动,常以神仙、妖魔为童话的主角。例如  相似文献   

13.
试论童话艺术的发展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话这种古老的文学样式 ,它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 ,即民间童话、文学童话到艺术童话。变化主要体现在载体、内容和主题、童话种类的变化这三个方面。发展和变化的深层原因是人类生活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及童话对现代生活和现代科技的不断适应。童话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使它从一种口头文学样式发展成一门吸收了多种艺术手段和多项科技成果的综合艺术 ,因而它的表现力越来越强 ,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童话是一种“幻想和实际混合”的故事.据有关专家的考证,“童话”这个名称是从日本引进来的。虽然我国唐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童话,但是第一次使用这个名称的我国是在二十世纪初叶。被人称为“山野奇花”的民间童话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然而民间童话的理论研究,还不尽人意。从“五四运动”以来,在民间童话这个园地里,有一批拓荒者辛勤劳作,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文学中,关于女巫的故事是数不胜数的。从古老的民间童话《白雪公主》到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无不展现着人们对这个形象的精彩想象。可以这样说,关于女巫的故事和形象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原型。而在所有关于女巫的故事中,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女巫》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16.
怎样写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其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编织奇异的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这次习作要求同学们写童话,一是续编童话,二是自编童话。同学们通过本组几篇童话课文的学习,已获得了不少有关童话的知识,作文时可以借鉴。怎样写好童话呢?一、要精选事例,展开丰富的想象,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本次习作内容较广,既可写几种小动物,又可写几件物品,还可续写故事。在这么多的材料中,同学们可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材料或感受,选择有意义的、有趣的、对人…  相似文献   

17.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一种,小说在叙事过程中借助诗词作为辅翼,有多种胜任,小说《西游记》在运用诗词方面是一个典型代表:引出故事、总结故事、渲染气氛、优化描写以及用诗词作为故事之间的过渡等,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典雅及咏叹色彩多种文学因素。  相似文献   

18.
“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童话,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符合儿童想象力的情节,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方法编制而成的一种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三年级安排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的阅读要求,四年级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提出“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的童话阅读和写作要求,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儿童教学的一种重要载体。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的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运用了想象、幻想和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给儿童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一种文本。正如有人提出“童话是儿童与大自然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自己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美育家说过:儿童成长需要三种食品:一是饮食营养;二是爱和情感;三是大脑食品,即书籍与知识的刺激。童话就是一种最佳的大脑食品。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创作故事;童话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形象浅显,反映生活现实,对自然物作拟人化的描写,适应孩子的接受能力,有利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此,有教育家认为:“没有读过童话的儿童是没有幻想的儿童;没有幻想的儿童,就不能成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