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听故事、读故事、写故事、演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及倾听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及有效识字,并提升学生的自信及表达、想象和写话能力。本文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依托故事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龚秋萍 《文教资料》2014,(14):36-37
听力与说、读、写三种能力一样,是构成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听”居首位。语文教学理应把听与说、读、写三种能力同等看待。在“沉浸式”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视听能力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求施教者具备相当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为主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了,就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了,又会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从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听、说、写的关系来说,又当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5.
郁红美 《语文天地》2013,(20):68-69
初中语文课堂一节课45分钟,应该让这45分钟的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个体听、说、读、写的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变得"能说会道"  相似文献   

6.
将故事融于文言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写故事的活动中,扬起兴趣之帆,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巧妙用好"听""说""读""写",能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要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而说是连接听、读、写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口语交际以说为主,集听、说、读、写于一体,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在作文训练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想说;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愿说;指导口语交际的方法,让学生会说;开展口语交际的活动,让学生乐说。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爱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的语文就像故事一样吸引着孩子,那么何愁学生不喜欢语文,何必担忧学生的语文素养不高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变身故事大王,听、说、读、写的兴趣全都有,让学生喜爱故事的天性得到张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对此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当前形势的语文教学,不管有没有使用多媒体,都一样急功近利,课堂上只注重听、说、写的训练,唯独忽视了“读”,因为“读”在试卷中不会出现。忽视“读”的训练,也就忽略了语感的培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层面就是语感能力,语感水平左右着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谠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笔者认为,为了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训练时既注重听、说、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增强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潜心积累,增长语言智慧;创设语境,培养语言能力;读写结合,提升语言技能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吉林教育》2009,(3):48-48
语文素质分为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的综合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即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4.
"说"的能力也即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说和听、读、写一样重要,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任何一个环节,只有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在中国式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说"的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平衡,多数学生只善于做题,不善于言谈,不善于表现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趋于综合型、应用型。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基础。同时,知识构建也是语文素养培养所不可或缺的。但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听、说、读,关于写的活动很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倡练笔活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的同时进行练笔,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技能的培养,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桑江涛 《考试周刊》2013,(99):43-43
中职语文教学旨在加强对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涵盖的不仅是听、说、读、写等能力,还是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基础上的多种能力整合的实践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因其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内容、形式多样而倍受师生喜欢.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注重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以有序的活动过程为保障,兼顾听、说、读、辩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得从语文教师的素质抓起。这就要求每个语文教师坚持苦练教学基本功,自觉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加强听的能力训练。听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最基本的能力,对教师来说尤其很重要。听的能力训练可以培养教师记忆的快速性、准确性等。训练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语文教师要坚持收听广播、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当前的世界新信息…  相似文献   

18.
综合训练体现其整体性小学语文教学历来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启蒙教育 ,同时以培养识字和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线 ,并结合对观察、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因为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所谓综合 ,就是听、说、读、写等能力在一个学生身上的综合体现。四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所以 ,语文教学 ,不管是高年级也好 ,低年级也好 ,要全面训练 ,体现出整体性。为此在进行听、说、读、写各项训练时 ,要注意从整体入手。听和读 ,特别是读要从整体入手 ,即先了解大意 ,而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说和写则要从内容入手 ,先做到…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质分为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的综合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即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郑文慧 《现代语文》2009,(12):128-129
当前,各类学校都在倡导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其综合反映便是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