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缅汉语都在各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称谓语系统,并在各自所属的社会中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虽是亲属语言,但两者的差异也很明显。主要从描写现代缅汉语口语中的称谓语系统入手,对缅汉称谓语进行比较,揭示缅汉称谓语的不同,分析社会文化对缅汉称谓语的影响,以对缅汉称谓语作初步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称谓语通常蕴涵交际双方地位、身份、修养及其相互关系。运用社会语言学关于权势和等同关系有关理论分析小说Hotel的片段"Blackmail"中的人物角色的称谓语及其变异形式,反映交际双方之间权势和等同关系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3.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雪国》称谓语的汉译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理论上,通过在《雪国》中出现的人们使用的称谓语的变化,尝试补充《雪国》称谓语的汉译研究。希望对今后《雪国》的汉译研究以及日语称谓语误用的减少作出帮助。  相似文献   

4.
称谓语是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家的称谓语因其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观念不同,而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文化和风俗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民族同源,但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不同,造成汉缅称谓语构成系统和繁琐程度不同,也造成称谓语在自身所属语言社会中的具体使用情况也存在差异;称谓语在交际过程中不仅是对交际对象的直接称谓和他称称谓,同时还被作为一种交际手段被赋予了许多语用功能;对汉缅称谓语的差异先进行简单介绍,接着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就汉缅称谓语的指示功能、礼貌原则,以及称谓语在会话结构中起到的话轮交替、相邻对、话题转换、话轮争夺和语码转换等作用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阐释了影响称谓语选择的重要因素。称谓语的选择是受很多因素限制的,包括会话者的社交场合、年龄、社会地位和权势、性别、社会距离、社会阶层、学历等,称谓语不仅是具有指称意义的语言符号,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亲属称谓语有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涵,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亲属称谓语是探求其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也是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背景的一个窗口。本文通过对比英韩亲属称谓语发现两种称谓语之间的差异并从文化视角探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展现出的特点,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汉英称谓语修辞功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不仅与语法、语用、语义有关,也与修辞有关。从修辞学的角度,对汉英称谓语这一语言现象做了探讨.从而加深对称谓语的修辞功用的认识,更为有效地使用称谓语,提升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老乞大》、《朴通事》中的“越位”称谓语包括官职称谓的降用和亲属尊长称谓的外化。称谓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语言系统.《老》、《朴》中“越位”称谓语的形成及发展变化和宋元时期政府所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拟从称谓语的文化功能角度出发,把汉缅称谓语放在汉民族和缅甸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从宗法等级观念、传统价值观念和时代特征三个方面对汉缅称谓语的文化内涵进行初步探索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现代缅语口语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简要介绍,接着着重分析缅语亲属称谓语泛化的表现和特点:缅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同时发生在长辈、同辈和晚辈三个层级;泛化普遍遵循尊敬和亲密两个基本原则;泛化的亲属称谓语存在众多变体,结构上虽带有词缀现象,但却不能作为严格意义上的泛化标记;泛化的亲属称谓语的使用具有稳定性、阶层性、阶段性、性别差异性和条件性。  相似文献   

12.
称谓语是礼貌用语的一种形式,中英称谓语体系各不相同。在日常交流和会话中,人们使用不同的称谓方式进行交流,从中折射出不同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3.
称谓语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语言文化的称谓语系统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在翻译中,很难实现形式对等与功能等值兼顾.这就要求译者注重秫谓语的语用功能,大胆采用译文语言中近似的称谓形式,使译文读者能大致和源语读者一样去理解和欣赏一个文本.对汉英语的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如何在英汉互译中实现功能等值.  相似文献   

14.
使用汉语、缅语、英语的不同民族,由于亲属制度的不同,亲属称谓的体系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将对汉缅英三种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构成系统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以示三种语言中亲属称谓语间的共性特点和差异,为学习汉语、缅语及英语的学习者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夫妻称谓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英语和汉语在传统夫妻称谓语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是英汉传统文化冲突的一个体现。而在现代英语和汉语中,夫妻之间的称谓出现某些趋同的表达,这也在一个方面证明了英汉文化的逐渐融合。  相似文献   

16.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分析表明:它们在称谓系统、年龄划分、尊称使用、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上都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不同点多于相同点。其中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血缘关系中,相同点主要体现在类亲属称谓中,由此揭示出其隐含的文化底蕴。深化人们对称谓语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从新词语不断涌现,一些词的词义发生变化、称谓语和祝福语的变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由于社会变迁带来的社会用语的发展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8.
社交称谓语的翻译对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有着重要影响,译者有必要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来传达信息。本研究以现代小说《憩园》的英译文为例,从自称、面称和他称三个角度入手,基于目的论,对称谓语翻译过程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布朗和基而曼早在1972年就对称谓语的"权势"、"同等"关系标志功能作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追溯了英汉称谓语的"权势"、"同等"关系标志功能差异的文化渊源,并对差异的具体表现形武作了系统的比较.由于两种称谓系统语用差别较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对语境作具体分析,并考虑作者的意图,运用变通的方法达到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20.
“师傅”一词历经千年,其意义也在不断发展。到了当代,“师傅”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主要用于年纪稍长的体力劳动者。这跟“师傅”一词本身的地位变化有关,同时也跟当今社会某些称呼语泛化有关。通过梳理“师傅”一词的意义演变并对其使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其背后隐藏的社会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社会称谓语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