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活动目标】1.感受物体的滚动现象,尝试通过改变物体特征让不易滚动的物体滚起来。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轮胎、牛奶罐、薯片筒、小皮球、滚竹圈、报纸、香皂盒、积木、书、方形纸盒、橡皮泥、卡纸、剪刀、VCD光盘等。【活动过程】1.观察物体的滚动现象。(1)动手操作,观察物品的滚动现象。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们动手玩一玩,看看有哪些物品可以滚动?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目标】1.懂得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知道保护眼睛的主要方法。3.会做眼保健操。【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黑布条,未画上鼻子的人物肖像画若干,幼儿日常记录表格,眼保健操音乐,《每日保护眼睛监督表》(附后)。【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幼儿集体蒙眼,玩"画鼻子"游戏。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两面镜可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数量和两面镜夹角大小的关系,对两面镜成像的现象感兴趣。2.能认真观察与记录,乐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认识镜子,有照单面镜镜子的经验。材料准备:单面镜若干,幼儿人手一个两面镜及记录表、彩色笔等。【活动过程】1.照两面镜,引入活动。师:单面镜能照出一个自己,这里有一个两面镜,小朋友照照看,能看到几个自己?引导幼儿猜想在单面镜和两面镜中可看见的物体像的数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目标】1.积极地参与海绵的游戏活动,体验探索科学现象的快乐。2.初步学习猜想与验证,在探索游戏中感知发现海绵柔软、有弹性的特点。3.乐于动手操作,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与结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感知过物体的软硬、轻重;有玩过橡皮泥的经验(搓圆、压扁等);知道海绵的名称。材料准备:梳理图示及课件;裁成比幼儿小手略大的不同形状的海绵、瓶口较小的塑料瓶、猜想记录板、  相似文献   

5.
正【活动目标】1.了解擦屁股的基本步骤,懂得擦屁股的方法。2.逐步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提升自理能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有便后洗手的经验。材料准备:布娃娃若干、卫生纸、步骤梳理图、积木、"丁丁不会擦屁股"及"正确擦屁股"视频等。【活动过程】1.视频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活动目标】1.能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及快速反应能力,锻炼自控能力。2.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玩过传统的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材料准备:塑料地垫(100CM×100CM)若干、老狼头饰1个、录音机及热身运动音乐等。环境创设:布置游戏的起点线。【活动过程】1.师幼一起做游戏前的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分别做头部运动、  相似文献   

7.
正一、活动案例【活动目标】1.能运用简单的调查与统计的方法,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2.尝试积极地参与讨论,大胆地交流摩托车、汽车等给环境带来的污染。3.懂得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的好处,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询问并记录过家人最常选择的出行方式。材料准备:调查表、统计表、故事图片(配相应的视频)、彩笔等。【活动过程】1.出示调查表,引导幼儿以听课教师为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数数比赛师:同学们,你们会数数吗?生:会!师:那么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数数比赛吧,看谁数得又对又快!(课件逐个出示:1个木块,5个木块,10个木块)学生抢答。小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就是()。(出示30个木块)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69~70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比总数。师:同学们,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你最喜欢玩什么有益的活动?生:跳绳,打篮球,踢毽子。师:真好!看,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学生投篮情境)生:打篮球。师:大课间活动中,为了一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出示长方体木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块木块,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生:长方体。师:谁来说一说这块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它的体积指的是什么?生:它的表面积指的是这块木块6个面的总面积,木块的体积指的是它所占空间的大小。师: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生:(长×宽+长×高+  相似文献   

11.
正【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水的黏附力现象,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2.能运用符号作观察记录,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3.提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知水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水的特点、水的三态,知道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材料准备:(1)第一次探究学具:每桌一盆水,每人一块塑料板、一张塑料笑脸卡片、一支滴管。第二次探究学具:蓝色积木、一块钱硬币、钥匙、树叶、泡沫块、黄布等分别放在盘子里,相应配上粉色、橙色记录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2.学习猜想和实验记录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水里加盐会让物体浮起来的现象. 活动准备: 1.积木、雪花片、钥匙、曲别针若干,魔盒一个. 2.记录表一个,画在黑板上. 3.杯子每人两个(一杯清水,一杯盐水),盐每组一盘、勺子每人一把、小西红柿若干、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小西红柿宝宝的沉浮实验 师:"今天老师的魔盒里有一样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西红柿) "现在小西红柿宝宝想到水里去玩一玩,你们猜猜西红柿宝宝会浮上来还是沉下去?"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会写:泼、互、吉、如、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拼字游戏用各部件(24份)、板贴词语卡片。【课前活动】1.小朋友喜欢过节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看词猜节"的游戏。(板书:节)2.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底。*贴春联吃饺子拜大年(生答,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捐书淘书乐"一站到底"(生答,师:这是我们学校正在  相似文献   

14.
<正>【目标预设】1.调动多种感官,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水果,抓住水果不同的特点,从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滋味等方面进行介绍,连成一个片段。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体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水果的特点。【教学现场】第一板块:猜谜导入,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点击课件,出示谜语。)师:身穿绿衣裳,肚里有红瓤,生的籽儿多,个个黑  相似文献   

15.
<正>"吹泡泡"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游戏。而要把吹泡泡游戏设计成科学活动,并体现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就需要科学教师关注儿童的已有经验,并通过具体的、有预设的吹泡泡科学活动,让儿童积累科学经验。而不是传递"静态的科学知识"。【案例一】教师用吸管演示吹泡泡,引发学生的兴趣。师:你们想玩吹泡泡游戏吗?那么,我们一起先来制作一杯吹泡液吧!师:做吹泡液需要用什么材料呢?  相似文献   

16.
【活动内容】猜测、估算、体验13亿粒米的多少。【活动目标】1.学生经历较大数量估算的全过程,学会较大数量的估算方法。2.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操作、验证提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较大数量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具准备】一袋25千克的大米。【学具准备】每4人一小组准备一架天平秤,一个1立方厘米的容器,一只80毫升的量桶,一个计算器。【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师: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学生自由作答)师:这个数据是怎样得来的呢?(全校共有62个班,按每班60人计算,60×62=3720,约3700人)师:刚才…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摆小棒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拿出4根蓝色的小棒,你能用这4根蓝色的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师:好,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师:都摆好了吗?(学生齐答)师: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了。想不想看一下?生:想。师:这是我们刚才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图形?生:(齐)正方形。师:第二个呢?生:(齐)平行四边形。师:如果拿掉1根小棒呢?  相似文献   

18.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三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由四项活动组成:观察物体的沉浮,观察更多物体是沉还是浮,物体的沉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思考和讨。沉浮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中,怎样选择材料至重要。下面根据教师的执教实例,谈材料选择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些相关的思考。活动一:观察物体的沉浮师:(出示一木块)这是木块,我它放到水里,你们猜是沉还是浮?生:浮。师:(演示)猜对了,(出示弹珠)这个呢?生:沉。师:(演示)也猜对了,(出示瓶…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91页。【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良好的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  相似文献   

20.
案例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小时候喜欢玩积木。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再一次体验童年生活,好不好生:好! 学生的情绪和兴致非常高,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师: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木块( 红颜色的木块5个,黄颜色的木块3个), 自由地玩一玩。不过,这次不像以前那样玩,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