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班教育教学小学化的表现及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班绝大多数附设在小学内,接收入学年龄不够的幼儿。其教育教学任务本有两项:一是让没经过幼儿园学习的幼儿在入学前进行入学准备教育,以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和新的环境;二是一些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教育结束后,由于多种原因(年龄、健康)不能马上入学,通过学前班的学习进行小幼衔接和过渡。因此,学前班的教育教学应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通过游戏活动促使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和谐发展,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但为小学做准备不等于学前班教育教学就可以小学化,按小学的模式和课程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2.
幼儿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难免会焦虑、紧张、烦躁。如何化解这些消极情绪,使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亲切接待幼儿早上入园时往往特别紧张、害怕。此时,教师亲切友好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夸夸孩子,如,“你的声音真响亮。”“自己走进来,真棒。”让幼儿感到教师喜欢他、爱他,从而使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借助游戏幼儿初上幼儿园,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胆怯,对一日生活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可采用游戏方式帮助他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同伴。如,组织“旅游团”…  相似文献   

3.
一、以爱移情,让幼儿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新入园的幼儿没有集体生活的体验,对幼儿园的一切难免恐惧。孩子从以往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生疏的地方,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能否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关键取决于教师,取决于幼儿园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根据3岁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易受周围环境的感染等特点,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让幼儿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我们以微笑接待每一位幼儿,用亲切、温柔的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要求: 1.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和相互交往的能力。 2.学习关心别人,体验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情感。 3.激发幼儿欢乐、愉快的情绪和热爱家乡的感情。二、情况分析: 我园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独自一人,在幼儿园虽然过的是集体生活,但很少去关心和帮助比自己小的幼儿,更无法体验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情感。我们设计的美食街活动,为全园孩子提供了一个能在一起交往、体验情感和独立做一些事情的活动环境。对这样的活动,幼儿是能够接受和乐意参加的。这个活动安排在春季学期,此时小班幼儿已入园半年以上,基本上熟悉和习惯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参加过全园性的游园活动,具备开展这项活动的基础。同时,本活动还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韩佳 《黑河教育》2011,(1):43-43
幼儿从家中来到幼儿园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大多数幼儿都会不适应,他们往往表现出恐惧、焦虑、胆怯、退缩等"不良反应",这一系列"不良反应"均干扰了幼儿正常的成长发展。改善这些不适应现象,免去家长后顾之忧,缩短幼儿的"焦虑期",让幼儿能以良好的情绪顺利适应集体生活,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形成。所以,让幼儿以良好的情绪顺利适应集体生活,这是幼儿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6.
情况分析设计本活动是基于以下因素:①我园地处乡村,家长农活较多,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的卫生习惯较差,缺乏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②幼儿喜欢挖鼻子、掏耳朵,用脏手揉眼晴。经了解,大部分幼儿不刷牙。③我们是学前班,大多数幼儿未上过小、中班,他们虽能说出五官的名称和位置,但发音不准,乡音较重。内容和要求1、学习用普通话说出五官的名称和位置。2、初步了解五官的作用,教育幼儿保护它们。3、对幼儿进行爱清洁、讲卫生教育,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脸、刷牙、擦鼻涕方法。  相似文献   

7.
《纲要》中指出:"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而童话剧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寓教于乐的特点,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深受幼儿们的喜爱。而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是他们走向集体生活和学习的第一步。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寓教于乐的童话剧这一表现形式特别的感兴趣。据此,我们以童话剧为载体,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使我们小班幼儿将注意力从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转化到自己喜爱的童话剧上来,并借助童话剧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逐渐喜欢童话剧并能在童话剧中能得到日常的生活经验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我们不仅要以慈母的胸怀去关心每一个孩子,还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民主、宽容的态度走近孩子,认识孩子,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语言肯定孩子的成功;让"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成为孩子积极进取的动力。为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重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正>1.猜谜语导入法。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具有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个性,猜谜语导入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的导入方式。例如,我在教学学前班《玩中发现》中的"空气"这一主题活动时,"空气"对于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理解空气的特点,我设计了猜谜语导入新课,上课  相似文献   

10.
牵手     
提水时我时常看到幼儿园的小老师,一手提水,一手牵着哭闹着的幼儿的手,还时常蹲下来为幼儿擦拭泪水。也许这幼儿是刚进幼儿园,不很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过分依恋于老师。有的幼儿还趴在小老师的肩上,投进小老师的怀中抓着、闹着。无论孩子如何,爱干净的小老师们总是温柔、亲切地  相似文献   

11.
针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特点,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资源来优化小班幼儿的一日学习生活:能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培养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健康、更精彩,能师生同乐,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乐趣。  相似文献   

12.
农村学前班的幼儿与城市幼儿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大部分幼儿不大会听、讲普通话,性格胆怯,不善于交往。因此,学前班的老师在开学初必须着重做好以丁儿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期是幼儿适应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入园适应是孩子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家长、教师、幼儿园共同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社会化进程与性格发展.通常我们会这样理解孩子的入园适应:当幼儿能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不哭闹,基本顺应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乐于参与各项活动,说明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因此,我们关注刚入园小班孩子,帮助他们顺利过渡适应期,并期待他们因此获得良好心理和集体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交往能力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了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的方法(如帮助引导小班幼儿穿衣服等),帮助他们较快地适应了刚入园的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15.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有合作行为、谦让行为和分享行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其分享行为发展有很大的局限,加之独生子女被几代人娇惯,刚刚进入小班的幼儿很难适应集体生活,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众多的困扰。科学指导幼儿学习分享,对幼儿的健全人格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谅与尊重     
我爱孩子。这爱,蕴含在体谅与尊重之中。庞菲是新入园的小朋友,他一来园就大哭大闹,任你给他好玩的玩具、色彩鲜艳的图书或讲动听的故事,他都不要,只要他的爸爸。初入园的幼儿由于没有过集体生活的习惯,对幼儿园的一切陌生、疑惧,这是不奇怪的,庞菲也是这样。孩子从原来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生疏的地方,在感情上有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应该体谅,并用自己的爱使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于是,我每天热情地接待他来园,陪他去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放学时,亲自送他回家,熟悉他家成员,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新纲要》健康目标明确指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幼儿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不适应集体生活的幼儿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合群。通过教学中观察发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与幼儿的性格有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为暴躁型;二为波动型;三为恋亲型;四为忧郁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孩子,我...  相似文献   

18.
韩丹 《中国教师》2004,(8):47-48
如果说,孩子离开家庭走向幼儿园、走向集体生活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则是走向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的关键一步。虽然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儿童在年龄上只差几个月,但其心理特征、作息时间、学习内容、形式、要求等方面差异都比较大。因此,在幼小衔接的幼儿园大班阶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幼儿了解未来的小学生活,并加以适当训练,对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过渡很有好处。我们幼儿园做了一些尝试与准备,感触良多,在此与各位老师共同分享:一、积极锻炼身体,以适应小学活动量的增加即将步…  相似文献   

19.
胡臻 《成才之路》2013,(34):92-93
在每年的幼儿入园时期,普遍存在幼儿入园适应不良问题。新入园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完成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为此,教育工作者要从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的表现入手,研究造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第一阶段:适应阶段(9月份~10月份) 幼儿特点:这个阶段,幼儿从原先在家习惯于独享父母之爱,到在园与伙伴分享教师之爱;从在家生活没有一定的规律,到受集体生活制度的约束;从在家需要什么就能立刻得到,到要学会等待或轮流使用。这众多的变化,让他们感到不安和孤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