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四册有一篇课文是《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很经典,很多老师上公开课都喜欢用它。对于这篇课文的示范课,我也听了不少于五次。可每听一次,大多是前一次的翻版。  相似文献   

2.
听课如采玉     
一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听了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的一篇课文《吆喝》。这是作家萧乾回忆老北京街头吆  相似文献   

3.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4.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5.
一次到基层学校听课,一位教师正在讲《给予是快乐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一节课听下来,我竟没发现略读课文与精讲课文的教学有任何一点儿区别。她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后来我有意识地又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略读课文,发现这位教师与前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6.
<正>《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7.
这篇童趣盎然的讲读课文,叙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经过,启迪孩子们遇事要动脑筋思考,亲身实践探索,课文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教学时应紧扣这一特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听老牛和松鼠各述  相似文献   

8.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几次听青年教师教学这篇课文,总是觉得少了些语文该有的味道,不尽如人意。于是便有了亲自尝试的念头。  相似文献   

9.
“听读识字”是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北师大版)的一个突出特点。“听读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借助阅读一篇篇课文来识字。在这里“阅读”是“听读识字”过程,课文则是阅读和识字的载体。而作为阅读和识字的载体——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识字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林海》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典型教材。一、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可促进说话和读写能力的提高。教学本课可通过下面的环节培养学生听的能力。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林海》这篇课文词句优美,描写的景色秀丽动人。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充分听的机会。听课文朗读录音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我在教这篇课文时,用悠扬动听的乐曲配以朗读,吸引学生欣赏课文化美的语言,领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配乐朗读输送给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大概都认为语文课是死板的,就是背背注释、课后练习题,听听课文得了,甚至有的同学说,上语文课容易使我们进入睡眠状态……但是,如果你听了我们班上语文课的故事之后,一定会对语文树立一个新的概念。有一次,我们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把这篇课文当作话剧来演。同学们听后高兴得欢呼雀跃,之后老师安排了一个角色。小江从家拿来一根肠和一桶水作屠户给范进中秀才庆祝用,小坤画一只鸡以作范进卖鸡用……接下来是分工,老师说:“谁愿意演范进?”“我,我……我也想演……”同学们都在争主角,最后,丁小龙演范进,他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有丰子恺的《竹影》一文.近期听几位教师讲这篇课文,关于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争议颇多.笔者认为,了解这篇节选课文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对解读此文以及拟定合宜的教学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关于这篇课文的出处,是这样注释的:“选自《丰子恺文集(艺术卷)》(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相似文献   

14.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会读书的人能把厚书读薄,会读文章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我与上述语文课堂教学用语两次邂逅并对之产生兴趣,都与同一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关。第一次是本县的一位名师借我班学生上这一篇课文,我参与听课。开课不久老师便抛出这句话,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马维华 《考试周刊》2013,(81):46-46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地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又是一次公开课,我从为数不多的剩下的几篇课文中选取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篇,因为考虑到这篇主人公是学生的同龄人,人物描写也具体精彩,而且还有人物对话,适合于指导朗读。选定课文之后,在听取了多位同事的诚心建议下,我做好了搜集大量设计与实录的准备。一、名师引路于永正老师一直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位老师,他的个人修养与在小学教育中的踏实作风令我仰慕不已。于是我观看了他长达近80分钟的教学视频,听着于老师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什么》是人教版四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也无数次上过这一课。只有这一次,我上完这一课后,一种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静静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有以下两个教学环节处理得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18.
有感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胡殿全做教研工作,免不了要到学校听课,听了课,免不了要有些感触。一次,我到一个学校听语文课,A老师讲的是四年级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这是一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讲读课文,写的是在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小学生们怎样坚持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什么》是人教版四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也无数次上过这一课。只有这一次,我上完这一课后,一种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静静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有以下两个教学环节处理得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听了湖南省祁阳师范语文教师郑超同志讲的一堂《藤野先生》的总结课,很受启发,现根据听课笔记,将郑老师讲的这堂课整理记录如下: 上几节课,我们对《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今天,我们就把这篇课文简单地小结一下。这篇作品,是鲁迅于1926年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时写的。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作品所记述的是作者什么时候的一段生活?是一段什么样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