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自治区九运会举重比赛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琼花 《体育科技》2002,23(3):13-17
研究结果表明 ,广西青少年举重运动正处于上升阶段。其表现背景是小级别优势项目仍在发挥作用 ,运动水平增长速度较快 ,运动员达到高水平的年龄和训练年限趋向提早 ,重点项目布局体系正在发挥效益功能。但试举成功率较低 ,杠铃后掉和挺不起是试举失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抓挺举大强度训练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其大强度训练的内容、负荷量与训练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举重运动水平提高迅速,特别是级别调整以后,我国举重运动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在小级别仍保持优势的情况下,在中、大级别也有一定竞争力,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上,我国举重选手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训练水准。为进一步分析近15年来我国举重运动成绩增长变化情况,了解和掌  相似文献   

4.
采用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抓挺举大强度训练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的女子举重运动员,其大强度训练的内容、负荷量与训练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举重     
G884.09 9803552广西举重之优势所在—谈区八运会举重赛[刊,中,I]/卢文超,周德平//广西体育科技.-1998.-19(1).-28-30(SML)举重//技术//实力分析//广西//区运会//8届//比赛//综述//措施广西八运会青少年举重比赛的统计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6.
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一关很重要.广西体育运动学校举重班选材由初选和复试两个阶段组成,由学校选材小组进行测试,其中有形态机能测试、生理生化指标测试、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测试,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后方可入学试训.针对少年举重运动员的特点,围绕"打好基础,全面训练"这个主要任务,抓住技术与速度这两个重要环节进行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7.
举重运动从七十年代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推举被取消、所要求的速度和爆发力更为明显,到了八十年代,世界上举重运动可以说是腾飞的时代,绝对优势集中在苏联和保加利亚。苏、保长期称雄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所在,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一千万人口的保加利亚,参加举重训练的人数大大超过我们十亿人口的大国),而且还建立了整套科学训练的方法和段手。从小抓起、从少儿开始进行举重训练,直至高水平的训练,已经形成完整的宝塔式的科学体系。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攀登举重运动的高峰、对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启蒙教练,更有不可推卸的  相似文献   

8.
当今我国男子举重的格局与我省的比赛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4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的成绩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我国男子举重广西、江苏位居全国前列,两广在中小级别上称雄,东三省则在中大级别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江苏发展较为全面,而我省只能在中大级别上有一定的竞争力;我省运动员抓举及挺举的成功率严重偏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我国举重竞技水平的提高。保持我国举重项目,尤其是在女子项目和男子中小级别在世界上的优势.对不同阶段少儿举重运动员选材内容与方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把那些具有举重运动天赋的运动员选拔出来.进行科学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之成为攀登举重高峰的优秀人才。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体育先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举重     
G884.099 9413261举重名将吴数德[刊,中]/广西体委//新体育.—1994.—41(XY)举重//男子//优秀运动员//成绩//吴数德//中国//广西G884.099 9413269温柔的大力士—举重选手杨斌列传[刊,中]/卡力//体育爱好者.—1994(1).—4—5图2(XY)举重//男子//优秀运动员//训练//成绩//经验//杨斌//中国//广西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竞赛动作强度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为调研重点,对山东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竞赛动作强度训练进行调研.研究表明:山东省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大、中、小级别在赛前抓举训练强度上具有相似性,除第四周外,最高强度不低于95%,强度组数距比赛日越近,试举的强度与组教下减越明显;赛前挺举强度在95%以内;中、小级别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耐强度优于大级别,耐强度组数也优于大级别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举重运动获得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级别都在飞快地进步,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同时我们注意到获得冠军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减小,因为青少年开始练习举重的时间要比过去早得多。然而近十年的举重专门文献中,很多作者通过长期以来的研究主张开始从事举重训练的最佳年龄大约为十岁。在最近欧洲及世界三大赛举重统计资料显示,获得冠军的年龄约在18—19岁,他们从事举重训练的周期为6—8年,这证明了举重运动员是由早期训练开始的。训练阶段青少年参加举重训练是从选材的最初阶段开始到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名次,有以下几种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法、观察法和统计方法等,对200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举重成绩居世界领先地位,但无明显优势;男子轻中级别达世界先进水平,重级别尚有一定差距;虽然中国队获得22枚金牌并获男女团体冠军,但有关国家举重水平提高迅速,中国举重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地把握世界男子举重的发展趋势,找出我国与世界水平间定量化的差距,本文引进“举重指数”的概念,对我国男子举重各级别的举重指数进行了计算。举重指数是由举重成绩和运动员的体重2项指标进行计算而得,是一个较为通用的举重力量评价指标。通过对2004年全国举重锦标赛上8个级别的前8名运动员的举重指数可分为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等3项指标。举重指数的大小能在举重各级别单项、单个运动员,以及在总体上反映各个级别发展水平,是一个较为通用的举重力量评价指标。在8个级别中,我国前8名运动员的平均抓举指数为8·20,挺举指数为9·97,总…  相似文献   

15.
在举重项目长期训练过程中,少年时期训练起着重要作用。从我国和省优秀举重运动员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少年时期,就打下良好的全面身体素质基础。实践证明,基础训练好的运动员,将会全面发展成为一名高水平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了1979~1999年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培养水平举重运动员的实践。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理论与实践是成功的。指出了体育院校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的优势,以及影响体育院校举重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不利因素,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本试图通过100公斤全国纪录创造者马文平早期成长和训练,探讨我国重级别举重运动水平落后的原因:1.我国重级别运动员人选太少,身材较矮胖,身体素质太差;2.对重级别训练特点缺少研究,大小级别一个训练的方法。文章并从选材;运动成绩与体重的变化关系;技术、战术训练特点等方面探索提高我国重级别举重运动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少年举重比赛中,不少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水平较高,而专项成绩却不理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专项成绩技术动作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专项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观察法,对两组不同级别少年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训练,发现重视少年举重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是可以提高专项成绩水平的。  相似文献   

19.
举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举重成绩突飞猛进,训练方法越来越科学化,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已经成为举重训练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训练,结合举重专项特点作好身体素质训练.更要引起各级教练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1983年11月24日~30日,由国际奥委会团结委员会资助的亚洲举重教练员、裁判员训练班在广州举行。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体育系副教授、举重专家斯巴索夫·安吉尔先生从训练、选材等几个方面谈了举重运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介绍了举重运动在保加利亚发展的情况,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下面针对我国举重运动的现状,谈谈参加此次训练班的感想。一、我国举重运动发展简况举重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下,我国举重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曾先后有十人在五个级别内打破了三十项世界记录,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文革”动乱中,举重运动被迫中断。七三年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