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探求词义引申起源,在总结前人对词义引申概念阐释的基础上,从词义引申的主体、词义引申产生的源动力、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词义引申实现的条件、词义引申的继承性和系统性特点以及词义引申所属研究范畴等方面对"词义引申"进行较全面阐释和规范性说明,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做出较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词义引申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词义引申进行研究,但对词义引申在原型范畴理论层次上的研究不多。文章立足于原型范畴理论借助语料对词义引申进行浅析研究,并分析汉语中常见的四种词性在意义引申过程中发生词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段玉裁对词义引申的研究,开创了系统研究汉字本义及其引申义的新方法: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据,探求字的本义;以字的本义为核心,推求词义的引申线索,重建每一个词语的词义系统。而且,段氏已经发现了词义引申规律与人类的思维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了一些词义引申规律的雏形,认识到了词义引申的普遍性、系统性与规律性,为后人建立起完整的词义引申系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角度看词义引申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词义引申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缺陷,即了忽略了词义引申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上,人们的心理活动在词义引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词义引申的心理机制是联想。而词义的联想引申有两个基本途径 ,即相似联想引申和关系联想引申。  相似文献   

5.
词义引申在词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至今人们对“词义引申”这一概念及现象的研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清代,以时间为线索对“词义引申”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的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6.
词义演变研究是词汇语义学的一个重要论题,是历时词汇研究必然涉及的一个方面。本文试就词义演变研究的理论做一概观,以期从总体上把握当前研究的成就和趋向,寻求实践研究的正确指导方向。一、词义演变研究的三种理论基础近20年来的词义演变研究,既继承自己的研究传统,又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形成了三种有不同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1.训诂理论对词义引申的研究和总结。古代训诂学发展到清代,对引申的研究已经逐渐走向自觉,其中段玉裁、王念孙、朱俊声等学者对词义引申的描写、对词义引申变化的原因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成果是现…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对词义引申方式研究的成果基础上,运用隐喻理论对词义的引申方式进行了重新审视,从体认引申、空间隐喻、由生理域到心理域、客体域与行为域的相互投射、下位域与上位域的相互投射等方面来探讨词义引申。最后阐述了隐喻理论在对外汉语词义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的视角研究汉语词汇词义引申一直是词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关转喻引申研究成果较隐喻研究少之又少,本文笔者试以转喻的视角对汉语建筑类词汇词义引申进行探索和讨论,目的旨在将建筑类词汇转喻引申得到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英汉词义引申进行对比,引入词义引申线索的概念和理论,并从人的心理的角度,按照词义引申产生的动因将词义引申分为借喻引申和借代引申两种,对这两种引申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举例分析和英汉语之间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词义引申现象丰富了词义系统,它是古汉语研究中一个熟悉又复杂的术语。本文旨在辨析与词义引中相关的一系列概念,明确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比较词义引申方式的各种区分方法,以便更科学地运用到对汉语的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11.
词义引申的本质是两个词义之间的认识“联系”,而不是派生、转化等等,两个词义在认知范畴和格式的控制下,分别产生理据认识,形成引申根据,然后两个认识结合成理据认识对,形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的沟通联系实现能引词义向所引词义的引申。在这种理论模型的背景下,本文分析古代汉语单音名词“事物”义之间的互补认知格式的引申类型。  相似文献   

12.
词义的引申就是由词的本义延伸或演变出其他相关意义的词义演变方式。《晏子春秋》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放射式引申、递进式引申和综合式引申。《晏子春秋》词义引申的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兼该到偏指,由实在到虚灵。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详细分析了词义的引申现象。在段氏看来,从语法角度出发,也可以引起词义的引申。名词义与动词义、名词义与形容词义、形容词义与动词义之间可以互相转移引申引起词义的演变;动词等实词可以虚化,引申为副词义;使动或意动的意义可以凝结成新义。本文就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探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词义引申规律。  相似文献   

14.
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对于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原因、方式和机制,前修时贤多有论及。古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义引申方式——“动词词义裂变式引申”,其引申过程为构成一个完整动作的几个不可缺少的分解义素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裂变而形成新的引申义位。  相似文献   

15.
论古代汉语词义的反向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词义可以通过相似、相关、相因等多种方式进行引申。反向引申是汉语词义引申系统中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个被学们忽视的问题。这种引申与传统字学上所说的“反训”不是一回事。词义引申取决于词本义中是否具有可供人们充分发挥联想的意义因子。如果一个词的本义能分析出意义相反的因子,那么词义就极易发生反向引申,孳生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词义引申是英汉翻译中的常见现象。本文简要论述了语境与词义的关系,以及准确辨析和把握语境依据对选择和确定词义引申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特定语境中饲义引申的逻辑、情感和文化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词义引申本质是两个词义间的认识联系,两个词义由认知格式控制,产生理据认识结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沟通实现引申。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文章在对隐喻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粥粥"一词的本义作为研究词义引申的切入点,从隐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各词义的演变过程和引申方法,深入地探讨"粥粥"词义的演变历程,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析隐喻在词义延伸中所起的辐射作用,并运用隐喻思维模式认识词的多义性、理解词义的引申过程及其合理性,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词义内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引申,关于词义引申的研究,各家之说不尽相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其一是没有把引申途径和引申方式区别开来,往往混为一谈;其二是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往往出现交叉现象;其三是没有着眼全局进行研究,多是举例性的;其四是忽视了引申义在语言中产生的过程。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就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式谈谈个人一点体会。 一 词义的发展变化是在语言内部进行的,因此我们研究词义的引申不能离开语言的社会性和语言的限定性。我认为从语言内部运动规律出发,词义引申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由于词义活用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二是由于语言修辞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临时的修辞意义约定俗成而产生词的新的义项。  相似文献   

20.
词义引申的本质是两个由认识体现出来的词义产生了先后联系,其先后可由字形或书面语言予以证明,其联系要由认知范畴和格式的控制来完成。词义引申本质是两个词义间的认识联系,两个词义由认知格式控制,产生理据认识结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沟通实现引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