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特征。作者把她们塑造成一个个艺术典型,她们外表美和心灵美相统一,表现最突出的是痴情美。她们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她们是美的化身。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这些妇女不论以什么形象出现 ,都使读者感到清新、鲜活 ,她们以独立的爱情意识向封建礼教挑战 ,成为封建礼教的叛逆。本文通过《聊斋》中女性选择对象的标准 ,追求爱情不重结果 ,以及她们不甘于被奴役的地位的论述 ,揭示了《聊斋》女性独立的爱情意识 ,展示了她们新的思想和新的气魄  相似文献   

3.
《聊斋志异》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才女形象,她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风采,蒲松龄以他独特的视角充分肯定了这些可爱可敬女性的聪明才智和不让须眉的自主精神。文章对《聊斋志异》中出现的才女形象进行了分类,并解读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些追求人格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的新型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蒲松龄关注、同情女性命运,并为女性经济独立意识的觉醒吹响了号角。《聊斋志异》中表现的“女性独立,必须以经济独立为基础”的新思想是在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影响下产生的,是处在当时社会中女性谋求发展的表现。蒲松龄塑造这些女商人形象,在肯定她们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后世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超越了当时社会礼教的束缚,她们聪明美丽可爱又不似世俗女子。然而文本中的这些女子形象都是在男性的观察和叙述中呈现的,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比文本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会发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始终没有离开男性视角的观察和男性意愿的表达。这一悖论在《聊斋志异》中多处呈现,作者对历史上女性意识和女权意识的发展作反思。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有符合男性期待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也有令男性厌恶的泼悍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以泼悍女性最为独特,文章以江城和尹氏为例,通过分析男性作家对她们女性恶德的描述,以及对她们悲惨结局的安排和这类女性形象出现的意义,认为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完全处于男性作家男权意识的观照之下.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中的一些女性以狐女的形象出现 ,但她们身上更多地表现了人间女性的种种美德 ,这也体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歌颂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商人形象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女性商人、商业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做综合的专题性研究.《聊斋志异》中表现的“女性独立,必须以经济独立为基础”的新思想是在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影响产生的,是处在当时社会中女性谋求发展的表现.蒲松龄塑造这些女商人形象,在肯定她们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后世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中,蒲松龄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较之以往文学作品有很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在对女性的肯定与张扬方面达到了前人从未企及的高度,作者笔下的她们是美丽的,贤惠的,并且富有反抗精神。在欣赏她们美的同时,我们也在思索她们的美丽贤惠是为了什么?她们在男权意识强烈的社会中真正获得了幸福吗?由这些女性形象折射出的前卫女性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的另类女性形象,与封建时代正统的女性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们见识卓异、性格独立、能力出众、刚强有为,尽管这类女性在书中出现不多,但意义非凡,在封建时代晚期的社会舞台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纷芸多姿,呈现出有别于以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风貌。变形幻化让她们突破了传统女性、普通女性人物的单一化范式,代言了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审美理想,对女性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纷芸多姿,呈现出有剐于以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风貌。变形幻化让她们突破了传统女性、普通女性人物的单一化范式,代言了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审美理想,对女性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3.
在《聊斋志异》中,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作品对女性外貌的过于重视和想象,使女性形象成了被玩赏的花瓶。女郎的主动与轻浮,恰恰迎合了男性的趣味。在男权世界中,她们充当的是满足欲望的玩偶。  相似文献   

14.
《聊斋》女性形象系列浅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中的人物,以女性居多,约200余人,其中有姓名者160余人,作为主人公描写的也有百余人.这些形象,有官宦妻妾、豪绅奴婢、闺房名媛、平民百姓、遁世尼姑、青楼歌妓等,她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女性形象系列.分析这个系列,不仅使我们得到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还可洞悉封建社会妇女之地位、思想、品德、愿望与情愫,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  相似文献   

15.
张翔云 《文教资料》2014,(36):25-28
唐传奇是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对其后以及现当代的小说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样,《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让"花媚狐妖"这一群体形象真正被人们所认可,将中国文言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封建社会,男性在各个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在唐传奇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她们的自我独立意识逐步增强。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创作理想的不同,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外貌,地位,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追求自由爱情的方式等方面仍有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精品之作,其中大量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赋予了聊斋故事以鲜活的生命力。女妖在《聊斋》中具有异常显赫的地位,蒲松龄极力刻画了她们的至情至性,花、狐、蛇、鱼各显姿态,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中的正面女性形象可分为人类女性与非人类女性,她们都具有“无妒”的共同点,同时她们之间又具有更大的不同点:人类女性形象并不一定美貌。但无妒、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坚决主动地守贞、严格遵循封建礼教,可以说是贞女贤妇;而非人类女性形象虽然也无妒,但她们美貌、向男性自荐枕席,与男性较自由地结合、几乎完全置封建礼教于不顾,可以称之为“自由”女性。这两类不同女性形象的产生,源于封建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德、色双重需求的外化。  相似文献   

18.
对《聊斋志异》出现的妇女形象及其所包容的思想内涵,应该怎么看,是不是就是有些学者认为的,蒲松龄笔下的女性,“已在向着另一个新世界探索着、追求着了”,更有甚者,干脆说:”她们的思想武器则属于资本主义萌芽范畴”,认为这些妇女思想“已体现了萌芽状态的资产阶级民主要求”。总之,据这些同志看来,《聊斋志异》中的妇女已是一  相似文献   

19.
在《聊斋志异》中,“自然美”女性形象系列堪称最为独出的一个形象群体。立足文本,可发见这一形象系列真、纯、野、美的共性特征以及以“自然”为核心的性格内核。同时,她们还有着独立自显的美学价值与成就。就文学史意义而言,其特具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据统计,全书五百余篇,其中描述女性的作品,占一半以上。这些命运不同、形态各异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凡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妇女形象,她们或为人妻,或为人母,是作者笔下悍妇、妒妇、女强人、女豪杰以及善良贤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