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觉民 《出版史料》2004,(3):94-94
1952年冯雪峰委托聂绀弩编注《水浒》,这是国内第一次出版有注释的古典小说《水浒》。聂绀弩作了仔细的考证写了几百条注释条目,初版本时还选刊了过去出版的绣像《水浒》中不少插图,每回二幅,计140幅,到以后又取消了,不知何故。聂对《水浒》作了不少研究,他认为《水浒》是写农民起义的提法是站不住的,《水浒》中的人物,大抵是军官、将军、官  相似文献   

2.
和一些同龄的“书友”(一样爱读书的朋友)闲聊,发现我们读书生活所走过的道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最早接触的,大体上都是几部古典小说——“才子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则因为书中人物脾性的古怪(贾宝玉那么多情,林黛玉又那么多愁!),不象《水浒》里梁山泊好汉李逵、武松那样容易理解;《聊斋》的故事虽然经大人们一讲是十分地有趣又神秘,但自己读起来,又因为文字不那么通俗,要揣摩半天才能达到似懂非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点“隔”。——这两部了不起的巨著是要到后来才慢慢咂出些滋味来的。  相似文献   

3.
读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过《水浒》。《水浒》中的潘金莲自顾迎合王婆的撮弄,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最后竟“色胆包天”地害死武大郎。这个情节给我的印象很深——潘金莲是个“坏女人”。在以后的几十年生活中,凡谈起潘金莲,就认为她是中国淫妇的  相似文献   

4.
《水浒》评论三奇书■伍立杨20世纪30年代迄今,文化界作《水浒传》文章者,夥矣。70年代甚至出现评《水浒》运动。批评赞弹方面,有三本奇书值得一谈。三本书是,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1943年万象周刊社初版),孟超(水泊梁山英雄谱》(1949年初版,1...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1,(21):24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7月10日,《水浒·江湖》一书的作者王学泰先生来到位于朝阳区蓝色港湾的单向街书店举行讲座,活动现场读者济济一堂,气氛热烈。《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是文学作品,更是江湖人与老百姓的生活教科书。游民、江湖、秘密会社研究学者王学泰先生曾因其独特的研究领域而被评为"发现另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6.
李永华  安雪 《图书与情报》2005,(1):90-93,96
文章述析了明末遗民画家陈洪绶绘制的《水浒叶子》、与《水浒叶子》有关的。叶子戏。《水浒叶子》与《博古叶子》的异同。以及明代《忠义水浒传》插图本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14,(9):12-12
政协委员李海滨认为:为维稳应该禁播《水浒》,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要有所控制,这些都和暴力相关。《水浒》是旧时代的名著,与我们时代不适应。  相似文献   

8.
摩罗是笔名,取自鲁迅先生的《摩罗诗力说》。“摩罗”这个词出自梵语,意思是恶魔。而最早被冠以这个称号的文人,则是以拜伦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派诗人们。而今,一名中国青年自己把自己叫做“摩罗”,显然不是无意为之。在他的《中国文人》一文中,他这样解释自己使用“摩罗”这个笔名的原因:“我可以没有恩宠没有地位,可以没有名气没有桂冠,但我决不可以没有自我,决不可以没有独立人格。我一定要把自己与中国文人区别开来,与一切中国奴隶区别开来。倘若  相似文献   

9.
由火石软件公司潜心打造的《水浒Online》,是国内第一款以古典名著《水浒传》为基础的MMOACT游戏。该公司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斗游戏的特色和风格。新作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继去年8月出版《吴越评水浒》之后,吴越老先生紧接着在今年年初又再接再厉推出吴越《品水浒》大作。真是:年老体不衰,大器晚耀辉!  相似文献   

11.
顺治十四年(1657年)醉耕堂刻《评论出像水浒传七十五卷》,附有翻刻陈老莲绘《水浒叶子》,其后重刊《水浒》间有依其图像传摹者。相沿翻造,鲜有精品,故《水浒叶子》向称无善本。及长乐郑振铎先生获单刻本《水浒叶子》,初以为明季原刻,收入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而吴县潘景郑先生别藏一本,书口以《千字文》“天地玄黄”至“寒来暑往”纪叶码,凡二十叶,半叶一图像,共四十图像,于朱武图下书口处锲有“黄肇初刻”四字。两本图像相同,仅以  相似文献   

12.
由火石软件公司潜心打造的《水浒Online》,是国内第一款以古典名著《水浒传》为基础的MMOACT游戏。该公司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斗游戏的特色和风格。新作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3.
所谓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某一名著的专题研究,既需要掌握充分的原始材料,又需要秉持一种客观、理性、尊重历史的态度。近年来或许受到电视中“评说”名著类节目的影响,关于《水浒》的“戏说”、“品评”类作品也出版了不少。这些著作目前尚不知如何为其定位,如果归之于通俗的消遣性读物,以《水浒》的人物故事为载体或由头而映射当今的社会现实,倒也颇为相宜。倘归之于《水浒》研究新的创获,则即使从阐释学的意义而论,因为所凭藉的文本本身并未有严格的学术界定,我们知道《水浒》的版本系统大约是古代长篇小说中最为麻烦的,究竟针对哪一个文本立论,不仅是材料的可信问题,更是思想倾向与态度的取舍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尽管田虎、王庆故事成为《水浒》系列故事是比较晚的事情;但在增入《水浒》之前,田、王故事各自均有较久远的独立流传的历史;这由其文字、人物、套路之古拙可见一斑.即使在增入《水浒传》之后,田虎和王庆故事之间,以及田、王故事与《水浒》其他部分之间,都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插增本”王庆故事中存在的人物性格不鲜明甚至前后不一、情节始末交代不完整等问题,实际上是早期白话小说的通病;由此也反映了“插增本”王庆故事之古拙.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认为我们可以像经营生意那样经营自己的生活,自由市场与家庭价值观可以并存,但实际上,这两者根本是背道而驰"读加州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家阿丽·哈克切尔德的新书《外包的自我》时,我的脑子里不断闪现出科幻小说中常见的恐怖景象:人们发明出无所不能的庞大机器,让它代替自己从事繁杂的劳动,没想到它一发不可收统领了世界,反而把人类变成了它的奴隶。在专访哈克切尔德时说起读后感,她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在中国诚然是小说经典之一,但海外汉学界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从《宫崎市定说水浒——虚构的好汉与掩藏的事实》(以下简称“宫书”)、《梁山泊——水浒传108名豪杰》(以下简称“佐书”)、《剑桥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剑书”)的水浒相关部分汉译文献来看,以下几个问题似乎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与趣味     
中国两部最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和《红楼梦》,写的人物很多,到底多达几百人?过去一段时期,一些研究中国小说史的人曾说:《水浒》里的人物最多,堪称“我国古今小说中之冠”。现在已经有人统计出来,《水浒》里有名有姓的人物577人,有名无姓的9人,无名无姓的99人,还有提到姓名而未出场的192人,合计787人。  相似文献   

18.
一 "威权"坐在山顶上, 指挥一班铁索锁着的奴隶替他开矿. 他说:"你们谁敢倔强? 我要把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 奴隶们做了一万年的工, 头颈上的铁索渐渐的磨断了. 他们说:"等到铁索断时, 我们要造反了!" 奴隶们同心合力, 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 山脚底挖空了,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 此诗题为《威权》,是一首典型的左翼诗,作者是胡适.《威权》的末尾有一个注释:"八年六月十一夜.是夜陈独秀在北京被捕;半夜后,某报馆电话来,说日本东京有大罢工举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诗歌非常时尚,连郭沫若为自己的诗集《女神》写的序诗,也会写成这样:"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我除个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自己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所以我把她公开了."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读《水浒》,是在14岁那年.其时,报纸、广播仍在不断地公告一位八旬老人的指示.“《水浒》好就好在投降”.所以,从高官到平民,都被要求批《水游》.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听了广播以后弄不懂,就问儿子:“连‘水壶’也是‘坏东西’了么?还准用不?”  相似文献   

20.
从施耐庵『反盗版』说起徐征据一家小报称:《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由于家境贫穷,在女儿出嫁时,无法购置嫁妆,只好将《水浒》的书稿交予女儿,让其在生活困难时,将书稿卖给书商换几个钱。其女儿出嫁后,果然生活困难,遂将书稿拿到书坊去卖。那书商一看书稿,心中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