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远古乐舞时期、钟鼓之乐时期、歌舞伎乐与文人音乐时期和市民音乐勃兴时期。从公元前6000年至夏朝为远古乐舞时期,该时期以音乐节奏为主,歌舞乐三位一体。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221年前后为钟鼓之乐时期,出现了专业的乐师和音乐教育。公元前475年前后至公元960年前后即秦汉到隋唐五代为歌舞伎乐与文士音乐时期,这期间,乐府"兴盛于秦,鼎盛  相似文献   

2.
一、档案修裱及用纸原则中国档案修裱技术历史悠久,正如唐朝初期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所阐述的:“自晋代以前,装褙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褙”由此可见,装裱技术在中国至少已有1500多年了。它起源于魏晋,成熟于隋唐,鼎盛于宋,发展于明清,作为一项独特的技术一直流传至今,是档案界和书画界的一大瑰宝,享誉世界。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的两汉时期造纸术兴起,纸张的出现为档案修裱技术的产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质条件,并且随着纸张成为档案载体材料,档案修裱技术日益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据《太平御览》引《桓玄伪事》称,在东晋…  相似文献   

3.
谈简策制度     
简策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大概在商朝就已经有了.到了周朝就很通行,自春秋至东汉末年造纸技术发明以前,简策一直是书籍的主要形式.同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具有特定物质形式的简策制度.  相似文献   

4.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档案史料编纂时期;第二阶段是90年代档案编研工作的集体反思时期;第三阶段则是信息时代崛起的档案信息编研时期。  相似文献   

5.
张玉萍 《兰台世界》2012,(15):15-16
私人藏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春秋"士"阶层的兴起,私人藏书至明清时已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些规模宏大的私人藏书楼里,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书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峰 《出版科学》2001,(2):24-27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的二十多年间,是我国大学出版社迅速发展的时期,从首批恢复和新建的四家发展到今天的一百家。这一发展时期可以大致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第一阶段,即大学出版社的成立、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各社的出书品种规模、发行码洋的差距不是太大:20世纪90年代是第二阶段,即大学出版社的分化阶段。所谓分化,就是出现了一批码洋过亿元,甚至码洋达二至三亿元的大学出版社,而一些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的出版社发行码洋在一至二千万元左右徘徊,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呈现分化态势。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我国书籍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 (从远古到公元前221年) 第四节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我国上古时期,“学术统于王官”,一切文献书籍,都归史官掌管,世代传习,供少数贵族谘询和使用。据古籍记载,周代专门设有掌管典册的史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各有不同的分工。东周时书籍的数量已有不少,特别是各国的史书很多,据说墨子周游列国,曾看到过百国《春秋》。但是这些古籍后来都散失了。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动,使依附于奴隶制的“士”(当时的知识分子)逐渐发生分化,成为一个新  相似文献   

8.
高坤 《青年记者》2012,(17):78-79
古罗马,中世纪时间段释义 古罗马时期,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古罗马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灭亡,其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屋大维确立元首制,共和制度瓦解.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中世纪时期约为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这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9.
先有报,后有网。报与网的关系,大致有四种状态:一是只有报纸没有网络,这涵盖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古代、近代、现代报纸的漫长时期;二是报纸的网络版时代,网是报的影子,报上有什么网上就有什么,这个阶段不长,一两年至三五年不等;三是报网差异较大、网络既相对独立又依存于报纸,目前报纸与网络正属此状态;四是报纸与网络相依相融状态,这是未来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的书籍虽历经数千年的销蚀淘汰,至今仍保存着约10万种.这些图书的流传和保存与我国历朝历代的编修活动密不可分.书籍积聚多了,在阅读、查考和管理上,就会产生建立图书分类体系的需要.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体系产生于西汉成帝时期(约公元前1世纪)的大规模图书整理活动,刘向、刘歆父子受命汇同各方学士经过19年不懈努力,成功地将约1.3万卷图书编入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系统分类目录<七略>.  相似文献   

11.
孙洪康 《新闻记者》2006,(12):61-63
推窗,就会望见屹立在石灰岩山岗上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雄伟苍凉的帕台农神庙;出门,就会挨近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占希腊文明最耀眼时期的建筑遗存和雕像精品。这是我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今秋访问雅典最直接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铜器享誉世界,是国内各博物馆文物保管重要的工作领域。我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  相似文献   

13.
《档案管理》2007,(4):83-84
《春秋左传》,简称《左传》,是编年体春秋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左传》是对鲁国官修史书《春秋》的解释,记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间二百七十年史事,也保存了一些古史传说.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发明纸张以前,史书、文书之类最早都是书写在竹简或木牍上的.简牍流行于东周至魏晋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3世纪).简牍的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保存了古代珍贵的书法墨迹.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古代图书馆活动高潮及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形成图书馆活动高潮的三个要素,确定在"希腊化文化"时期产生了一次高潮,具体时间可大致确定为亚历山大图书馆时期的公元前260—前47年。  相似文献   

16.
结束并不意味着报纸消亡只是一种物质形式的转换我们思考的是: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有人类存在,就会有媒体。有先进的传播技术就会有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在一定阶段,由最先进技术推动、支撑下的媒体形式。1.历史上的新媒体。报纸(书刊):公元前11世纪,中国出现了书籍;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出现了纸书;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书籍印刷与传播创造了条件;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报纸新媒体产生。直到  相似文献   

17.
王荣 《新闻知识》2000,(6):30-31
报林中冒出一个新生带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结构基本上是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主体、以晚报和一些专业报为补充的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党报改革时期。在这个时期,各级党的机关报一统天下,报纸品种结构单一;第二阶段是经济信息报时期。这个时期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和商品经济的兴起,各种经济信息报纸竞相问世,现在已有400多家。第三阶段是晚报复兴时期。到了九十年代,晚报进入了复兴和大发展时期,据统计,1991年以来,全国晚报从50家发展至144家。…  相似文献   

18.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藏书的兴起阶段。汉地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浮屠经》是第一部成文的汉泽佛经。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自马寺,佛教寺院藏书便随即产生。那时白马寺等寺院已有藏书形态出现,并具备了一定数量的藏书,  相似文献   

19.
一古籍与古籍整理古籍的数量我国是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发达,文物昌盛,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古籍,数量十分巨大。我国古代的书籍,最早的是竹木简册,稍后是手抄的卷子,宋朝以后木刻印本兴起,成为书籍的固定形式。据有关专家们的估计,我国现存古籍约有8万种左右。清朝乾隆时候官修的《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我国古代的重要著作,所著录的书籍(连同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共10254种。自此以后,古籍的种数又有大量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一千纪后半,是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之间人群移动和文化交流逐步兴盛的一个时期。考古发现和比较研究表明: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出土的"中国式"铜剑,是公元前4世纪中叶从中国大陆东渡到韩国西南部沿海一带的吴越铸剑工匠在当地铸造的;韩国出土的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的舶载铁器,是分别从中国大陆的燕地和齐地传入的;韩国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纪年前后的"横置式"前期瓮棺葬,是在中国大陆黄海和渤海沿岸地区瓮棺葬的影响下产生的。中韩交流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拉开了序幕,后来又经历了三次浪潮。其交流的路线,既有连接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辽东—朝鲜半岛"陆路,更有"环黄海之路"水路,即沿黄海近海北上、东进、南下的倒"U"字形海上交通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