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埃兰人、米底人、波斯人等都是伊朗高原的古代居民。埃兰人可能在公元前三千年代就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埃兰被亚述征服。米底兴起较晚,公元前七世纪后半期征服波斯各部落,国势强盛。公元前550年,波斯人推翻米底的统治,建立国家,后继续扩张,建立起大帝国。 2.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两河流域先后兴起亚述和新巴比伦(迦勒底)两个强国。亚述曾扩张到整个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和埃及。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据巴比伦独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610年,新巴比伦又联合米底灭亚述,称盛  相似文献   

2.
万国鼎先生所编《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1978年11月版)是一本简明易用、史学工作者称便的优秀工具书。但我在查找一条涉及齐胡公纪年的材料时,发现该年表中索引有一则年代排印失误,现予以订证如下:已知齐胡公为姜太公五世孙,大致与周孝王、周夷王为同时。由于我国自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才有明确的不间断的纪年,《中国历史纪年表》中的“公元甲子纪年表”当然也是从共和元年起始的。那么,要查找周代共和以前的纪年,只有从该年表第64页的“西周周王简表”以及第147页的“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中去找。“西周周王简表”记载,周孝王于公元前897年至前888年在位,而“中国历史纪年表索引”却记周孝王继位的年代为公元前987年。我们已知周孝王是周懿王的弟弟和继位  相似文献   

3.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游牧民族。“匈奴”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史乘.据《史记》记载是在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七年).自冒顿单于(公元前209——174年)起至匈奴西迁(公元九十一年,永元三年)止,匈奴奴隶制政权在大漠南北存在,持续了整整三百年,此后离散的匈奴又在我国历史上活跃了近二百年。至南北  相似文献   

4.
老子与德     
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 :“历史不能只记载一个行动 ,而必须记载一个时期 ,即这个时期内所发生的涉及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所有事件。”因此 ,我们看一个人和他的著作 ,首先应该将其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对老子及其《老子》也应该这样。老子思想的产生有广阔的社会背景。老子生逢春秋末期 ,大约生活于周灵王二年 (公元前 5 70年 )至周敬王四十年 (公元前 4 80年左右 )之间。这在《史记》中有记载 ,且较为可信。《左传》、《礼记》、《孔子家语》、《庄子》、《列子》等书亦有片断记载。春秋末期社会变革急剧。周天子衰微已久 ,其王…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 ,鲁国史官们编著的史书《春秋》 ,是一部断代的编年史。因为是按年编写的 ,所以书名取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二字。当时各国都有自己的《春秋》史 ,但除鲁国这部《春秋》外 ,其余皆失传。鲁国的《春秋》共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 ,从公元前 72 2年 (鲁隐公元年 )到公元前 4 79年(鲁哀公十六年 )。该史书中 ,虽然按鲁国的历史年代记事 ,但因为涉及这个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历史 ,所以人们称那个朝代为春秋。据传说孔子曾对鲁国《春秋》作过修订 ,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故称《春秋经》。这部历史书文字过于简单 ,很难使人看懂当时社会活…  相似文献   

6.
“三部曲”一词源出于古代希腊。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年)首创了“三联剧”(即三部曲)的悲剧形式,并创作了反映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和法治精神对血族复仇观念的胜利的三部曲《俄瑞斯忒斯》(包括《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女神》)。从此,“三部曲”这一名称问世了。不过,这时的“三部曲”是指情节联贯的三部悲剧,是针对音乐艺术而言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材1978年版《中国历史》第二册将澶渊之盟年代定为1004年;1987年版改为1005年。1987年版《中国历史》第一册叙述唐末农民起义时说:“880年,起义军占领洛阳……第二年初,起义军开进长安,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齐”(第144页)。高中《中国古  相似文献   

8.
郑树忠 《历史学习》2006,(10):36-36
在现行的《中国古代史地图册》中有反映每个时期的“朝代尺”。“朝代尺”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有:1.明确每个朝代(时代)的起止时间。如: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唐朝是公元618年—907年。2.明确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如:贞观之治(公元627年—649年);开元盛世(公元713年—  相似文献   

9.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转引自初级中学历史课本(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1课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 5世纪 ,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公元前4 6 0 ?~ 370 ?)提出万物由原子组成 .公元前 4世纪 ,亚里士多得 (Aristotle,前 384~前32 2 )在其所著《物理学》中总结了若干观察到的事实和实际的经验 .他的自然哲学支配西方近 2 0 0 0年 .公元前 3世纪 ,阿基米德 (Archimedes,前 2 87?~前 2 12 )发明许多机械 ,包括阿基米德螺旋 ;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 ;研究过重心 .公元前 3世纪 ,古书《韩非子》记载有司南 ;《吕氏春秋》记有慈石召铁 .公元前 2世纪 ,刘安 (公元前 179~公元前 12 2 )著《淮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 ,用反射镜作潜望…  相似文献   

11.
<正> 春秋、战国两个时代虽相联,但有很大的不同,纵观春秋历史要求产生《左传》,纵观战国历史要求出现《战国策》。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年前453年),史称春秋时代;从三家分晋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年前221年),史称战国时代。这两个时代与《左传》、《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大致相同。《左传》和《战国策》是两个时代的标志。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历史时代的变化,有一段非常全面、非常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全一册),有这样的表述:“约公元前29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约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商都郊外牧野犀开激战”。这三个历史纪年是从何而来,是传世历史文献的记载,是出土文献的记载,还是近几年来考古发掘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厉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历史之父”。其所著《历史》是一部世界驰名的有独创价值的著作,该书主要记载了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历史。司马迁(前135年—前93年)是我国西汉时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生活的时代稍晚于希罗多德。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穷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14.
匈奴史是一门所谓“世界性”的学问,即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有人在研究它。(一)欧洲学者首次记载匈奴人在西方活动的一本书—阿密阿那斯的《历史》在西方,最早提到匈奴的,是罗马帝国后期的史学家阿密阿那斯·玛西里那斯(Ammainus Marcellinus,330—390)。他在他的名著《历史》一书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匈奴人于公元350—374年之间在东欧顿河以东击灭阿兰聊人的经过,同时也叙述了匈奴人经常骑在马上,在马上吃饭饮水,在马上做买卖,甚至在马上睡觉(即俯伏在马背上、用双手搂住马  相似文献   

15.
【说明】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人,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法家。《治安策》是贾谊向汉文帝(刘恒)陈述政见的报告,是体现作者法家思想的代表性作品,这里只从中节选有关削弱诸王割据势力的论述。汉文帝执政时,诸王势力逐渐强大,形成了与中央政权对抗的局面。贾谊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治安策》中指出:汉中央和诸王的关系,目前就象一个人得了手脚肿胀病一样,“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如果不抓紧解决,必然成为“锢疾”。他提出  相似文献   

16.
略谈夏文化     
我国王朝的历史,从夏代开始。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王朝自禹至桀,共十七世,历时四百七十一年,约当公元前21—前16世纪。史籍记载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多在河南伊洛流域和山西汾水下游。如《逸周书·度邑》:“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  相似文献   

17.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06,(11):39-39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第8页对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这样叙述的“公元前230年,秦军攻破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此后十年间,秦国连年用兵,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第8页和地质百万版社出版《历史地图册》必修第一册第3页《秦灭六国》地图对秦灭六国先后顺序介绍是一致的,即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相似文献   

18.
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一千年代中期兴起的波斯帝国,第一次在较大的范围上打破了人类历史的闭塞性,开辟了当时文明世界——亚非欧三洲大交往的时代,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虽然在公元前四世纪后期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灭亡了,但是,它在世界历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一 波斯帝国是第一个世界帝国公元前六世纪前期,戴着头巾的波斯人还是默默无闻地处于氏族社会的末期阶段,在米底人的统治与奴役之下.到公元前六世  相似文献   

19.
希罗多德《历史》记载希波战争止于公元前478年,而不是希波战争结束的公元前448年。因此很多学者断言该书尚未完稿。笔者通过研读《历史》的有关记载,认为《历史》的结尾符合希罗多德的写作目的,是相当圆满,无懈可击的。因为希波并不是希罗多德创作《历史》的唯一目的,事实上他同样重视叙述人类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另外,到公元前478年,随着战争逐渐向波斯国土的转移以及斯巴达的退出战争,希腊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已经结束,希罗多德记载希波战争,弘扬希腊民族团结抗敌的写作目的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20.
华师版七年级(上)《中国历史》第3课的配套练习第一小题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题如下: 周的起讫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标志周朝灭亡。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又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