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各位老师,请针对情境亮出您的观点,隔期刊登"回应"。并欢迎提供各类教育情境。来信或E-MAIL转本刊《难题会诊》栏目收。初二(5)班的体育课上,一位男生的腿受了点伤,班主任杨老师建议他去医院看看,A同学说:"老师,那我陪他去附近的××男子医院看看吧。"B同学说:"男子医院不看腿伤,是看男人不行的。"大家都很好奇,"什么叫男人不行?"B同学得意地说:"男人肾亏,  相似文献   

2.
情景描述: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是"比高矮".课上,老师请一位学生站到讲台旁边,问大家:"这位同学是高还是矮?"学生有的说"有点矮",有的说"高",有的说"不高不矮"……嚷成一团.这时,老师让这位同学分别跟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矮个同学比身高,并要求学生用"××比××高,××比××矮"的句式说出比较的结果,最后还总结道:"高矮不是固定的,关键要看和谁比."  相似文献   

3.
<正>刚刚进入青春期的A同学和B同学针对一男生的意外受伤展开了他们自以为"成熟"的讨论,孩子们的一句"男子医院"也许只是出于猎奇或炫耀的心态,却深深触动了杨老师的神经,从小接受传统教育长大的杨老师尴尬地选择了回避,然而这一窘迫的举动不仅不能平息学生对"男子医院"的好奇,反而更加让学生觉得"不能谈论"的性话题就像潘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5.
钟淮在这次市里的围棋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班主任杨老师说:"这下你相信自己不是一个笨小孩了吧?""可是,我觉得自己很笨……我的学习成绩……太差……""那是你一直在回避学习功课,其实只要你勇敢承担并面对,你绝对会让自己大吃一惊!我明天带你去个地方。"第二天他们去了马戏城。钟淮看了一头大象与40名壮汉的拔河比赛,大象轻而易举取胜。他感叹:"大象真是大力士啊!"杨老师说:"待会节目结束我们去后台看看。"  相似文献   

6.
分烧饼     
张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两个爸爸,两个儿子,分三个烧饼,每人要分到一个,怎么分法?   有的同学说,大人两个人共一个,小孩一人一个."张老师说:"那不行,不能分半个,每人要分到一个."有的同学说:"除非再买一个来,否则,没法分."……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自学,只有刘××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位同学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诗的内容如下:"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本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我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可刘××却坐不住了,他不时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像在等待着老师的批评.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  相似文献   

8.
在一堂文言文课上,教师安排同学们翻译一组句子.教师说:"我想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翻译,有没有同学愿意?"看四下一片寂静,他又淡淡地说了一句:"感到没有把握的同学上去写."话音刚落,就有几位举手了.  相似文献   

9.
谁是"最佳" 刘 毅 "下课了!"老师传来福音,前一秒还在昏昏欲睡的同学们瞬间清醒了. "话说你们心目中的最佳老师是哪位呀?"本班的"八卦王"杨同学抛出了话题."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李老师啦!那口才,多好!他就是个'被化学耽误的脱口秀演员'!"我率先表达了观点."我认为隔壁班的周老师才是最佳老师,你们没注意到吗?他们班的化学课从来不拖堂……"一位女生满脸羡慕."你们在聊什么呢?"一股寒气瞬间从背后传来.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英语老师."在聊最佳教师!"两位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们认为我怎么样呢?"英语老师面带微笑,温柔地问道."您很温柔,不发脾气,工作认真,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教师."我们"谄媚"地咧着嘴嚷嚷."哦,说对了,你们的英语默写订正对了吗?"同学们大眼瞪小眼,默默地回到座位上,拿出了英语本……  相似文献   

10.
法律门前     
在法律门前,站着一个门卫.一个农村来的男人走上去请求进入法律之门.但是门卫说现在还不能允许他进去.那男人想了想,问是否以后可以进去.门卫说:"那倒有可能,但现在不行."看到法律之门像往常一样敞开着,而且门卫也走到一边去了,于是那男人弯下腰,想看看门内的世界.这一切被门卫看见了,就笑着说:"如果它那么吸引你,那你倒是试试冲破我的禁锢进去呀,但是请记住,我很强大,而且我只是最小的一个门卫.每道门都有门卫,而且一个比一个强大,那第三个门卫就连我也不敢看他一眼."  相似文献   

11.
儿子正读初一,老师说他看问题常有独到之处,受此鼓励,为父的我打定主意:让他多看看<杂文报>.当我将新年的第一张<杂文报>交到他手里时,叮嘱说:"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看问题的."第二天他晚自习回家,来不及换鞋,就捧上了日记本,说:"老爸,我写了篇杂文,瞧我是怎么看问题的."我不屑地说:"只看了一张<杂文报>,就写起杂文来了."接过一翻,一个蛮有杂文昧的题目赫然在目:<教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小组讨论课堂上,老师请四位高中同学谈谈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A同学回答说:"我喜欢被人关注,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未来想拥有自己的服装品牌."B同学回答说:"我英语还可以,我未来想成为一名外交官或翻译员,为国际交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C同学说:"我想参与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发,技术上的攻关克难让我很有成就感."D同学说:"一些地方教育资源还比较落后,我以后想去支教,帮助更多年轻人接受教育走出大山,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施勇波 《动漫界》2022,(4):61-62
一天,孩子们正在盥洗室洗手,突然,毛毛惊讶地大声喊道:"施老师,自来水关不上了!"他的喊声吸引了周围小朋友,大家都过来看一看、瞧一瞧,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子恒说:"是不是自来水管破了?"多多说:"肯定是自来水管坏了,所以水流出来了."小杰俯下身用眼睛瞄瞄水管口,说:"管子怎么会坏了呢?我来看看里面有什么."……幼儿...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道培养创新思维的说话题: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自己编写一段故事。学生们踊跃发言,他们的奇思妙想赢得了阵阵掌声,听课的老师也不由得点头赞许。这时,在举起的小手中,怯生生半伸半就地伸出了一只小手。主讲老师叫了那名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了看外面,觉得还是井里面好,于是它又……”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老师连忙打断了他的话,示意让他坐下,并言归正传“:我们不能像井中的青蛙那样——坐井观天……”此时,这位同学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下课后,…  相似文献   

15.
[案例] "张×一站起来,我就知道老师不会说他,你看果真如此,哼!" "对对,老师对他就是偏心!" "你班老师偏心呀!我班老师也偏心,那一次,我和赵×的作业格式都不对,我要重做,而她只要改正,你说偏不偏心?""那还要说,我总觉得老师看人的眼光不一样,对好同学笑嘻嘻,对差同学板着脸."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开学,学校调来一位姓缪的新老师,缪老师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同学们好,我姓缪……"缪老师话未说完,下面就有同学起哄:"喵……喵……"面对学生的起哄,缪老师微微一笑说:"妙不妙,大家以后就知道了."话说完,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上《视死如归》的分析课,在总结时提问:王若飞是一个怎样的人?扫视了学生一眼后说:"刚才是找好同学答问题,现在我要找几个差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看看怎么样."教师这么一说,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许多学生将头埋得低低的,似乎在躲避一场厄运.一个"差"生被点名站起,嗫嚅了好一阵,才低声说:"他……坚强……"未等他说完,一个急得不耐烦的"优"生迅速站起:"不对!王若飞不怕死,勇敢顽强,视死如归."那个"差"  相似文献   

18.
正在众多初中老师中,要评一个我最喜欢的,那应该是我的语文老师——曾老师了。幽默,是曾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杀手锏。记得有一次,他批评我们:"你们这些人呀,有时候真应该去医院检查下脑子!"话音刚落,一位爱插嘴的同学马上接着说:"去湘雅。"语文老师不好直接批评他,于是说:"想必这位同学也是经常去的吧。"霎时有的同学仰天大笑,有的捂嘴偷笑,有的笑红了脸,有的笑弯了腰……整个课堂,成了一幅"群魔百笑图"。  相似文献   

19.
最近,学校进行了数学课堂教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一位教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阳光小学四年级学生要去春游,有11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由班主任带队去,乘坐48座的公共汽车,最少要几辆车? 学生列式为:(45×11+11)÷48=10(辆)……26(人). 在交流答案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少需要11辆车,但其中的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认为最少10辆车就可以了."其余的学生纷纷表示不同意他的说法.那个学生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让瘦点的同学,3个人挤挤坐2个座位,因为我们上次乘车去春游时就是这样挤着坐的,这样10辆车足够了."听了这个学生的解释后,老师高兴地说:"说得有道理!"并带头鼓起掌来……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铭记在心.爱因斯坦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道手工作业.他打算做一只凳子,他做了第一只后,很不满意,就做了第二只.做完后还是不太满意,就做了第三只.第二天,他带了后做的两只凳子去学校.老师检查时,他拿出最好的(第三只),老师看了后说:"噢,我想世界上没有比这只更糟的凳子了."爱因斯坦听了后说:"有的."他说着拿出他做的第二只,说:"看,如果您想看更糟的还有,是我做的第一只,在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