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 ,对初中学生来说 ,熟悉的少 ,生疏的多 ,能直接感知的少 ,需要间接认识的多 ,相对数学、物理 ,需要记忆的多。教材琐碎 ,知识点多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难点多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很难过关 ,容易掉队。因此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实际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的突破各个阶段的难点 ,让其顺利过关 ,掌握各种知识 ,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有三个主要难点 :第一 ,常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 ,是学习中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下的初中,高中教学各自独立,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中学化学知识在初中、高中教学设计上的断裂、不衔接。高一化学教师必须熟悉初高中化学教材,做到“知己知彼”,转变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能,灵活应用集中复习衔接法、穿插复习衔接法、专题复习衔接法等方法,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做到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语文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单元教学不再停留在一篇课文的挖掘上,着眼点是“单元”,更注意思维的立体性、整体性.进行单元教学,语文教师不能仅仅熟悉单篇课文,而应熟悉一单元或整册教材的联系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形成宏观的蓝图.单元教学,教师不再局限于单篇课文教学的一课(?)得上,而是把整体知识传授给学生,使知识的信息在学生头脑这个“加工厂”里,与旧知识相交接、相撞击,而融合、理解,再形成能力,运用于读写实践中去.如此,知识将是链条,或网状的整体系统.例如,教授初中第一册中第一单元时,教师要设计出一个单元的整体思维目标:  相似文献   

4.
孟霞 《物理教学探讨》2002,20(12):18-18
目前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虽已比较完善 ,但笔者认为教材知识结构体系在某种情况下并不完全符合每一堂课的教学要求 ,因此 ,教师上课时 ,不一定处处沿用教材中知识体系的顺序 ,而要对知识内容重新加以“编排” ,以符合具体课堂教学的需要。1 庞杂内容 ,先总后分教材中有些内容繁多和复杂 ,而且前后联系紧密 ,整体性强 ,如果学生还没有弄清该知识的整体概貌 ,教师就讲授具体细节 ,造成学生“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难以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必然会降低学习效果 ,所以教师必须先将该知识体系概貌讲一下 ,让…  相似文献   

5.
张红富 《成才之路》2011,(27):80-80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物理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德育教育融入化学课堂之中,不是有句俗话“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吗,在教育培养人才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必须承担起“育心”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化学知识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真的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怎样去运用到化学课堂中,在搞好“双基”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我认为总的说来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要以渗透为原则,把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成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教师被誉为“人娄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有这些都概括了教师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教师作用的发挥各有侧重。下面我就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发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初中教学过程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 所谓“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以传授和学习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健全学生健康个性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特定目标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其教材所代表的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具体体现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其中学生的“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初中、高中阶段化学教学重点不同,难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提高教学整体质量,需要教师提高初高中教学衔接性。本文从教学整体性不高、课堂目标不明确、教学观念不正确三个角度对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互动性、挖掘教材衔接性、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五个角度对基于学生发展视角优化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进行了整理,推进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帮助学生对化学内容有更进一步的掌握,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必要的。化学基本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加强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  相似文献   

10.
分层教学法是这几年较为流行且受人追捧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教学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一套综合性的教学法对不同背景、不同知识能力与素质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整体性教学,共同推动他们的学习进步。在初三英语复习阶段,由于所有复习的知识包括初中三年整体性的知识,那么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这三年来发展成的不同情况具体安排分析。教师可将他们分成优、中、困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然后有针对性地分别进行教学安排,最后将这些安排进行整合,实行分层教学法,达到共同提升初三学生英语复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