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80年代初期,以《少林寺》为始的一系列武侠电影,尤如一针催化剂,加深了少林寺及少林武术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在世人眼中,少林寺的僧人个个铜头铁臂,武功超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近年来,少林武术已被传述的神乎其神,"少林"几乎成了"武术"、"功夫"的代名词。然而,树大招风,这股少林武术热给今日的少林寺也着实带来了不少烦恼,也引发了不少有关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的疑问。笔者今年5月专程赴河南嵩山去访问释永信住持,看一看今日的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社会上;"少林"成了众多商人眼中的一棵"摇钱树",他们打着"少林"招牌做着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2.
李磊  赵文龙 《体育学刊》2012,(2):128-131
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广东武术的诸多拳种,在吸收少林武术的某些特征以后,进而发展成南拳精品;广东诸多武林豪杰,大多和南北少林寺有不同程度的师承关系;广东诸多武术组织,大多以少林武术精神标榜。更由于少林寺禅宗和广东的南禅宗具有一脉传承关系,佛家拳在广东佛教发达地区也比较流行。总的来看,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诸多共同点,把广东武术称之为南少林武术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3.
“北有少林、南有武当”,是自清初以来在武林中流传的共识。“北有少林”,不是说少林寺是少林拳术的发源地,“南有武当”,也不是说武当派拳术均发源于武当,而是指两类不同风格、特点、内涵流派的武术体系,“少林”与“武当”已成了这两类武术体系的代号。  相似文献   

4.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少林寺这种特定的宗教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文章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就少林武术形成的文化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认为:当地习武风俗与少林寺僧带艺入寺,为少林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僧人修禅健身以及抵御恶劣自然环境,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内部动力;寺院经济的产生和政治的需求,是少林武术形成的外部动力;佛教的世俗化是少林武术形成的理论基础,并为其长期存在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慕侠 《精武》2004,(6):46-48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少林功夫更是名扬四海。少林功夫在国外也极负盛名,不少国家和地区流传着中国少林拳法。特别是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流派甚多。元代,少林功夫即传到日本,日僧邵元曾在少林寺为僧并代理过主持,回国后将少林武术广为传播,被日本人民称之为“国魂”。如今在日本,受中国少林武术影响最大的武术团体应首推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会员有120万之众,拳士12万之多。要说起日本少林寺拳法,就离不开它的创始人——宗道臣先生。  相似文献   

6.
温兵 《精武》2013,(24):155-155,157
少林寺是我固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和禅宗圣地,自古就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称,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文化的精髓,也是所有武术文化形态中曩被人们熟知的武术体系,本文主要论述少林武术与禅宗文化的渊泺,阐述的是少林武术文化中所包孕的禅宗文化。  相似文献   

7.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世界各族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关于少林武术起源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由于史料的匮乏很难对少林武术的起源下一个确切的定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寺与武术的结合、少林武术的发展和形成规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对少林武术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杨黔 《精武》2006,(5):5-5
少林功夫起源于少林寺。北魏孝文帝的时候,曾经在嵩山之下为一位印度和尚建造寺院,这就是少林寺。少林寺建成后,寺中的和尚大多学习武术,时间一长,逐渐形成一定的套路,如罗汉十八势、八段锦、长寿拳等。这就是早期的少林武术。少林武术在唐朝时开始出名。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曾经与郑王打仗。在情况危急的时刻,少林寺和尚协助李世民作战,打败了郑王的军队,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封其中的两位和尚为大将军,又赏赐良田、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林寺武术对外推广模式,主要从以下4点进行阐述:"一带一路"问题的相关概述;少林寺武术的渊源及文化内涵;"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林寺武术对外推广模式;该背景下少林寺武术对外推广的重要性。研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少林寺武术全面走向世界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剖析"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体育发展的现实意义,探究在此背景下少林寺对外推广模式,对早日实现少林武术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重要发祥地,驰名中外。但在我国究竟有多少应少林寺,说法不一。根据正史、野史、史料和小说的记载,共有11座。经笔者考证:真实的少林寺有嵩山、莆田、蓟州、和林、长安、太原和洛阳7座;假托的少林寺有山东和台湾2座;待考的少林寺有泉州和福建2座。本文就待考的两座少林寺做些分析。一、泉州少林寺。通称“东禅少林寺”。在未确定“莆田少林寺”之前,武术界一直将此寺院视为南少林寺的遗址,这是历史的误会。据《中华武术辞典》泉州少林寺条:“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在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外有座佛教禅…  相似文献   

11.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已不待言。而福建泉州少林寺是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虽言者甚众,但多系传说,史籍难稽,迄难定论。由于反清复明的秘密会社——天地会等,把少林寺和少林拳神秘化了;又由于光绪年问,有人写了一部涉及南少林的小说《万年青》,以臆造虚构的情节,混淆史实。不少从《万年青》派生而来的武侠故事更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南、北少林武术之间的技术体系及其特点有何共性与差异模糊不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分析南、北少林武术各自的风格特点,比较二者的共性与差异,以期通过明晰南、北少林武术技术风格特点来印证南、北少林武术乃同宗异派.  相似文献   

13.
胡玉玺 《体育文化导刊》2012,(5):116-119,133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少林武术发展的历史归因进行探讨,从文化融合、战争频起、平倭戍边、秘密结社、交流吸纳、位置尊奉、生活习俗等方面阐释少林武术发展的历史归因。结论:佛教禅宗为少林武术的繁衍发展奠定思想基石;区域位置创造少林武术滋生的文化土壤;战争的频起促进少林武术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平倭戍边检验并促进少林武术的发展成名;秘密会社的组织形式拓展少林武术的传承渠道;博采众长丰富发展少林武术的内涵,广开授徒推动少林武术的传播,演武云游扩大少林武术的名扬;地位尊奉使少林寺积累丰厚的财产,确保寺院宗法制度的持续;生活习俗使僧人形成好武的习俗。  相似文献   

14.
由开封嵩山少林寺武术协会会长,少林寺33代正宗弟子,少林寺武术教材、系列教学片的示教者,永文大师亲自执教的开封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少林武僧团团长永信大师为名誉校长,少林方丈素喜大师为顾问。 一、普通班。全年学杂费600元,每期二年一次交费,只收1千元,含住宿费。学习少林武术基本功、少林寺正宗拳术,刀、枪、剑、棍、对练等。 二、教练进修班。学期一年,学杂费800元(含住宿费)。  相似文献   

15.
少林武术文化是国人值得骄傲的民族品牌,历经千余年风雨沧桑,经久不衰。今天,太平盛世中的少林寺,香火旺盛;驰名中外的少林武术,空前繁荣。然而,仅就少林武术起源而言,学术界仍有许多谜团尚未揭开。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史料及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历史考察、数理借鉴、逻辑推理、综  相似文献   

16.
唐宋南少林武术历史迹象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物考古,文献考证,以及民间传说等几方面对南少林武术在唐宋时期的一些迹象进行考证探求,结果表明:南少林寺至晚于晚唐之前已传少林宗风,禅武合一;宋代已有习武高僧;有9座寺享有“南少林之誉”;寺内武术与外来武术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了禅宗达摩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起源之谜的形成过程及结果,揭开了达摩与少林武术起源“谜案”的神秘面纱,为进一步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少林寺与少林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及少林寺,绝大多数人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少林拳和少林武术,而往往把其佛教名刹的根本置之其后。“武以寺名,寺以武显”,千百年来,少林武术以其刚劲威猛,神秘莫测称雄中华武林,傲啸世界武坛,被后人视作小国有代表性的传统功夫相中同古文化的精粹。少林寺也田之声名大噪,享誉“天下第一名刹”殊荣。这在古今中外的佛寺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相关文献及史料,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客观分析了邺下稠禅师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起源的关联,揭开了少林武术起源的神秘面纱,从而为进一步考查和评价少林武术历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走向世界的少林文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一 在当今世界上,少林寺已经是一个为很多人所热悉的名字,其影响不断传向五洲四海,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多数人知道少林寺,自然与少林武术有关。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武术传说,各式各样少林武术人物的事迹和故事,使少林寺成为卧虎藏龙、神奇莫测的武林圣地。正因为如此,也使它蒙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有时真让人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少林寺影响的日益扩大,它的巨大的吸引力和不断焕发出来的奇光异彩,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佛教寺院所特有的文化含载,实际成为一个蕴量丰富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少林文化现象”。今天,少林寺不仅吸引了与日俱增的旅游者、朝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