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部分:说教材 首先,说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高二上册第四课第一节第一框框题,它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又是在第三课矛盾分析方法的指导下具体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辩证法教学的落脚点之一,学好本课为理解全书的理论结构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本课内容承上启下,为教材下册人生观部分的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上下册内容的"衔接点".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知识是第四课的第一框题,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同时又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框题首先概括了前两课的内在联系,提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过渡到将要阐述的内容: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最后指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各知识点环环相扣,逻辑思维严密,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课例特点。本课是“九义”自然教材第八册第三课属中段教材。这段教材在知识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课是指导学生研究花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认知的作用,即在教学本段教材中的《哺乳动物》等课文后形成的初步的归纳概括与推理能力。本  相似文献   

4.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知识是第四课的第一框题,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同时又为下一框题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本框题首先概括了前两课的内在联系,提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然后过渡到将要阐述的内容:"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最后指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各知识点环环相扣,逻辑思维严密,通过这种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设计□沈阳市122中学小学部赵冬旭一、说课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章第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的例1、例2、例3。二、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计算,为本节课内容的学...  相似文献   

6.
鄂教版小学自然第一册第12课《沉和浮》的内容是根据《自然教学大纲》总目标“使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而编排的。沉和浮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地认识与沉和浮有关系的自然事物 ,为学习水的浮力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打下基础。教材的编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沉什么是浮 ;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分清哪些物体放入水中会沉哪些物体会浮 ,让学生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在水中的沉浮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是小船载重的选学内容。教材的编写是以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 ,小学一年…  相似文献   

7.
On The Farm     
【教材分析】 本课是外研版《小学英语》第六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tomatoes,potatoes,carrots,cabbages”四种蔬菜名称和“pig,chicken,cow,duck”四种动物名称,以及五段对话,内容非常多。我依据新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帮助学生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下发展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说的课题是初中《生物》课本(H版)第一册、第三章第六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说课的内容分以下四部分:说教材、说导学达标、说教法设想、说学习指导。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节课主要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原料等知识,进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2)教材特点本课是继“叶的结构”之后,按照科学实验的程度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事物的一课,同时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为学习下一节课的“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自然第三册第七课,名曰《小车》,实际上只要求学生知道轮子有什么作用,然后自己动手给木块或纸盒安上四个轮子,做一个玩具“小车”。至于了解车是怎样逐渐进步、各种各样的车和它们的用途,是第八课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掌握有度。 本课教材的编写是从“使用小车有什么好处”引入的,课本上的三幅图对“好处”作了形象的、对比的说明。本课需要指导儿童获得的认识是:小车可以  相似文献   

10.
<正>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哲学道理深奥难懂,其"禅机"有赖于学生的感悟方可参透。可见,在哲学难点突破中,感悟教学意义重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第一目题,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乃至整个辩证法部分的难点。矛盾概念很抽象,特别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不少学生觉得难于理解。在此,笔者就以本目题为例,谈谈如何使用感悟教学法突破哲学难点。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62-63页第31课学说英语、听音模仿跟读和游戏三部分内容,是教学以Let's引导的祈使句和英语48个音标的开门课,此课可以用一课时进行教学。2.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使学生能听懂会说本课句型“Let'sgotoschool.”“OK”,能认读音标犤i:犦犤p犦犤b犦犤t犦犤d犦,并能进行简单的拼读,能口拼单词bee,tea.2)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3)素质培养:培养学生仔细静听、注意观察、认真模仿的良好习惯和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说课内容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贯彻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育思想 .下面 ,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评价等四方面进行说课 .1 教材分析1.1 教材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初中《代数》第三册第 12章“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不仅对前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别式作了巩固发展 ,还进一步揭示了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内在联系 ,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方程理论打下基础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3.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第4课第2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框题则是在上一框题阐述了世界观原理之后的方法论,理论建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本框题在哲学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雷雨》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它由两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短文共八段话,第1~3段讲“雷雨前”的景象,第4、5段讲“雷雨中”的景象,第7、8段讲“雷雨后”的景象。第一幅图与第4、5段相对应,第二幅图与第7、8段相对应。雷雨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学生很少对它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将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要指导学生学习怎样用恰当的词句来说明事物。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教学本课应着重…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本节所讲是初中一年级《思想政治》第一册第三课第三节第一框的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本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教育学生热爱人民,首先要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有爱的感情才会有爱的行动。其次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要使学生“明理”,又要求学生“践行”,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达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本课阐述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学习了前两节的内容后学生认识到,人民是可爱的,人民是伟大的,自然引申到对人民…  相似文献   

16.
一、说内容苏教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十课《新年好》。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盵盤拍、F大调,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结构,有规律的“××××”节奏贯穿全曲,旋律主要采用模进的手法发展。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庆鼓舞、相互祝贺的愉快心情。2.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1)通过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二教材第八课第一节第三框。第八课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第一节集中讲实践的作用,共三个框题。从理论上说,在第二框学习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后进一步学习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才能与第五课学过的“意识能动的反映论”原理结合在一起,从而较全面地掌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形成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现实意义上说,明确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对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培养创新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及提高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二、…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材人教版三年制初一教材下册第十二课增强自律能力第一框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关于本课教材的分析的说明。 第十二课是本册书的最后一课,具有总结和提高的意义。在一个学年的心理品质、道德情操和思想方法的教学教育过程中,诸如调节情绪、磨砺意志、承受挫折、开拓进取、自尊自强、塑造性格、寻求友情、陶冶情趣、培养情操的教育,都包含、渗透着自律的内容和要求。本课则是在前面这些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了养成自律习惯和增强自律能力的要求,并且对“自律”展开全方位的分析阐释,使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二课,课程标准关于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依据必修1政治文明的主题和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课标和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我认为,在本课的处理上,着眼点是美...  相似文献   

20.
说课──试说金属钠这节课户县中学胡顺奇说课,就是以“说”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通过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以及说学生的学习方法,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统筹归纳、合理演绎、系统整理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现就《钠》这节课试说如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