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梳理地方志等文献中反映明朝华容水利建设的史料,对华容在明朝不同历史时期的垸田涨落起伏的变迁予以勾勒;并探讨这个时期的华容水利发展状况与不同历史阶段华容社会经济背景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整理涉及华容地区水利的文献史料,一方面,梳理了宋元时期华容垸田的变迁历程;一方面,论证了华容地区垸田开发的起源时间,以修正学界现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时间断限]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结束于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先后经历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曾发生过无数次的军事战争,八旗作为清朝重要的组织机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作用,所以八旗制度对于研究清朝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来,正在上演的电视剧《天下粮仓》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了乾隆初年因为粮荒而导致的饥民四处流徙的惨状。乾隆时期,在清朝号称盛世,何以情况竟然如此。笔查阅历史资料发现,这次粮荒,半是天灾,半是人祸,也就是说,最高统治的错误决策导致了这次粮荒范围广,时间长,程度重,给广大人民也造成了一场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王丽娜 《历史学习》2001,(10):31-32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教材开篇介绍说。清朝的衰落是从乾隆后期开始的。事实上。从康熙、雍正到乾隆前期。清朝的国势的确蒸蒸日上。近代中国的版图正是在这个时期固定下来的。那么,是否可以说。中国从乾隆后期开始落后?显然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单元有这样的描述:"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清朝前期,中国成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国家,中国的版图至此基本奠定……学习这段历史,重点是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同时了解君主专制的弊端,以及清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还是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封建统治者在不同时期所实行的文化高压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当时和后世的发展。但是这两者又有其不同之处,本文从性质、方式和影响三个方面详细解析秦朝焚书坑儒与清朝文字狱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清朝作为我国近代版图的奠定时期是新疆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新疆是我国广阔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针对新疆民族政策发展历程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从清朝治理新疆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经济政策及宗教管理四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清朝治理新疆的民族政策,以期为新时期新疆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清王朝自始至终实行扶满抑汉政策,但在太平天国时期,迫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外在压力,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利用湘系集团的基础上发生重大转折与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变甚至自相矛盾:正是这种利用导致了湘系集团的崛起.从而使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满汉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依据有关史料,对清代康乾年间讨赖河流域的政治形势和行政建置、劳动力资源的迁移、水利建设的兴盛、耕地的垦辟、农业开发的成效、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考证,以尽量展现历史真实面貌,并对今天的西部开发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岩镇志草》是清代徽州歙县岩镇儒士佘华瑞撰著的一部重要地方镇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清乾隆以前岩镇及其周边的人文历史和社会风貌。《岩镇志草》不仅是徽学研究的珍贵史料,也是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存史、资治、教化”的生动教材;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文献著作。  相似文献   

13.
晚清文学启蒙导致了文学的现实化、政治化,而文学的现实化与政治化是实现启蒙目标的必要途径,在梁启超的理论倡导与影响下,晚清文学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了政治倾向性、突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题,在内容上呈现出明显的现实化、政治化特色,这也可视为梁氏文学启蒙思想的一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相似文献   

15.
明代辽东地区确立了以科举制为核心的儒学教育体系。清代该地为盛京将军辖区,其教育因袭明制,但又区别于前代衣同期关内地区。清朝进行新式教育改革前,其龙兴之地盛京地区的满汉教育均得到充分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中外史料,介绍清代前、中期盛京地区的教育结构及内容,展现满汉教育发展的具体状况,以期有利于清代东北教育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简析清代新疆的双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通过对清朝新疆双语教育史料的梳理分析,发现在清朝各个不同时期,新疆各种文化教育教学中都存在着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双语教育。  相似文献   

17.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的历史与今天息息相关,所以研究清代历史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部文学经典,《三国演义》的典范意义、样板价值及其历史影响,在清代小说中得到多方位的表现,该小说世代累积型的成书过程、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雅俗共赏的奇书风貌,决定了文本经典化路径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文学、艺术、政治、宗教、民俗等领域均存在《三国演义》经典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