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因考试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消除这些心里疾病。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  相似文献   

2.
根据体质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处方式锻炼,力求为他们的体育锻炼探寻针对性强、科学有效和定量化的方案。学生进行合理和有效的处方式锻炼可以明显改善体制。学生应积极进行处方式锻炼,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及体育锻炼动机的关系,对9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性别差异;健康动机是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首选.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高于男生,而男大学生的社交动机高于女生;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仪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锻炼态度进行测量,通过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以期找出其中规律,为通过体育心理干预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女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高于男生,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学生在体育锻炼各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体质健康力量相关指标与其体育锻炼态度密切相关,行为习惯及主观标准两个体育锻炼态度维度与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得分密切相关;女生各项指标间相关频率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5.
城镇居民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运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到城镇体育的发展目标。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受自然环境、民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区人们体育锻炼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年龄和学历3个角度对滇辽两省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价值观大致相同,都把增进健康,祛病延年排在首位;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的影响,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所不同;体育锻炼首选项目球类运动受场地设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青年群体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重点考察80后、90后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抑制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已出现显著的代际差异,80后青年群体体育锻炼参与率和参与频率相对较低,竞争性因素的挤压及其代际差异是解释青年群体与中老年群体锻炼行为代际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传统的社会人口因素和健康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本质上,锻炼行为的代际差异是个体生命历程的阶段差异和时间管理体系对事件赋权转变双重作用的结果。基于锻炼行为的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进程中,要针对青年群体和中老年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更有指向性地实施相关的锻炼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2005年黑龙江省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可以保持人体健康,是一种全身性的保健方法。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产生有利于健康的生理变化。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对老年人保持健康长寿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我省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现状,为今后开展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健身科学》2000,(2):53
体育锻炼对身体各个部分的好处,是人所共知的,如加强肌肉和心脏的功能,保持骨骼的健康等等.然而体育锻炼对皮肤的好处却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体育锻炼是保持皮肤健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60~69岁城镇老年人锻炼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辽宁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频度和运动强度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为全民健身在辽宁省老年人群中的大力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需求的调查研究,得知大学生希望参加有时间和组织保障的课余体育锻炼,在锻炼内容上保持与高校体育教学的一致性,有偿体育服务形式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学生的认同;指出在高校要大力提倡“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与指导,加大资金投入和场地器材的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