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十五”期间《体育科学》所刊的1032篇论文进行了著者、载文、引文、滞稿时间、地区分布及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等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和结论合著率为68.31%,合著指数为2.57,篇均引文数11.92条,滞稿时间平均为8.70个月,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率年均达26.65%。高等院校教师是《体育科学》的主要作者群,按地区划分北京市最多,作者群分布极不平衡,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对1999-2009年《体育科学》刊载的2245篇学术论文的著者、载文、引文及被引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1年间,共发表合著论文1501篇,平均合著程度为66.86%,合著指数为2.61。发表学术论文7篇及以上的有17人。参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将所有论文分为15个类,12%的论文属于运动训练学。著者的所在地以北京最多,远远超过其它地区。有82个单位发表论文达到或超过5篇。引用文献共计29806次,篇均引文量为13.28篇。引用《体育科学》所刊载论文1397次,自引率为4.69%。由统计结果可看出,《体育科学》的论文质量优于同学科其它期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体育科学》2000~2002年度论文著者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宁 《安徽体育科技》2003,24(2):114-116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0—2002年《体育科学》21个栏目的474篇论文进行了著者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重要数据和结论:合著程度为59.92%,合著指数为2.73,论文作者中,高等院校教师占82.07%,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3.50%,北京地区和北京体育大学作者发表论文数分别排名第一,3l—50岁作者占86.08%,男性作者数远远高于女性作者,基金资助论文等高质量论文占55.70%;建议在不影响期刊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女性作者论文数量。  相似文献   

4.
2009年《冰雪运动》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建中  张赢 《冰雪运动》2010,32(4):63-66
为了评价《冰雪运动》在冬季体育学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9年《冰雪运动》的载文、作者及引文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2009年《冰雪运动》全年共发表科技论文135篇;省级基金项目位居首位;竞技体育文章刊载率位居第一位;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高等院校的比例较高;黑龙江省作者的文章明显居多;论文以2人合著与独著居多;在135人次的作者中,职称为中级和副高级的作者居多;平均每篇论文引文量约为17.7条,高于世界上科技期刊每篇论文引用文献均数;引文绝大多数出自于体育专业期刊。为提高《冰雪运动》办刊质量和我国冬季体育运动项目服务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引用《体育科学》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喻坚 《体育科学》2002,22(1):45-47,59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引用《体育科学》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体育科学》发表的论文有很高的权威性,出现了论文普遍被引用的现象;从引文的作者来看,出现了一批被学术界认可的被引或高频被引的学术代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平均每期引用《体育科学》论文3.47篇(5.09篇次);Z《体育科学》的引文半衰期为5.98a;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科学》还应加强与港、台和国际之间的学术联系。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对载文情况、时滞时间、作者情况、基金论文比及引文等方面,对2011年《体育科学》发表的论文进行分析。认为2011年《体育科学》期均载文量为12.3篇,载文类型主要是交叉学科和体育基础学科;文章篇幅主要集中在5-10.5页;平均发文时滞为2.3个月,时滞时间较短;作者人数主要在5名以内;有71%的论文有基金项目支持;对引文的分析说明,我国体育学科领域的研究在不断的与国外接轨,但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2001-2002年《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论文著者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1 2002年《西安体育学院学报》8个栏目的340篇论文进行了著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合著程度为51 47%,合著指数为1 85人,论文作者中,高等院校教师占99 1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45 29%,西安体育学院和西安地区作者发表论文数量分别排名第一,31-50岁作者占80.59%,男性作者数远远高于女性作者,基金资助论文等高质量论文占15 88%。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计量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2年间发表在13种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上有关武术教学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发文量波动中略有上升趋势;载文领域分布出现失衡状态;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已替代单一的研究方法。课题基金立项投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者的合著率为58.5%,合著指数为1.81;核心作者人群为14人;篇均引文量为8.2篇;引文类型中的科技期刊和著作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著名核心期刊《体育科学》2005年的各项统计结果显示(1)参与本次计量的五个栏目中,“研究报告”栏目发文量最大,其次是“争鸣与探索”;(2)各学科论文刊发量除了运动医学最多外,其它大部分学科论文趋于平均,但体育新闻、体育信息和体育计算机学科论文偏少;(3)论文作者地区分布以北京、上海占多数;(4)12期平均引文数为350篇,但不同栏目有所不同,综述与进展栏目平均引文最多,其次是博士论文;(5)所刊载论文的内容及引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当前我国各学科的研究状态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社科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国家体委科研所谢亚龙同志获一等奖。谢亚龙获奖论文的题目是“竞技运动的世界纪录究竟有没有极限”。这篇论文首次发表于《体育科学》杂志1985年第1期。论文发表后引起国内外的重视。《体育报》、《自然辩证法报》等报刊转载了摘要;同年又被收入《体育哲学论文集》。国际奥委会原办公室主任贝丽乌亲自致函《体育科学》编辑部索取英文摘要,并刊发在《奥林匹克评论》1986年第1期“独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2-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所刊99篇体育学论文的载文量、作者情况、载文内容特征和引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体育学载文量、信息密度和篇均引文适中,论文发表时滞相对较长;载文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学和体育社会学方面,以校内和省内作者为主,未能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体育科技期刊作者和合著类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我国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体育科学》1982~1995年所载1257篇论文作者和合著类型进行分析,并与美国《体育运动研究季刊》等作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体育科研正向集体化、合作化的国际科研方向发展,体育院校、其它大专院校、体育科研部门是我国体育科研的三大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2008~2012年公开发行的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有关传统武术方面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传统武术的科研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武术的科研水平、推动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这期间13种体育核心期刊共发表传统武术论文77篇,《体育文化导刊》发表最多,占比达19.5%;传统武术科研方法单一,大部分论文采用文献和逻辑法的定性研究;合撰论文总数为49篇,合著人数达102人次,平均合撰程度为63.6%,合撰指数为1.81;基金项目论文为26篇,占比达33.8%;研究内容不均衡,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武术发展战略及武术文化理论研究等方面,占比分别达到48.8%和30.0%。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对我国体育院校2001--2005年间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十五”期间,我国体育院校的发文总量共2596篇,约占全国高校的1.13%;按学科统计,体育学的发文量占全国各类高校体育学发文总量的31.93%;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看,被引总次数达1144,篇均被引次数为0.4405;被引论文645篇,论文被引率为24.84%;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699篇,占全部论文的26.92%,其被引率达30.19%。从研究效率看,体育院校人均年产出论文数为0.1077篇,每万元科研经费产出的论文数为0.2024篇,均位居全国各类高校的第5位。  相似文献   

15.
从引文数量、类型、语种、年代等对《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 2 0 0 2 )发表的 5 5 2篇论文的 2 96 1篇引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和本文作者 1998年发表的《1988- 1997年〈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引文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已经形成比较合理的引文文献型和语种分布 ,引文文献年限趋于新颖性 ,各种引文数据基本符合科技类期刊的引文规范 ;篇均引文量 (4 .96篇 )比 1988— 1997年有明显提高 ,但与国内外科技期刊仍存在差距 ,外文引文率较低(15 .70 % ) ,自引率低。  相似文献   

16.
张晓林 《体育文化导刊》2012,(8):151-155,158
采用数据统计等方法,从刊载文篇均引用文献、作者地区分布统计、基金论文比例和有作者机构标注论文比四个主要指标来评价分析CSSCI来源期刊和扩展版体育学期刊(2009-2011年)的学术规范程度与学术影响力。结果表明:在平均引文上,《体育科学》列第一;年均基金论文比例值为0.29,《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列首位;在作者地区分布上,体育学期刊年均分布在24.3013个地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位列第一;有作者机构论文比例的年均值达到0.9969,长期排名于25个大学科前列,其中《体育科学》位居第一;从总体上看,学术规范量化值排列前三名的是《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和《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建议继续巩固和提高体育学期刊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刊物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01~2004年《体育与科学》载文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1~2004年<体育与科学>载文、作者、引文及被引频次等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刊载文量及信息密度较大,论文发表时滞短, 篇均引文量适中,被引频次较高,具有较稳定的作者群,载文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方面.同时从作者研究的角度,肯定了该刊作为本学科核心期刊的合理性,为作者、读者进一步了解<体育与科学>及该刊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明立  张亚辉 《体育学刊》2006,13(6):139-141
对2004、2005年《体育学刊》刊载的543篇论文的著者及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学刊》的作者以普通高校教师为主,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体育事业发展好的省市区,表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年龄结构、作者地域比、内外稿比例合理,合著程度高、引文率高、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数量增加明显等特征,整体水平在同类期刊中处于前列。但存在着作者地域分布极不平衡、著作类引文比例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体育科学》2001,21(2):93
《体育科学词典》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和香港体育学院共同组织,内地和香港200余名体育科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精心编著的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体育科学技术工具书——《体育科学词典》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规范体育科学术语,宣传和普及体育科学技术,加强体育科技交流,推进体育科学化进程而编写的,不仅信息量充足,而且具有权威性,是广大体育工作人员以及体育爱好者学习、研究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于2000年在武汉体院成功举办了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论文摘要3032篇,经14个分会的专家、学者评审,分别录取专题报告交流535篇、墙报交流534篇、书面交流904篇。被录取的论文摘要全部收集在《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中。《汇编》内容涉及体育与体育科技各个领域,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现阶段体育科研的最高水平,不仅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对今后的体育工作和体育科研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为了让广大体育工作者,特别是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了解各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了解国际和国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及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以便在更高起点上进行研究工作,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组织各分会专家、学者于今年完成了体育各学科发展综述的撰写。在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体育科技专著出版基金的资助下,以《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书名出版发行。该书的内容包括国际与国内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对现状的表述中不仅有典型材料,而且有作者的分析和评论;对发展趋势的表述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指出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该书在整体上反映了我国90年代体育科学的发展水平,重点突出,内容新颖,在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举办期间,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全书共收入各学科综述16篇,由于体育社会学科和体育教育学的综述已经在其它出版物上发表,本书不再重复收录。   以上书刊可向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订购,其中《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仅有220套,欲购从速。邮购价(含邮资)分别为:《体育科学词典》每本65元,《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每套150元,《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每本30元。有意购买者请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术处联系(地址: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9号;邮编:100763;联系电话:010-67112233转2421;传真/电话:010-67124163。款到即寄书与发票。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5,(4):73-75
以《体育科学》2013年全年的论文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论文作者单位分布、作者职称、作者性别、作者年龄结构、作者所在地区分布、作者合著度、基金来源等内容的分析,以此了解体育学研究队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