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抓文中疑难句子想 这篇课文内容朴实,语言简洁,但却饱含作者对铺路工人的可敬可佩之情。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激发学生思考,并在读想中找出答案。第三大段:‘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联系一、二段内容进行思考。从‘路程长’、‘需要的石板多’、‘山路狭窄’、‘靠人工背石板上山’、‘长年累月地劳动’可以看出‘他们的辛劳’、‘他们的牺牲’,所以才砌成了阶梯、铺成了路,游人们在峨眉山上才可以领略顶峰的无限风光。诸如这类疑难句子还有,如:‘为什么说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他们是  相似文献   

2.
课上一个老师说: “玛丽,我想请你给我一句以‘I’开头的句子。”玛丽想了一会儿,说道: “I is”老师打断了她,说: “不,玛丽,你不能以‘I is’作为句子的开头——你必须用‘I am’”。玛丽看上去很不安,说道: “但是老师……”老师叫道: “请你给我一句以‘I am’开头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时,引入课文、板书标题,知诗人、解诗题后,我先让学生自学这首诗,并思考:“诗人在什么季节游览山林?你从哪句诗中看出?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趁学生自学、同桌交流之际,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原诗。正待我走下讲台,准备参与学生的讨论时,我发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手,一定是她在自学交流中遇到了困难。我径直来到她身边,俯下身问道:“你有什么困难吗?”她指着黑板小声说:“老师,你把‘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深’写错了,应该是‘生机’的‘生’。”我回头一看,果真如此。我走到黑板前正想把这个…  相似文献   

4.
教学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时,学生拿文中这样两个句子请教我:一句是“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另一句是“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她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就须调动所有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碰撞”的情境,使之能迸射创新火花,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让学生与教师“碰撞”在教学中,我用“归谬点拨”法,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作简单的纠正,甚至有时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错误,引导学生将错就错,推论辨析,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让学生恍然大悟。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原文中动词的意思和作用,我有意识地将一只野兔窜出来的“窜”字改为“跑”,让学生评价。当学生指出错误时,老师问:“跑”与“窜”是否一样?学生答:都表示速度快。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百米运动员向终点飞快地“窜”去,这样说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必须用‘跑’字,因为运动员是有目标的。”“那么,‘窜’怎么讲?”老师问。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窜”是没有目标地乱跑。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比较中终于悟出了“窜”的含义,进而在学习“窜”的字形时,学生又说出了“上边是洞穴的‘穴’,下边是‘串’,一个洞穴中窜出了一只兔子...  相似文献   

6.
张海英 《考试周刊》2013,(46):34-34
<正>怎样激发学生参与高中语文学习的热情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1.触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罗杰斯说:"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里,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知识是一道障碍。如果只是单纯地就语法讲语法,就会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相似文献   

7.
会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更不会自主地去课外探求文本中没有的知识了。等待 ,是对自己的信任 ,更是对学生的信任 ;等待 ,是一种教学艺术 ,更是一种教学理念 ,是教学设计中的“写意”。“等待”激起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一种自学、自为的心理态势 ,激起的是学生主体能动的探究精神。其次 ,要学会装糊涂。《鸟的天堂》中有这么一句话“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后 ,我不解地问学生 :“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缩句后只剩一个‘树’字 ,可作者为什么用上叹号?我怎么也弄不明白 ,哪位‘小老师’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话音一落 ,…  相似文献   

8.
罗杰斯说:“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  相似文献   

9.
“老师,这一句话里有错别字。‘分辩’的那个‘辩’应是辨别的‘辨’。”在学习《白杨》(部编小语九册)时,一位学生指着“‘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一句中的“辩”字问我。她还例举前面学过的第三课《海上日出》中“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云,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一句中就是这个“辨”字。她这么一说,有些学生也象发现新大陆似的随声应和着。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学习好习惯。接着就把这组词用色笔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读原句——自己思考——查字典——回到原文中去讨论比较。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辩’和‘辨’到底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学生都想寻找到答案。一  相似文献   

10.
一次晨间分区活动中,我发觉一向最喜欢玩“娃娃家”游戏的路捷小朋友,手里抱着娃娃,低着头,两眼噙着泪花,一声不吭地呆坐着。我见状吓坏了,以为她生病了。我正要问她时,她突然开口了:“老师,我不玩‘娃娃家’游戏了。‘娃娃家’的‘娃娃’都有爸爸,而我没有。”说着竞大声地哭起来,哭得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小木船》这篇课文时,我布置学生自己预习,然后让学生们质疑。预习后,一个学生举手发问:“课文中‘小木船在地上,摔坏掉了’的‘摔’字和我在画书上看到的‘甩手榴弹的‘甩’字不同,是不是书上用错了?”另外一个学生说:“不是用错了,我看‘摔坏’的‘摔’与‘甩手  相似文献   

12.
生活是老师     
生活是我的老师,从我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她无时无刻不在教导我——不是用干巴巴的说教,而是用生动的事实。我两岁那年,她让我尝到了触电的滋味;我五岁那年,她叫我知道了蜜蜂的厉害;我七岁那年, 胳膊折了,她告诉我什么叫痛…… 2003年,她教会我怎样预防非典和战胜“非典”。生活对我说:“‘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想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伤害自己,就必须做到勤洗手、讲卫生、勤消毒、常通风、穿暖和、多运动、没事别往人多里凑”。如果你一旦被非典病毒感染,应  相似文献   

13.
田志磊 《课外阅读》2011,(4):195-195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同时,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而且我们美术教师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总能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自己的‘‘教’’真正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教学向着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靠拢。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4.
汉语句子中的副词能否带“地”与副词音节的数量、性质和构成方式都有关系.越南学生在学习“副词+‘地’”作状语这一语法点时出现了“地”的误加和遗漏.根据对比分析理论研究其产生偏误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一篇题为《同学之间》的学生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天美术课上王莉和别人讲话,不巧被老师看到了。老师就让她把手举过头顶,可她就是不举,老师讲了三遍,她才把手放在脸上,一个小姆指伸在嘴里,竟还傻兮兮地笑着。老师看了说:‘你们假如要看广告就看她,她可是一个大活宝!二百五!瞧她的样子,还摆得不错呢!’同学们哄堂大笑。放学了,我们都七嘴八舌地叫她:‘二百五!’‘大活宝!’……”我不得不放下红笔陷入沉思,不久前刚处理完的一件事又翻上心头——刚到初夏,我便嘱咐班上的劳动委员每天都要检查一下门窗,防止阵雨来临时大风刮碎玻璃。可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时下网络上流行故意写错别字或歪曲字词本意的风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一本五年级学生的作文本上,有一段描写流浪狗的句子:“这个小狗浑身都是泥巴,身上有几处已经掉光了毛,头上长着脓疮,真是可爱啊!”老师无奈地解释说:“这个‘可爱’就是可怜没人爱的意思。”一段描写菜贩和中年大婶吵架的文字更是令人看得莫名其妙:“她把手抱在已经发福的肚子上,仰着一张如花似玉的脸唾沫四溅地骂着克扣斤两的菜贩。”老师苦笑:“我问这孩子‘如花似玉’是什么意思时,学生竟然说:‘就是形容人很丑,如花椒,似芋头的意思。’”还有一道改…  相似文献   

17.
黄老师让学生读“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猎狗发现了,跑过去,突然,老麻雀像石头一样从树上掉下来……”的句子,然后谈想法。“当它的孩子出现了麻烦,‘老麻雀像石头一样从树上掉下来’,这是它的第一反应。”一个学生如是说。黄老师一听,这和备课时的标准答案(说明老麻雀勇敢)相去甚远,但她很快镇静下来,立马作出“第一反应”:“你能让我和同学们更明白你所说的‘第一反应’吗?”“我可以举个事例吗?”“当然可以。”“昨天,我把试卷拿回家让爸爸签字,爸爸一看68分,第一反应就是给我屁股上贴了个‘大烧饼’!”学生诙谐地说:“第一反应不就是当时…  相似文献   

18.
幽默哈哈镜     
天才儿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慈善家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的志愿,结  相似文献   

19.
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得知:编故事识字的方法很受学生喜爱,并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编故事识字的方法多用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富于想象,许多字他们都会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识记。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听一遍就能讲下来,若是让他们编故事,他们也是有一套的。如我在教“梅”字时,就有学生这样编故事识字“:我家有一棵树‘木’,它开花了,我‘每’天都去看花,奶奶告诉我那花是‘梅’花,我记住了‘梅’字。”而“杨”字学生这样编故事“:小明端一碗汤不小心碰到树‘木’上,‘汤’洒了,我…  相似文献   

20.
遭遇尴尬     
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在学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了有关闰土的哪几件事时,随即板书,当“拣贝壳”的“拣”字出现在黑板上时,下面同时出现了几个声音:“老师,‘拣’字写错了!”当时我脸一红,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但我并没有因这几个学生给我带来尴尬而生气,也没有将错字简单地一改了之,而是问那几个同学:“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个字为什么用错了?”其中一个学生一脸得意的神情,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说:“我们原先学过,‘拣’字有‘挑选’的意思,而‘捡’表示把东西捡起来,课文中说在海边‘捡贝壳’,所以应用‘捡’字。”我点头微笑,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