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审清题意是确保解题正确的前提。学生往往在未弄清题意时 ,盲目解题 ,以致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审题中常见的错误有如下几种 :1.题意不明。学生对数学中的一些数学术语、概念、性质理解不透 ,混淆不清。如不常用的“方位角”、“最简根式”等 ,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语文基础较差 ,理解不清 ,如将“相向”与“同向”混淆。2 .漏看条件或漏看结论。如 ,求过点 m(0 ,1)且和抛物线 y2 =4 x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有学生就可能把“一”漏看 ,误认为有公共点的直线方程。又如 ,已知抛物线 x2 =4 y与圆 x2 + y2 =32相交于 A、B两点 ,圆与y轴正半…  相似文献   

2.
遗传习题的解答,是学习中学《生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现就一些遗传题型的解题思维过程介绍如下: 一、紧扣题设条件,缩短思维时间 例1,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的精子类型和实际形成的精子类型分别是() A、3种和4种 B、3种和1种C、4种2种D、4种和1种 [解析]该题题设有三个条件:精原细胞个数是“1”;“可能类型”和“实际类型”,三者缺一不可。抓住这三个关键点,可迅速找出正确答案C。 二、进行信息转换,另辟思维捷径 例2,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数量为200,占碱基总数的20%,该DNA分子连续复  相似文献   

3.
每年高考过后,总有一些试题同学们都认为似曾相识,其实高考试题中有的试题就是同学们平时练习题的改编题,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切实注意做好“变式训练”,以便提高复习效率。例1.雄蛙的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产生的精子种类为()A.1种B.2种C.3种D.4种解析:易错选D,忽视了“一个”的修饰对象为“精原细胞”。实际上,一个精原细胞不论其含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多少对等位基因,只要不出现连锁互换现象,减数分裂结束后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在本题中为2个AB、2个ab或2个Ab、2个aB,应选B。变式1.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蛙,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产生的精子种类为()A.1种B.2种C.3种D.4种解析:变化的实质是将“一个”的修饰对象改为“整个动物体”,由于一个动物体中有许多精原细胞,分裂时各种可能方式都可能出现,因而可产生各种类型的精子,应选D。变式2.如将雄蛙改成雌蛙,一个卵原细胞和一个动物体分别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是()A.1种,4种B.4种,4种C.2种,2种D.4种,2种解析:一个卵原细胞无论按怎样的方式进行分裂,分裂结束后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只能产生一种。答案为...  相似文献   

4.
<正> 1 多次试验种类计算不全造成的概率遗漏例1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表现型也正常,但丈夫的哥哥和妻子的妹妹都是黑尿症患者。若该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儿子,他是黑尿症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9 B.(14)/(27) C.1/4 D.8/(27)错解依题意可知,黑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致病基因为 b,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1/3BB、2/3Bb。则2/3Bb(夫)×2/3Bb(妇)→1/9BB、8/(27)Bb。答案为8/(27)。错解分析此解法很显然是考虑不全,漏掉了夫妇一方  相似文献   

5.
“一题多变”是一种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解题教学模式,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意的关键举措.文章针对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一题多变”的实践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教师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一题多变”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强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性,使解题教学可以多维度开展,而且可以活跃学生解题思维,改变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有些数学教师经常感叹学生太粗心,如:某某学生做错或不会做的题目,只要教师一读题,他马上恍然大悟,知道应该怎样做了。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点是缺少理解题意的科学方法。有时表面上看学生好像读懂了题目,但读懂题目并不等于真正理解了题意。我认为,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题意,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正确解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坚持让“说”走进数学课堂。一、通过“说”引导学生归纳数学法则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课外作业和考试中出现重复错误的问题,开展了教会学生编写错题笔记的实验.旨在授予学生一种弄清解题时产生错误原因的方法,从而矫正解题思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根本上避免“重复错误”,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来说,这项教学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一)每学期期初,给学生准备一个练习本,封面注明学科,编写时间及学期,学生姓名;在内页中直画(或油印)下表:(二)教会学生掌握编写错题笔记的基本步骤.先抄写所错题目和错误答案,再用红笔填写错误性质以矫正解题思路:是不理解题意还是概念、原理不清楚;是题目冗长、繁琐,自己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做错的,还是粗心大意造成的;是推理时没有把握题目关键做错的还是答题不全面而偏离了题意……然后重作所错之题,填写正确答案,最后在“教训”栏内批注应该吸取的教训,如果是粗心大意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1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状一是心理恐惧———一看到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就害怕 ,心发慌 ;二是思路盲目———面对大题或稍难一点的题不知从何下手 ,半天找不到突破口 ;三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听老师讲课听得懂 ,看书上的解答也能理解 ,但要自己动手解题却感到无从下手 ,说不出个所以然 .2 学生解题“通病”的症结主要在于我们平时的解题教学中“四多四少”现象严重 :教师讲得多 ,让学生自己动手练得少 ;解题技巧强调得多 ,常规方法重视不够 ;解题方法和技能技巧总结得多 ,分析题意 ,由题找方法 ,举一反三做得少 ;机械训练做得多 ,解题…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忽视“读、说、辨、缩、扩”的训练。认为只要“按例题讲,按概念,按法则背,按公式套,按条框记”就可以了。既不讲法则公式的推导原理,也不讲概念的本质属性;既不注意能力的培养,也不注意智力的开发。结果是概念模糊,法则混淆,公式乱套。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采取“读、说、辨、缩、扩”的训练是必要的。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题意,在“说”中掌握知识,在“辨”中分清正误,在“缩”中开拓思路,在“扩”中提高技能。从而达到思路的开拓,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技能的提高。 一、让学生在“读”中理解题意 “读”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读题能使学生理解题意,理清解题脉络,掌握解题方法。如12+36÷6-4这道算式,有的学生是这样读的:12加上36除以6减去4。这种读法没有突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没有把  相似文献   

10.
命题的证明     
证明就是从命题的题设出发,通过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结论成立.学习几何必须学会证明.一、证明的一般步骤(1)仔细审题,领会题意,分清题设与结论;(2)根据题意,画出正确图形,并在图上标注字母和符号;(3)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分别把题设和结论写在“已知”、“求证”的后面;(4)探求解题途径,书写推理过程。其中第(1)、(2)两步是正确解题的先导,如果不理解题意,图形画得不正确,或把一般图形画成特殊图形,那么第(4)步就无法进行或导致证法错误。二、推理必须有根有据,因果对应例1如图1,请填写如下四组结论的理由:有…  相似文献   

11.
<正>1问题一个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最多有几种?学生有的认为两种,有的认为4种。前者注意到了一个精原细胞这一条件:1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两种精细胞;后者注意到了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一条件:产生AB、Ab、aB、ab 4种精细胞。很明显后者的答案是对的,但思路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化学计算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若能采用恰当的解题方法,则可使化学计算化难为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指通过建立关系式来解化学计算题的方法。其主要解题要领是:理解题意,建立关系式,写出关系量,对应列比例,计算求解。例题:180g尿素CO(NH2)2 与多少克碳酸氢铵NH4HCO3 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当?解析:抓住“含氮元素相当”这一关键条件来建立关系式,写出关系量,列比例求值。设180gCO(NH2)2与xgNH4HCO3含氮量相当:CO(NH2)2 →2N←2NH4HCO3 …  相似文献   

13.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审题而开展.审题看似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是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物理解题的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第一步迈不开,具体的解题也就无从谈起.审题是解题的灵魂,审题正确,条分缕析,所向披靡;审题失误,南辕北辙,满盘皆输.可以说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成也审题,败也审题”.高考经常有读不懂题、读漏题或读错题意等等情况,从表面上看是“粗心、马虎”,实质上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因此,如何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解数学题若不能正确审题,急于求解,必将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错解或“卡壳”·为帮助同学们正确审题,本文例谈几种常用审题策略,供同学们参考·一、抓问题关键,抓关键字、词、句、形解决问题要找突破口,而抓住问题的关键即可打开突破口,数学题中的语言表达十分精炼,且含意深刻,审题时既要通览整个确切题意,看清题中每句话,更要善于抓住其中关键字、词、句·例1已知x2+2xy+2y-1x2-1·y2-12y2+xy+y+x-1÷xy--11等于一个固定的值,则这个值是()(A)0(B)1(C)2(D)4分析:本题的…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极为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难以从字面上理解题意,导致学生解题时无从下手。巧妙运用“图解法”,并分层次理解题意,弄清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突破之处,这对学生进行解题具有有效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刚 《湖北教育》2023,(2):75-76
<正>审题作为解题的基础,对于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十分重要。本文以审题技巧切入,结合具体数学题目,分析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一、精读分析,抓住题目细节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应坚持“细微之处见真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审题时应抓住题目的细节、读懂题目的意思。尤其是问题解决类的题目,其呈现形式多样,往往集文字、图片、图表等于一体,唯有认真阅读题目,捕捉关键细节,才能全面理解题意,发现解题关键。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发展和他所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题意及解题思路,使思维活动语言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如:五年制数学课本第七册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  相似文献   

18.
解答应用题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不仅需要熟悉题目的类型,而且要善于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联结条件和问题的关系链条,列出算式,进行运算,得到最终的结果.从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来看,如果一个学生解答思路的方向错了,那么他将在解题中陷入“死胡同”不能自拔.本文试结合小学应用题教学谈谈如何从数学思维的整体性出发,对学生进行解题定向思维的训练.要保证解题定向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必须了解影响学生解题思路的不利因素.如:(1)对应用题的题意不清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审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如题意不清,思维混乱,分析题意的能力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  相似文献   

19.
在讲授椭圆这部分内容时,我曾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过点P(2,1)作直线与椭圆x2/16 y2/4=1交于A、B两点,若点P平分弦AB,求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学生很快就想出了两种解法:一种是设弦AB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1=k(x-2),然后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来解题;另一种是用两点法. 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自己还有第三种解法,她的解法如下: 如图1,设A(x,y),因为点P平分弦AB,所以B点坐标为(4-x,2-y). 因为A、B两点在椭圆x2 4y2=16上,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测验中,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拿到题目感到无从下手,也有的学生因没有正确理解题意而造成错误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不会审题所致。‘数学题目一般都包含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两个组成部分,解题时,首先要弄清这两个部分,即正确审题,从而分析出解题思路。一、审题,首先要强调“严速”两字“严谨”是数学审题最重要的策略,数学语言的表述往往是十分精确并具有特定的意义,事题时就需要看清题目的每一个字、词、陈述词、关系句,“严谨”地领会其确切含意,才能正确解题。例1:已知:AD是否ABC的一条角平分线求证: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