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中国和世博会关系渊远流长。从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起,接连参加了早期20余届世博会,几乎每届都有中国人参展和获奖的记录。从1982年起,中国重返世博会,参加了在国际展览局注册的各届世博会。  相似文献   

2.
分类法——世博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届世博会都有一个贯穿世博会整个展示过程的理念体系,这一体系往往通过分类法或主题概念体系体现出来.本文探讨分类法在构建世博理念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世博会分类法与图书馆分类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上海图书馆研究团队在世博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世博会是人类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盛会。"一切始于世博会",已经成为关于世博会经久不衰的名言,道出了世博会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力。翻开世博会近160年的历史,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知识、新文化,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随后得以推广、普及,广泛应用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引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世界范围的科技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人口30多万的偏僻小城,城市的吸引力和世博会的吸引力,都是个问题对人口30多万的丽水市来说,世博会就像一件大一号的衣服。为了迎接住宿高峰,市内的很多民居和大学生宿舍被征用;在没有英文服务的路边饭馆里,游客与饭馆老板对着菜单比划半天,还是无计可施;新闻中心给媒体的资料,多是韩文,少有配套的英文。丽水,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韩国南部小城,在随着世博会的举办声名远扬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证明,世博会留给人类的是有价值的文化资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极其深远。回望源始大西洋岸的百年世博,无数改变人类进程的发明,无数耸立时代之巅的珍绝,无数奠基现代文明的时尚,都最先始于世博会。世博会正是以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促进着人类文化交流与信息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中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上海有幸成为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城市。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综合类世博会。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如期举行,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这一数字告诉世界: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国际参展方最多的一届世博会。  相似文献   

7.
<正>"历届世博会都不乏畅想未来的内容,1939年美国纽约世博会就以‘明天新世界'为主题,想象着21世纪人类的形象……当年,人们勾勒着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到处都是以汽车、高速公路和摩天大楼构筑的超级城市。而今,这已经成为现实,此后的世博会上,人们更是少不了描摹那些被太空探索、磁悬浮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运用所改变的未来世界,所以,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出现一个极度超前的  相似文献   

8.
“1911年中国驻意大利公使馆参赞吴应乾写的反映江南展品参加意大利都灵世博会获奖的信函”、“上海天厨味精厂参加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参展证”,一批古老的世博会档案“现身”第三届“上海市档案馆日”活动,细述上海与世博会的不解情缘。此间展出的档案中,有1911年至1937年间有关世博会的档案约60份,展示了上海工商、教育、公用事业等各界参加历届博览会的历程。展出的档案中,不仅有中国参加芝加哥世博会出品协会征集上海丝业展品的函件、上海天厨味精厂“佛手牌”味精在美国费城世博会上的获奖档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全世界的共同瞩目和国人的千呼万唤中拉开了帷幕。世博会是我国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世博盛景下的中国和中国举办的世博会都必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世博,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网络媒体在这次“世博”传播之战中。先发制人。集中发力。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标志着上海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根据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发展历史来看,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所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889年巴黎因为举办了世博会,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了10年。1970年日本大阪也因为举办世博会,带动了日本关西地区10年大发展和繁荣。从现在起,至2010年甚至2010年以后,全世界关注中国、关注上海。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伴随着对这一盛典的万众期盼,人们对于世博会历史以及世博会与中国渊源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大量有关世博会的资料被公之于众,包括油画、照片、奖章、证书、门票、参赛物品以及清人笔记等。其中,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出版的《清宫万国博览会档案》,更是为中国与世博会牵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世博会有值得看的东西,但对于我们来说,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太大了,不值得。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共举办了8次世界博览会,即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1926年的费城世博会、1930年的列日产业科学世博会、1933—1934年的芝加哥世博会、1935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1937年的巴黎世博会、  相似文献   

14.
龚平 《出版与印刷》2003,(Z1):115-117
上海即将举办2010年世博会将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的新一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新的平台.世博会将是国人进一步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进一步展示中国的舞台.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东方大国还没有举办过任何一届世博会,也没有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国际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同时,我们提出的目标是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有史以来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一届世博会",这也是对自己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各位听众,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跟大家讲一讲世博会和上海的形象问题。禹鹏同志告诉我,对市民讲世博会是他的创意,我认为这个非常好。世博会不是少数人的世博会,上海的世博会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首先是上海人民的,所以利用上海图书馆这块宝地,和大家介绍一下世博会,这个点子非常好。我讲一个小时,回答40分钟问题,我希望和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全世界的共同瞩目和国人的千呼万唤中拉开了帷幕。世博会是我国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世博盛景下的中国和中国举办的世博会都必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世博,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网络媒体在这次"世博"传播之战中,先发制人,集中发力,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世博会对博物馆的发展一直起着推动作用,这不仅仅因为在世博会后部分的展馆被保留下来为博物馆所利用,还表现在世博会的展示理念和技术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影响。今天,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和技术依然与世博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讨世博会展示理念和技术的发展,研究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物馆之所以学习世博会展示理念与技术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博物馆展示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8.
结合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出版界有关世博会图书的出版也渐成规模,从适合幼儿阅读的世博会游戏知识类图书到深入介绍世博会的专  相似文献   

19.
世博会已经拉开帷幕,去世博会我们看什么?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将带着我们走进精彩纷呈的世博会园区。  相似文献   

20.
化大为小,创新报道内容 一是国际国内新闻地方化.地方媒体对国际国内新闻内容进行复述与重构,将其内容与本地受众所处的历史、文化、政治等社会情境相联系.如今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安徽日报>从会前会中、场内场外等不同节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内容大多侧重世博会的本地化新闻,大到世博会的"安徽元素"、世博会给安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影响,小到本省百姓游览须知、出行线路等,拉近广大群众与世博会的距离,更多地关注和参与世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