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4,(10):56-59
选手发球时以球拍摩擦球的侧部,就可能令发出的球带有侧旋。侧旋与上旋相结合即为侧上旋,与下旋结合即为侧下旋。带有侧旋的球落到对方台面和球拍上会产生明显的侧跳,这会增加对方接发球的判断难度,令其不易找准击球点、不易把握旋转强度而使接发球质量下降。为进一步迷惑对手,侧上旋与侧下旋常被穿插使用。传统上,欧洲选手发侧旋球较多,因此接侧旋球也相对较好。正常情况下,发球时都是由外向内挥拍,因此右手握拍者发出的球带左侧旋,落台后向对方的左边侧跳,而左手握拍者恰好相反,发出的球带右侧旋,向右侧跳。而近年开始流行的“逆旋转发球”则属于非常规情况,下期再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
深泽 《网球天地》2011,(3):94-95
职业选手的大力平击Ace球,对业余球友是最具吸引力的,大家梦寐以求能发出大力平击球。众所周知,发球分为平击、侧旋和上旋。平击主要是男球员使用的技术,女选手主要以侧旋为主,二发时多选择上旋和侧旋。其中,平击发球在拍面触球时,有一个肘部内旋的动作,做好了这个动作,才能发出平击的效果,但大多数初学发球的业余球友,都做不好这个动作,而且容易受伤。  相似文献   

3.
一点通     
《网球天地》2008,(1):113-113
只有一种发球大家在学习网球时接受较多的或许是这样一个观念,发球分为平击、切削(侧旋)、上旋和侧上旋4种。而实际上,发球只有一种,以这种为核心,减少施加给球的旋转就是平击发球,反之就是旋转发球,而改变击球方式则可变化出切削发球。因此,我们说可以用一种打法变化出不同种类的球。换句话说.一发平击.二发切削或上旋,这种观念是有局限性的,发球从本质上说就只有一种。(张侠)  相似文献   

4.
当我在教学生们切削发球时,他们会想象出一记外角发球滑离球场,将对手拖出场外,或是直截了当的ACE球。虽然传统的"开罐器"式切削发球是很普通的一种切削,但我教的这种发球在占先区(对右手持拍选手来说)和平分区(对左手选手来说)同样有效。我将这种发球叫做大力切削发球。本质上,这是一记带有更多力量的、结合侧旋与上旋的、发向"T"点的球。混合了侧旋和上旋的发球不但力量十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能让球像切削发球那样略微向左运行,同时也向上跳离对手的击球区域。这给对手较少的接发球选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很高的位置击球,同时要在球场中路制造角度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结合了上旋和侧旋的发球,可以是力量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发球。  相似文献   

5.
1.戈朗·伊万尼塞维奇的大力侧上旋发球动作 伊万尼塞维奇的有力武器是他的发球。通过这组连续动作,可以看出他侧上旋发球的基本要点。不用力握拍,⑧把球抛向左肩上(如果足右手型运动员抛向右肩),⑥像斜劈球侧面那佯挥拍击球,从⑦开始顺势向  相似文献   

6.
侧旋的妙用     
在平击、上旋、下旋之中加入侧旋 我们在思考如何战胜对手的过程中,在平击、上旋、下旋之外,侧旋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大家想到的侧旋是什么样子的?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左手持拍选手最常用的侧旋。占先区的发球和正手斜线球若加入侧旋,球会在落地后向外侧弹出。对右手持拍的人来说,球向反手方向弹出,击球点的改变很容易造成失误。因此可以说这是左手持拍选手的进攻利器。  相似文献   

7.
1、如果对方发球为侧上旋,拧拉时起手位置要稍高一些,摩擦球的顶部,注重向前发力。2、如果对方发球为侧下旋,手腕要相对内旋得更多一些,起手位置也要更低一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落点(T内角、Body追身和Wide外角)网球侧上旋发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规律。方法:采用2台三维高速摄像机拍摄10名网球运动员侧上旋发球技术动作,使用北京体育大学视讯解析系统采集运动学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和归一化处理等(Fc=10)。结果:1)抛球引拍阶段:抛球时左肩水平投影角呈显著性差异,左肩、右肩和左膝关节角速度变量呈显著性相关(R=0.82),站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2)"挠背"阶段:不同落点发球时发力顺序协调一致,由下至上逐步将力量传递至击球点;3)挥拍击球阶段:击球时刻不同落点间分速度和击球角度差异性显著,外角侧旋>追身侧旋>内角侧旋,内角上旋>追身上旋>外角上旋,外角Angle>追身Angle>内角Angle。击球点高度与身高的倍数为外角(1.32)、追身(1.25)和内角(1.21),击球点由内至外逐渐向右偏移;4)随挥阶段:击球后重心位移和速度分量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膝关节角度变化均值39.7±1.8°。结论:我国高校网球二级运动员亟需储备发球隐蔽性、击球点空间位置、挥拍轨迹和击球速度分量等方面的意识体系。应当继续以运动生物力学为手段加强网球各类型发球技术动作、各环节运动特征和发球所致损伤因素等进行系统化和精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4,(6):92-93
许昕在这组图中所面临的局势是四组当中最被动的,回球难度也是最大的。图中,樊振东发球后面对许昕的摆短,上步运用了一板霸道的反手拧冲。压制到了许昕的正手大角度外斜线。无论是击球质量。还是落点选择上,这板球部渗透着樊振东出手的杀气。许昕非常勉强地进行扑救,在步法来不及充分移动的情况下,他仅靠手腕发力,勾了一板旋转非常强烈的上旋直线球,并直接得分。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3,(7):25-25
中国乒乓球男队 单打技术资料 2000年2月 河北·正定 张晓莲:瓦尔德内尔在赛场上提袜子时心里想些什么,我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发球] 以正手侧身位发侧上、下旋为主,落点基本到对方的反手位、侧身位及中间或正右方短球,易出台,有长球配合,旋转较强,侧旋发直线皆为上旋。反手半高抛侧上、下旋发球为辅,多是右方短  相似文献   

11.
专家邮箱     
侧旋还是上旋?我打网球已经断断续续有5年了,想请教一个关于二发的问题——到底二发该用上旋还是侧旋来发?我知道职业选手大多数都是发的上旋二发,而我一直采用侧旋进行一发和二发,请问需要  相似文献   

12.
梁双强  远峰 《网球天地》2012,(11):134-134
5.近身发球 就着刚才的问题,上旋发球和侧旋发球还可以怎样使用呢?那就要在近身发球上做些文章了,近身发球是结合外角球和内角球的一种变化,为接发球方增加预判的难度。近身发球还可以专门针对:个子高转身慢和正反手都是双手的球员。下面有几种好的近身发球的方法,大家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2,(7):86-89
侧上旋和侧下旋是发球过程中十分常见的一套组合。由于击球动作相似,出球旋转差异大(侧上旋的出球比较“拱”,侧下旋的弧线更低,球性偏“软”),在实战中可以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要想运用好两种发球,除了要利用身体重心的辅助作用、调整击球拍形、强化击球点的准确度以外,还要注重手腕手指的发力过程。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8,(12):66-67
发球求短卸掉前冲力平野美宇勾手发球的手法很独特,她不是以上旋的拱为主,而是以侧旋作为发球的主要旋转。如图1-3,她立着球板摩擦球的中后偏外侧,接触球时,她的手腕先是向上顶进行摩擦,随后快速转动接触球的外侧,吃球非常薄,尽可能卸掉上旋旋转的前冲力,使球能更短一些。她身体的转动是向内收用力,同样是想卸掉球的前冲力,保证发球不出台,与此同时,她的身体是向下压的,这样可以带动手臂在击球的时候尽可能地跟球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发球的弧线更低。  相似文献   

15.
王红 《网球天地》2014,(1):132-133
通常我们在对发球进行分类时,会习惯性地根据发出球的效果把发球分为平击、侧旋、上旋三种,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发球过程中脚上的差异。其实,根据脚上差异可以把发球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费德勒、桑普拉斯为代表的直接起跳式发球,即platformstance;另一种是以纳达尔为代表的后脚上步式发球,即pinpointstance或set up stance。  相似文献   

16.
在网球比赛中,发球是比赛的开始。与接发球、截击和底线球相比,它在比赛中的使用频率为100%。尤其在当今高水平网球竞赛中,发球比其它三项技术在得分率上都高,占27%(据1996年8月国际网联教练约瑟夫先生提供资料)。因此发球在比赛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球一般被分为三种,在比赛中被使用的频率分别为:平击发球占全场比赛发球次数中的15%;侧旋发球占25—30%;上旋发球占50—60%(参考数据来源同前)。通过自己近两年来观察后发现,目前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上旋发球的意义非同一般。拥有它,你就拥有非常值得信赖的二发。它可以安全地过网,不容易出界,而且弹跳很高,将对手压制在底线。而不会发上旋球,你将很难晋级到下一个网球水平阶段。这里有五个最基础的方法、四项针对上旋发球的练习,将帮助你深谙一记有效的上旋发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7-27
发球的旋转与球拍接触球时的发力方向有必然的关系。一般来说动作向下发力,就是下旋,如果球拍触球的瞬间动作是往上钩,那就是侧上旋。无论是发侧上旋还是侧下旋,关键是要给人造成发上、下旋两种动作一致的错觉。因此,在发侧上旋时,触球时往上的发力是真的,而发完球后向下发力的动作是假象。这样会给人造成发下旋的错觉。 这一组图片是施拉格正手发侧上旋的动作解析。抛球前的基本姿势是站在侧身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图1~3)球抛起后,身体重心随之提高,开始引拍(图4~5)发球时,左脚抬起,身体重心放在右脚,执拍手的肘关…  相似文献   

19.
波尔的相持技术是其特长,他通常使用的战术是:发球后抢拉一板加转高吊弧圈,然后用正反手两面弧圈球连续进攻。为了避免发球后被对方摆短,波尔大多以发侧旋球为主,因为对方在接侧旋发球时很难运用摆短技术。同时,波尔考虑到对方会直接挑打,因此他发球后会做好充分的反攻准备。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4,(9):76-77
本组图中,王皓采用钩子发球发到闫安的正手位短球,这个发球更容易被对方挑起来,打到王皓的上旋球套路中,因为王皓正反手两面拉的能力非常强,无论是近台、中台还是远台,他都能自如的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闫安在比赛中也想避开王皓的套路,所以接发球时采用逆旋转接发球的手法,加转劈了一板王皓的中路底线长球,尽管王皓发的球是侧上旋,但闫安依然劈出了很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