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粒砂     
有这么一个传说:有这么一个人:他作了一世的旅客。他每天都在赶路,他所走的路,就是世界上的路。他很不幸,一开始便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这使他走起路来总不能十分如意。而且走了不久,他的鞋里便跳进一粒砂。路既是世上的路,而这世上又遍地是砂土,跳进一粒砂,本也极其平常。可是这以后,他的行程就更其困苦了,那砂子磨他的脚,使他走一步,痛一步,你想,假如鞋子里没有一粒砂,那该是多么愉快呢。不错,这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坐下来,水滨也好,山脚也好,把鞋子脱掉,只一抖,便可抖出那颗磨脚的砂子。然而他不能。他赶路赶得很急,每天都担心日…  相似文献   

2.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的作文题是: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相似文献   

3.
[作文试题]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佳作展示]人与路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还记得么,那时的我,小小的,瘦瘦的,你从我妈手中接过我说:“这孩子,  相似文献   

4.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一个人走在路上,一条人来人往的路上。路边是荒野,荆棘丛生的荒野。荒野的尽头是天,灰蒙蒙的,一望无际的天。路上,人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或快跑或徐行。这个人已经走了很久很久,却仍然看不到路的尽头。"路的尽头是什么?"他向一个同样在赶路的人问道。"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路的尽头就是成功啊!只要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作文题目】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优秀作文一】  相似文献   

6.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的作文题是: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相似文献   

7.
岁月有痕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题记世界本是一片荒凉,没有人,也没有路。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本没有的路有了,而且不止一条,不止一个方向。不同的脚步走出了不同的路。  相似文献   

8.
别人的路     
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两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一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一…  相似文献   

9.
【作文题】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思路导引】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它很好地体现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新理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十分密切,要做好文,首先得做好人。要写好“人与路”这一命题作文,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即: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也是鲁迅先生对于怎样作文所教导我们的至理名言。谈到“人与路”的关系,大多数人都有话可说。然而,一个人志向的伟大与渺小,境界的开阔与短浅,价…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境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踏去,果然实实在在,于是便放心走下去。最后也一脚踏空沉入了烂泥。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两人的脚印,想都未想便沿着走了下去,他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着前面众人的脚印,心想:这必定是-条通往沼泽地彼端的大道,看,已有这么多人走了过去,沿此走下去我也…  相似文献   

11.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路是大家的,你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在走着别人的路。人都是有思想的。走路的人,如果是位学者,他就会去研究路难行的原因;如果是位作家,他就会去用精彩的文字记下摔跤时的场景;抑或只是个平民百姓,他也会念念不忘自己在路上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真题回放]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大凡是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但有的人走出的人生之路平淡而无奇,而有的人走出的人生之路却灿烂而辉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不同的人会走出不同的路。人生之路没有天生的,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它完全来源于各人本身,完全取决于他自身努力。正所谓“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如果你孜孜以求,那就能开出一条…  相似文献   

13.
有时候,就因为多走了一小步,生活中的俗套便化为了诗意. 每天傍晚放学,学校规定班主任要送学生一段路.一次在途中,有一个学生想趁机背一下课文,我答应了,于是他开始背起来.等他背完后,又有一个学生想背,没办法,反正还要送一段路,就让他也背一下吧!就这样,一连背了四五个学生,送队的路也比以往多走了一点.可就在回来的路上,遇到许多其他班级的学生,他们似乎都觉得很奇怪:这个老师怎么送得这么远?有几个低年级的学生甚至脱口而出:这个老师送队送得这么远啊!从他们吃惊的表情中,我似乎读懂了孩子们这句话的含意:这个老师对他们班的学生怎么这么好,这么负责,送得这么远!其实多送这么一点路,并不是我的本意,而是被学生们缠着,没办法脱身.  相似文献   

14.
路的联想     
以前,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现在,又有人说:“世上本有路,但只因走的人多了,便没有了路。”谁说的对呢?人们在不断地修路,修的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可为什么走的路却越来越少了呢? 世上的路有千万条,而且路的形状、长短、质量、方向各不相同。有大路、有小路;有宽路、有窄路;有长路。有短路;有直路、有弯路;有公路,也有铁路;有通往真诚、善良和友好的路;也有通往地狱之门的路。每个人选择的路不同,走出的结果就不同,关键的问题是要选择正确的路。有人爱走阳关道,有人愿走独木桥。无论是阳关…  相似文献   

15.
活人的篓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8,(Z1)
试题回放无法不对你残酷安宁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7.
人与路     
[真题回放]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我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活人的篓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吴春花 《教师》2011,(25):68-69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走在课程改革的路上。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路是走出来的…… 2001年.对于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加入了课程改革的行列。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的教育生活开始了一次质的飞跃.这是课程改革带给我的。  相似文献   

20.
【作文题】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解析】“人与路”,是一道用虚词“与”联接起来的两个并非一个逻辑层面关系的两个概念。这道题目中的“路”既可以实化,也可以虚化。这里的“人”可以实指,也可以泛指。“路”实化之后,可以是大路小路,也可以是老路新路,也可以是乡间小路、柏油马路甚至高速公路,当然也可以是泥路石子路等等。而“路”虚化之后,可以是人生之路,工作之路,交友之路,学习取经之路,开拓创新之路等等,反向则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