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普说明文是一种以介绍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说明文.它运用形象思维方式,生动形象地阐述科学道理,揭示事物的内在事理,将读者引入多姿多彩、如梦如幻的科学世界.……  相似文献   

2.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编了不少有关科学知识、生产技术和生活方面的的文章。这类课文,从内容上来看,有天文、地理、植物、动物、工业、农业、气象、环保、建筑、家用电器、医药卫生等等,一般都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接触较多,不太生疏的内容;从体裁上看,有一般的科学说明文,也有文艺性的科学小品。事理明晰,可读性强。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信息的交流,小学语文这类介绍说明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的教学,也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科普文章的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科技兴趣,促进科技活动。写科技性的作文是很严…  相似文献   

3.
科普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郭曰勤根据表现手法,说明文可分为一般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科学小品)两大类。科普说明文不是前者而是后者。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了不少科普说明文。它们不仅具有反映客观事物和介绍科学知识方面的准确性,而且具有写作技巧方面...  相似文献   

4.
说明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数量 ,粗略统计 ,共24篇课文(还不包括童话、散文、诗歌体裁的“说明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特点等。学生阅读说明文对事物有所了解 ,从而获得知识。入选小语教材的说明文有两类 :一类是介绍性的科学小品文 ,它以平实的笔法 ,准确地介绍事物和科学知识 ,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等 ,如《赵州桥》、《鲸》、《太阳》等。另一类是文艺性的科学小品文 ,这类文章运用文艺性的笔调 ,以描写、故事、对话等形式来介绍知识 ,语言生动活泼有趣 ,如《蛇与庄稼》、…  相似文献   

5.
科普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将科普小品文选入教材,编辑的意图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奥秘的兴趣;二是如课标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即引导学生品悟说明文生动而又准确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同学问:请你结合《松鼠》说说科学小品与一般说明文究竟有什么不同。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一般说明文最本质的区别是,科学小品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科学小品是文艺性的说明文。文学是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一般说明文的文字,总是有些枯燥的,科学小品正避开了这个短处:它短小精练,力求知识的科学性;它活泼生动,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通俗生动,多用  相似文献   

7.
冯志国 《辅导员》2009,(2):12-12
高科技和新鲜事物充斥着我们的H常生活,衣食住用行离不开“说明”,说明文也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你了解说明文、会写说明文吗?说明文按表现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解释性说明文,如教科书简介,各种知识性文章;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介绍名胜古迹等文章。要写好说明文,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同志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的用处非常大。”这类文章是以客观地介绍某个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的职能;它既可以说明实体事物,又可以说明抽象事理;其范围包括一些教科书、辞书、科学报告、科普文章、说明书及科学小品文等。但无论哪类说明文,都是以给人以知,教人以用为目的的。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但有的说明文为了使人们对不熟悉的事物和抽象的道理有具体的认识,往往兼用了一些文艺性笔调,甚至通篇都是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因此,说明文在表达方式上,不排斥记叙和描写。  相似文献   

9.
科学小品,又叫文艺性说明文,它是用文学散文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的一种新型文体,它往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谈话、讲故事等表现形式来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深入浅出地说明事理。它不但能够敏捷而明快地反映科学上的新事物、新思想和新动态,从而给广大读者以具体的科学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科普说明文是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学中,学习科普说明文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以达到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情感,关注语言特点,注重文本拓展,使科普说明文教学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的说明文有两类:一类是实用性说明文,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实用性说明文是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写的,如说明书、借书规则等。文艺性说明文,是用文艺笔法来解说科学内容的,它寓科学内容于文艺形式之中,如《琥珀》、《壁虎》、《爬山虎的脚》等,都是文艺性说明文。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说得具体、生动、深刻、  相似文献   

12.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2.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三)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有两类:一类是说明文的阅读知识,如文艺性说明文如何深入浅出地说明事物,解说词、科普作品的特点等.另一类是课文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13.
正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科普说明文篇幅短小,中心鲜明突出,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生动有趣,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教版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选编科普说明类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将其上成单纯的科学知识课,应关注语文学科的特点。科普类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呢?一、了解文本价值,激发学习热情1.提升科学素养,培养探究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  相似文献   

14.
著名科普作品创始者贾祖璋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是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第五册上的一篇科学小品,属于文艺性说明文。全文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般的艺术表现手法。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篇运用比喻、诗文和典故,使说明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一、考点透析 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性文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高考的选文大多采用的是后者。科学小品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既具有科学性.又兼有文学性,因此对这类文本语言技巧方面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是科普说明文与散文的交叉综合文体。科学小品文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将科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让读者在品味文本的同时,收获学习科学知识的快乐。在教学科学小品文时,教师要将科学性与文学性有机统一起来,以“科学为骨,文学为魂”,让学生在品读文本中感受科学的严谨与广博,在科学探索中理解文学的优美与丰富。笔者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为例,探索科学小品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平湖名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下面的文章就是以这种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平湖的城市名片——西瓜:从栽培的历史,到品种的改良,直至瓜灯节的文化,乃至推及对家乡科普的赞美,无不洋溢着平湖儿女对自己家乡的自豪之情。  相似文献   

18.
季良纲 《福建教育》2024,(14):15-17
<正>势在必行:科普阅读的现状当代青少年儿童作为科技时代、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面对触手可及的高科技产品、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需要积极应对,主动学习,在科普阅读中增长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科普阅读也称科学阅读、科技阅读,一般指以科学、技术等知识为主题的阅读。通过阅读这一类书籍,读者能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沿,初步形成科学思维,产生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基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普及科学技术,让科学服务社会、归于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的通常手段和主要载体是科普文章,科普文章主要有科普说明文、科普小论文等。科普文章的作用就是把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认识,把人类的科技活动状况、科技研发的成果、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想和探索精神表现出来,介绍给公众,传播到社会,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可见,科普写作担负着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任务。既然如此,科普写作的重点就在它的“普及性”、专业知识和大众消费。那么,如何在科普写作中把握这个重点,体现普及性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正>说明文是教材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标准,通常从阐述性、述说性、文艺性三个角度将说明文分成三种类别。文艺性说明文与其他两种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它通过文学的手段传播科学知识,使得说明文充满文学趣味,让学生在较为形象化的表达中缩小与文本的距离,点燃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体现了文体的理性与文本的感性相结合。基于这样的特点,在教学文艺性说明文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其特点,分析文本的结构,围绕其特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