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咨询是由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挖掘自身潜能,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来访者和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三个要素对心理咨询是否能取得效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对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来访者和咨访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的努力,而在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很多来访者属于被动来访者,他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阻抗影响着咨询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抗拒心理咨询、沉默、回避问题等方面。咨询师在面对阻抗的时候,需要掌握无条件积极关注、结构化、解释等技巧来控制阻抗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阻抗是心理咨询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总结和概括不同理论学派与学者们对阻抗概念的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从咨询关系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对阻抗界定为:阻抗是指在来访者与咨询师交互作用的特定情境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表现出的有意或无意地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或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来访者的个人成长与实际咨询效果的一种复杂现象,它可能与咨询情境有关,亦可能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个人特质有关。应从来访者的视角和咨询师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阻抗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价值。要有效地对阻抗问题进行干预,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心理咨询中,绝大多数来访者都会问: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我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来访者,即使是咨询师,在入道之初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最关注的也是咨询方法和技术。技术和方法带给我们最大的幻觉是"掌控感",因为有了方法和技术,就不会面对来访者时感到茫然,感到困惑和无力。作为来访者也会认为,有了心理咨询师提供的建议和方法,就再也不会感到痛苦和困扰。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心理咨询的工具。心理咨询师借助语言的艺术,与来访者沟通,影响、干预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到达心理咨询的目的。如果把心理咨询过程比作是一场手术的话,那么语言就是手术刀。了解各种手术刀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是外科医生的基础课程,也是顺利完成一场外科手术的基本前提。同样地,了解心理咨询会话的语言特点也有助于心理咨询师达到较好的咨询效果。可以说,学习语言是心理咨询师的终生任务。  相似文献   

6.
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经历着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助入自助目标的成功实现,不仅需要来访者的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陈秋 《现代语文》2009,(6):34-35
移情(transference)是心理咨询或治疗中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剑咨询师身上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个案脱落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个案脱落率高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一个突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自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以及双方共同作用的因素都会导致个案脱落。为了降低脱落率,保证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加强高校咨询师队伍建设,提高咨询师的业务水平,并在咨询过程中合理运用相关咨询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四位老师撰写的心理咨询案例,小雪、小晴、小聪、小静(均是化名)四个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咨询师仿佛走进了她们的心灵世界,与她们共同经历着生活的烦恼、无奈、痛苦、悲伤,也共同经历着幸福、快乐、欣慰与希望。四位咨询师遵循各种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运用各种咨询方法对来访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自身健康的生命状态点燃了来访者对生活的希望,激活了来访者生命的活力。四位老师在咨询的过程中可圈  相似文献   

10.
"价值中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是: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向上、向善、自我发展的潜能;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不能掺入个人情感与价值,不能对来访者进行价值评判,也不能强迫来访者服从咨询师的价值观念,要对来访者的情感、观念、行为给予无条件的尊重与接纳.  相似文献   

11.
一、心理咨询中的阻抗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些来访者不愿意涉及某一人物、事件、时间或地点等,因为这些"关节"在导致来访者的痛苦,这时来访者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就是"阻抗"(resistance)。一般来访者都会有程度不等的阻抗现象。假如阻抗不过于影响咨询的进程,许多咨询师会不予理睬。因为,  相似文献   

12.
心灵按摩师     
JOY 《出国与就业》2009,(11):74-76
心理咨询是一门创造性的应用科学,是一项“科学+艺术”的工作。心理咨询师好比一把梳子,需要梳理来访者的思绪和问题脉络,找到适合解决来访者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受工作特殊性的影响,往往不能兼顾心理咨询效果和大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寻求两者的平衡,需要心理咨询师明确角色责任,与心理咨询来访者建立适宜的关系,同时,学校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督导机制,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价值中立是西方人本主义进行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取向要做到不干涉、不指责、不评价。高校心理咨询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在这种特殊背景下,针对高校心理咨询不同的阶段,我们只有正确的运用价值中立与价值干预,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普遍智商高、理解力强,能够更快地接受新的事物和观念,因此进行心理咨询的效果也较好。但目前我国心理咨询的普及性较低,而其本身的专业性又很强,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内容、方法等了解并不多,这就造成他们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到咨询的效果。如果咨询师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些误区,对来访者作出正确引导,则会对咨询起到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我觉察是心理咨询师培养与保持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我觉察可以促进心理咨询师对自我的认识和觉知,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实现自我的不断成长;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放下自我,真正表达出对来访者的同理心,更好地帮助来访者;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师积累经验,保持和提高心理咨询技能。  相似文献   

17.
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可能存在自我伤害的高风险时,心理咨询师有向对方合法监护人提出预警的责任。但是,告知监护人意味着要泄露来访者的咨询秘密,这不可避免会影响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度。心理危机干预后如何重建信任?本文结合一个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从澄清感受、自我暴露、阐述规范、调整认知等角度进行了成功的辅导。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先生的《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参与》一文中,他写到:“心理咨询情境中价值参与是指咨询师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来访者的价值取向或选择的行为。价值参与程度,由浅入深划分为:价值中立,价值澄清,价值引导,价值灌输四种形式。(1)价值中立,它强调咨询师对求助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师对求助者提出的问题坚持中立,不给予直接回答,也不给予任何规劝,而是让求助者自主决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求助者的身上,而咨询师处于被动地位,只作为跟随者;(2)价值澄清,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澄清其价值追求,帮助来访者了解和体察自身价值观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行为的代价与后果;(3)价值引导,是咨询师在必要的时候引导(而非代替)来访者做出选择,有时甚至引导(同样不是代替)来访者做出相应的改变;(4)价值灌输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价值观作好坏、正误判断,通过灌输或者操纵的方式作价值的裁判,甚至代替来访者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咨询来访者的阻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松 《许昌学院学报》2003,22(3):119-121
阻抗是心理咨询的伴生现象,阻抗本质上是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态度不主动;赘言与反复诉苦;要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进行理论交谈或直接辩论;把原因归于别人等是阻抗常见的表现形式。阻抗的产生是由于来访者不愿否定自我与不敢面对困难;不愿放弃各种既得利益,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深层的心理冲突;还可能是由于来访者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各种不同的的心理动机引起的。正确进行诊断;具有诚恳助人的态度;调动来访者的主动性积极面对阻抗;咨询师要解除自身的戒备心理;把阻抗的解除与移情的处理结合起来等是解除阻抗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倾听技术是心理咨询会话中最重要的技术,是心理咨询师获取来访者心理问题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非选择性倾听,是让来访者掌握主动权,咨询师只以注意倾听作为反应,给来访者充分的时间,通过非语言行为、副语言、简短接话和沉默中倾听等具体技术的应用,鼓励和激发来访者尽可能自由地诉说,以探索问题所在,保证咨询顺利进行和咨询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