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为了激发教师主动参与"课、研、修"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围绕《开展课例研究,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这一课题开展了较有成效的引导工作.我们认为,引导教研组内的课例研究活动,就是带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重点解决课中存在的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苏建华 《江西教育》2005,(22):15-16
深化课改的关键是: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引导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策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其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是什么呢?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总结出一种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互动作课”。所谓“互动作课”,就是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群体(即备课组),以新理念下的新策略为研究主题,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为教研目标,开展同伴共创,轮流作课,共同参与作课全过程(备课、作课、评课、跟进)的互动教研活动,构成互动互促、优势互补的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互动作课”的运作,是在备课组…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校教研活动的一般流程是“备课一上课一说课一评课”。这种教研活动的局限性十分明显:(1)由于缺少持续的跟进与反思,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不能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而被搁置,提出的新方法不能得到进一步验证而被忽视,教研活动的研究与改进功能被弱化。(2)教研活动往往只有本校教研组内的教师参与,封闭的学习系统不易激发教师的工作灵感和创造热情,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囿于同水平反复。  相似文献   

4.
教研组是搞好教研教改,直接推动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怎样加强教研组工作的建设,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这里总结我校语文组几年来教研教改的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个轮廓性的设想。一、加强教研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 有效地组织日常教学研究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一人一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学习使用新教材活动,优秀教案和优秀课评比活动等。 (二) 联合攻关,使教研教改向纵深发展。教研组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研教改,联合攻关,有利教研教改向纵深发展。 (三) 有利于推广教研组内的教学经验。对教研组内的好经验,一般采取“听课——介绍——再  相似文献   

5.
声音     
《江苏教育》2014,(8):2-2
<正>评《二级系部管理下理实一体化教研组建设探析》(2013年12期,作者范丽)教研是因"教"而"研",由"研"促"教",其落脚点是"教","研"是途径。中职校教研组的工作应当以开展"五课"教研活动为核心,以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为载体,找寻教学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或仍存在的不足,再以说课的形式对"教"与"研"的成果进行总结与推广,反馈到新一轮的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陈冰教研组是职校教科研活动的最小组织单位,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许多职校的教研组有名无实,活动甚少,教师备课各自为战,无集体研讨环节,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同课异构"是当下为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通常由一定区域(含学校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确定教学的文本、班级、执教者;执教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也有专家点评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反思文字等.  相似文献   

7.
所谓“同上一堂课”,就是指教研组内的全体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在所任年级的不同班级上同一课题的课。其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主题,确定课例。教研主题有时在活动前确立,有时在听课后生成,而课例一般按所在年级的教学进度提前一周确定。2.共同备课。在上课期间的一周中,执教教师利用课余或教研日的两节课时间(我校规定,每周四的第一、二节课为英语教研日,单周共同备课,双周进行互动式评课)群策群力,共同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大家参考。3.评课交流。上课结束后,利用每周中午的一个小时(12:00—13:00),以教研组为单位,先由各执教教师谈…  相似文献   

8.
一、校本教研中的教研组工作1.教研组活动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水平。大多数教研组活动仍停留在学习相关的文章篇目、进行第三级备课的课例试验课的说课、评课活动上。这些活动在开展时,参与人员的准备不够。如第三级备课的课例试验课,实验教师疏于提前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按照学校课例试验课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社会学科备课组的教研活动的流程是:“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时间长了之后,教师在进行教研活动时经常会觉得老套、乏味,没有兴奋点,更重要的是这种教研活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明显的指导与深刻的促进作用,大家把组内的教研活动当作任务草草完成,组内的教研活动逐渐丧失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新课程实施以来,绝大多数学校都在校本教研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领导“热”,教师“冷”的现象普遍存在,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令人担忧。本文想从评价的角度剖析校本教研活动中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力求为改进校本教研提供有益的借鉴。现状一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目前学校教研组研讨课的一般流程是教研组集体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教研组内上公开课,组织集体议课,从形式上看大同小异,无可厚非。问题是集体备课大多流于形式,往往是执教者一人唱主角,…  相似文献   

11.
<正>在开学初,我们组制订的教研组活动计划中,这半学期,我们组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如何构建高效快乐课堂"进行,从开学初我们教研组就稳步地展开教研活动,第一次教研活动是我和高老师的先行课"角的分类",这一次教研活动,我们是按照"集体备课"高老师讲一轮先行课"低中年级的老师听课,评课—由我讲二轮先行课—评课"这样的过程进行的,在这一次集体备课中,我体会很深,我觉得教研活动就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做。一、教研活动要发挥所有参加老师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益,不断探索新的校本教研形式,是很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主题式"五环跨校研修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学研究活动,通过"独立备课、集体磨课、抽签上课、评课议课、人人上课"五个环节层层推进,成为校际间联合教研的全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五环节教研活动模式●四川省华蓥市教研室雷树福一、备课备课,即讲课前的准备工作。每次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要提前两周将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课题、要求通知组内教师,让大家早作准备。集体活动前,组内所有教师都要备课。要把备课时发现的问题写成简要条目,一式两...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了教师分年级组办公,教师相对分散,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集体备课难以形成氛围,更难发挥全教研组骨干教师的作用;年级组活动频繁,使得集体备课时间不足。这些都使得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我认为,采用下列操作能较好地提高集体备课的实际效果。一、教研组长制订集体备课计划。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教研组长在集体备课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在暑期,教研组长就制订下一学年度集体备课计划,开学初发给教研组成员。在制订计划选择课节时,应遵循下列几个原则:(1)各年级教材…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69):14-15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教研组教学研究的常态化,进一步促进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同时,高中思政课教师在交流和研究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文章以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为研究切入点,对"一周一科一课"教研活动及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宜昌市西陵区三江小学以学科教研组为基地,以磨课式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逐步总结出了"模课"——"磨课"——"谋课"三步法,较好地提高了全校教师队伍素质. "磨课"其实是"磨技能".首先选择课的导入、教学板书、课堂提问等教学基本功磨练教师.课堂导人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课的导入"设计比赛活动.在活动中,青年教师们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尝试了多种导课方法,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五课"教研与"两课"评比活动是江苏省教科院推出的一种新的教研形式,也是今后5年内江苏省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教研活动."五课"指的是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而"两课"则是指研究课、示范课.以往一些教师习惯于备课靠教参,上课"旧瓶装新酒;一支粉笔一张嘴";碍于同事的面子,走过场式地听课、评课.长此以往,教师的专业素养裹足不前,课堂教学自然就会缺乏激情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一直未得到解决,课堂教学"填鸭式"的现象层出不穷:简单低效的问答多,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少;机械记忆多,合作交流少;强求共性多,关注个性少.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从“问题”到“主题” “半日研修”是我县推行一年有余的一种新型“群体研修”方式,具体做法是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教研骨干成立各学科的“中心教研组”,活动在镇教研办的领导下,每周抽出半天时间,由“中心教研组”牵头开展由全镇所有本年级本学科任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课例评析、专题研讨等业务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19.
说课,不是备课也不是上课,它是在备课以后、上课之前进行的教学研究;它与备课和上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具体地说,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讲述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后向听课的教师或教研人员讲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做,然后由说课者和听课者共同讨论、评议、设计教学过程,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日的。说课活动,不但是…  相似文献   

20.
陈继群 《贵州教育》2014,(17):43-44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于2014年3月25日-26日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中青年教师上成长汇报课的教研活动。通过这两天的观摩,我感受到了我校教师在快速成长。按照惯例,我校每学期的3月和9月底都要开展教研活动。上课教师都要在各自指导教师的引领下提前磨课。的确,磨课犹如蛹变成蝶,它既是对教师个体的打磨,也是集体智慧的交融。我也曾被"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